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年头岁尾,回顾一下过去一年的工作,总结经验教训,脑子将会清醒些,对于新一年必有好处,在当前改革年代更是如此。但是这种总结应是全面的,既要肯定成绩,更要着意寻找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赶上形势要求,知所奋进。不知同志们以为然否。  相似文献   

2.
《大观周刊》2013,(1):96-96
多媒体教学以庞大的知识信息资源为基础,改变了以往的学习形式和学习环境,给语文教学开辟了无限广阔的空间。它通过情境模拟功能,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运用网络的交互功能,加强师生、生生合作,有利于因材施教;借助网络资源共享的优势,开拓学生视野,走进“大语文” 学习天地。相信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广泛地进入语文教学实践,网多媒体教学也会成为我们日常教学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3.
一直以来,人们都把省委机关报外的生活类晚报称为“小报”。对小报的“小”,人们有这样的看法,比如因其“小”,所以关注的就只是街头巷尾、家长里短的小事,而对机关报等媒体关注的有关经济发展等“硬性”报道关注的少。  相似文献   

4.
夕阳无限好     
周宁 《出版参考》2008,(12):18-19
记得很小的时候,有一天母亲带我去逛市集。我走失了,找来找去找不到她,独自走回去。我东投西奔,指望撞见认得的东西。但到处全是陌生的房屋,看起来都像闭门却扫、闲人莫入的样子。哉不敢敲任何一家的门,走到荒僻空地上的一棵树旁,筋疲力尽地倒在地上就睡着了。  相似文献   

5.
《传媒》2013,(7):9
"3G方兴未艾,4G时代正在加速到来",我们身处这样一个剧变的时代,移动互联网正迅速改变着我们的媒体格局,改变着我们的阅读方式,也改变着我们的社会生活。一年前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宣告:2012年上半年,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网民数量达到3.88亿,超出台式电脑的  相似文献   

6.
丁智擘 《新闻知识》2004,18(10):19-20
典型报道是我国新闻宣传中非常重要的形式,在建国以及其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它都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但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典型报道这种报道形式如何适应新形势的挑战,如何在新的形式下生存和发展,引起了众多媒介人士的关注。许多人对典型报道的前景持悲观态度,然而,我却要指出典型报道其实是前景无限。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小报崛起,其中地市报纸已近三百家。小报虽小,却五脏俱全,办好一张小报也决非易事。在10月召开的全国部分地市报纸经验交流会上,我结识了几位小报的总编辑,听他们谈了办报的甘苦。气魄古之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沧州日报总编辑张夫培颇有燕赵遗风。他在大会上谈做总编辑的体会,题目就是《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小报崛起,其中地市报纸已近三百家。小报虽小,却五脏俱全,办好一张小报也决非易事。在10月召开的全国部分地市报纸经验交流会上,我结识了几位小报的总编辑,听他们谈了办报的甘苦。气魄古之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沧州日报总编辑张夫培颇有燕赵遗风。他在大会上谈做总编辑的体会,题目就是《要敢说,我来办报!》张夫培,十五岁参加革命,当了三十年记者,前年当了总编辑,如今五十五岁。用他自己的话说,过去没有当官的瘾,现在更不怕丢官,办好这张报是党和人民给我的责任,凭党性,我敢于提出“我来办报”。  相似文献   

9.
小报史话     
“小报”这个名词,最早出现于宋代。南宋兵部侍郎周鳞之所著《海陵集》中,有一篇奏章《论禁小报》,其中说:“小报者,出于进奏院,盖邸吏辈为之也。”我们今天所说的“小报”,习惯上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就报纸的版式而言,对开四版的报纸一般都叫“大报”,四开以下的报纸一般都叫“小报”。如果按这种解释,那末我国早期的报纸都是小报,因为我国早期的报纸都同书籍形式差不多,一直到十九世纪末,才开始出现单张印刷,篇幅也只有四开报那么大,直到进入二十世纪以后,才开始有对开大报出现。所以单纯从报纸版式的大小来区分大报或小报,是不科学的。另一种解释是从内容方面来区别,那就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说清楚的了。我国早期的报纸,内容注重在评论和新闻。办报人出于某种动机,对当时的政治和时事,发表各自的见解,抑扬褒贬,畅所欲言。但这种言论,往往与统治者发生矛盾,因此常常受到统治阶层的干涉和制约。戊戌前后,朝政不纲,国势凌夷,统治者益发昏愦无知,一味以钳制舆论为能事。士大夫中一部分受  相似文献   

10.
老马 《北京档案》2002,(5):30-31
近年来,随着机构改革力度的加大,一批批老同志先后从各级档案部门退了下来,其中不乏老局长、老处长、老主任,我也算是其中之一.彼此间交谈起来,不免感慨万分.于是想到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登乐游原>诗:"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的诗是好诗,可谓千古绝唱,只是消沉了些.  相似文献   

11.
12.
小报大能量──英国的通俗小报邓炘炘在英国政府的眼里,那些咄咄逼人无孔不人的通俗小报就像是被惯坏的孩子,时不时地总弄出点麻烦,常有人欲加以管束。有人甚至主张“重刑伺候”。不过,明眼人知道,这是说来轻松做来难的事。因为若是真下重手,不仅国内反对的不少,对...  相似文献   

13.
小报优势谈     
大报有大报的优势,但是“大有大的难处”;小报有小报的苦衷与制约因素,但是小有小的优势。小报的优势,我以为就是四个“接近”和五个“比较少”。小报接近基层,接近读者,接近第一线的实际,接近通讯员,在本地区拥有广泛和热心的读者,因而也可以产生比较实在、比较深刻、比较具体的影响,唤起比较真切、比较强烈、比较迅速的回声。小报在扣住时代的脉搏,触及群众的痛痒,触动敏感的神经方面,在说得“有人笑,有人跳,有人恼,有人叫,有人深思,有人开窍”方面,在发布“拍肩膀新闻”、传递“牵线搭桥信息”、开  相似文献   

14.
上海的小报     
小报最早出现在清光绪年间,逐渐形成为一种流派。那些所谓洋场才子,往往借此小小地盘以发洩他们怀才不遇的牢骚,愤世嫉俗的感慨;或者自命风雅,诗词酬唱;并记载些花丛新闻,歌场月旦。总之,只供茶余酒后的消遣,谈不上什么意义。当时创始小报的,是别署南亭亭长的李宝嘉(字伯元),他首创指南报、游戏报,专门发表一些嬉笑怒  相似文献   

15.
对于一张面向基层、面向工农的地区小报来说,有一个用什么语言向群众说话的问题。我们的体会是少用“应该”、“必须”等指示性的训示性的语句,多用和众群谈家常的亲切语句。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也在发展变化,报纸要选用新出现的健康、明确的语言,不能盲目地跟社会上的流行语言,即使好的语言也要考虑自己主要读者的接受水平,不要变化太快,搞得人眼花缭乱,象“怪圈”、“微观细胞”、“同步震荡”、“裂变”、“误区”等名词,还是慎用为  相似文献   

16.
有国内观众戏称《狂怒》是“好莱坞版的《狼牙山五壮士》”因为片尾最后一场大戏是五个美军抵抗了纳粹党卫军的整整一个营。  相似文献   

17.
傅海 《新闻界》2012,(17):77-80
中华民国前期(1911-1937)的小报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以北京小报为代表的北方小报风格和以上海小报为代表的南方小报风格存在明显差异。北京小报侧重时政,格调严肃、庄重,上海小报内容侧重休闲娱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北京小报和上海小报在数量、种类、发行及办报规模方面各有所长,小报文字风格显露的地域特色明显。  相似文献   

18.
小报大泡沫     
当下报纸市场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小报卖得比较“火”。报纸有读者,受青睐,办报人之福也,起码,说明这报纸在贴近生活与群众方面,做出了努力。然当下报纸另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小报者,消遣也,看看玩玩行,当真不行。何故?因为小报的“泡沫”多、水分多,不那么可信。...  相似文献   

19.
浙南日报是浙江温州市委的机关报,是一张综合性小报。作为一级党组织的机关小报,是不能照套大报模式的。如何扬己之长,弃己之短,使小报办得读者爱看,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在摸索探讨过程中,我们有以下几方面体会。一、不步大报后尘,根据自己的情况组织报道。小报跟大报,在十年浩劫中,几乎成了一条不准超越的新闻法规。三中全会后,我们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