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散手实战时,你会遇到形形色色的对手,他们的身材、身体素质、技术水平和技术特长都有不同。要战胜对手,你必须根据自己与对手的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战术。当然,即使是对付同一类型的对手,运用的战术也是随战况的发展而变化的。因此,战术要随机应变,不可死扳套用。这里仅就散手的一般战术规律,向你介绍对付不同对手的战术。对付高个子的对手高个子的对手具有身高、臂长、腿长的特点,因此在远距离上占有优势。对付高个子对手的战术策略是:尽量缩短距离,以贴身近战为主,扼制对手在距离上的优势;进攻以对手下盘为主要目标。实战或…  相似文献   

2.
目前摔跤运动员常用的战术主要有:体力分配战术、时间战术、边线战术、心理战术、隐瞒战术。在比赛中要想合理地运用战术,应当了解对手,周密计划;根据对手的类型采用不同的对策;取己之长,攻彼之短;灵活机动,发挥身体素质优势。摔跤运动员战术意识培养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有:运动员要由易到难掌握战术;经常进行教学比赛,进行实战训练;要求运动员用比赛实例分析战术;培养运用战术的应变能力;贯彻协同培养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比赛和打仗一样,要讲战术。成功地运用战术,可以出奇制胜、转败为胜或以弱胜强.射击战术是射手对射击比赛中的各种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合理运用技术的一种训练素养,是比赛发挥技术的重要保证。全面揉进心理因素的战术(即心理战术)在比赛中的作用则更胜一筹。由于射击是不和对手直接交锋的竞赛项目,所以战术问题常被不同程度地忽视,在国内外文献资料中,论述射击战术和射击心理战术的文章尚不多见.  相似文献   

4.
常用摔跤战术浅析王春光1)张起忠2)郝贝贝3)⒇摔跤战术,是指摔跤运动员为在比赛中表现出高超的技术水平,根据比赛双方的实力,正确地分配力量,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限制对手的特长进而战胜对手所采取的合理、有效的计谋和行动。对战术的正确理解、掌握与运用是实...  相似文献   

5.
谈篮球战术的组织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篮球战术是在篮球比赛过程中,为了战胜对手或是为了达到投篮的目的,场上两三个或五个队员相互之间有组织、有目的、有步骤、协同合理运用个人技术的行动及所形成的方法称之为战术。在篮球比赛中,如果能够准确、合理的运用战术或不失时机的改变战术,那么就能够占据主动并战胜对手,取得胜利。  相似文献   

6.
参加击剑比赛的运动员,从予赛、复赛、半决赛到决赛,要分别与数十个身材、素质、技术水平和战术打法不同的对手相遇。要战胜所有这些对手,就要针对每个对手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战术。技术水平的日趋接近,使从予赛开始的每一场比赛,刺中对方的每一剑,都不仅是技术水平的较量,在更大程度上则是正确选择战术的结果。要想成为击剑比赛的冠军,就不仅要有全面、准确的技术,而且必须是一个足智多谋的战术家。  相似文献   

7.
对花剑技战术训练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击剑运动员如何在教练员的指导下,运用花剑技战术训练的分析,指出不同水平的运动员采取适合自己特点的战术训练,充分发挥自己的身体特长和技术特长、抑制对手特长获取场上主动的技术。  相似文献   

8.
刘萍萍 《羽毛球》2019,(12):86-89
发球是羽毛球击球技术中唯一不受对手限制的技术。在运用发球技术时,我们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结合不同发球技术运用战术,以获得主动权。在实战中,我们可以根据对手的站位和准备情况,将正手发网前球结合正手发高远球、正手发平高球和正手发平射球运用,起到迷惑对手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任何一项竞技体育运动,依据本项目的特点和规则规定,都有其独自的战术。比赛中双方实力相当时,正确运用战术,往往对比赛的胜负起决定性作用,摔跤的战术训练,就是通过训练使运动员掌握各种战术,提高战术能力,在比赛中,根据不同对手和场上瞬息万变的情况。施展不同战术,战胜对手的训练方法。它与技术训练、身体训练、心理训练一样,是运动训练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始终贯穿其中。下面,我就根据以上的战术训练原则,谈一谈摔跤的战术训练。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第三届世界杯男子散打比赛我国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战术对比分析发现:在探讨散打战术行动理论和实战运用现状的基础上,确定了散打7种重组战术行动的内容;应区别对待散打比赛中的战术运用,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于不同的对手战术运用要有针对性;以战胜对手为目的,控制好自身的体力,并确保取得主动权,在比赛中全力以赴,力争取得好成绩;有4种战术行动方案(进攻后防守反击、进攻后防守、防守反击防守和防守反击)运用最多,直接运用反击后防守,进攻和防守相对较少。通过本研究对我国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战术运用情况的对比研究,希望教练员能根据我国散打运动员自身的特点,找出运动员最为合适的比赛战术,并将其应用于平时的训练实践当中,从而推进我国散打运动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1.
再谈足球战术犯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术犯规作为一种战术策略,在现代足球比赛中常被运用。战术犯规是一把双刃剑,战术犯规既使本方获利,但同时也要付出代价,这种代价可能是黄牌警告甚至是红牌。战术犯规的目的是使对手失去在局部地区已经拥有的人数、空间上的优势。2004年雅典奥运会亚洲区足球预选赛第一场中韩赛,中国国奥队以0:1再一次输给韩国队。在比赛后我反复看了这一进球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第十届全国运动会男子散打决赛运动员战术对比分析,通过本文研究发现:第一,在探讨散打战术行动理论和实战运用现状的基础上,确定了散打7种重组战术行动的内容。第二,应区别对待散打比赛中的战术运用,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于不同的对手战术运用要有针对性;以战胜对手为目的,控制好自身的体力,并确保取得主动权,在比赛中全力以赴,力争取得好成绩。第三,有4种战术行动方案(进攻后防守反击、进攻后防守、防守反击防守和防守反击)运用最多,直接运用反击后防守,进攻和防守相对较少。文章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推动武术散打运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13.
斜线进攻     
大侠  冰沙  张力坚 《网球天地》2023,(3):106-109
<正>我们在之前的战术讲座中提到过“XIVA进攻”战术,赛场上,我们主要就是靠这四种进攻组合与对手对垒。网球场是细长型的,选手们利用不同的线路打出进攻和防守。今天我们着重来看其中最为基础、也最为重要的“斜线进攻”。有了正手斜线、反手斜线、正手反斜线,就可以建立起稳固的基础,拿下对战中的主动权。斜线进攻一定要掌握!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研究单板U型场地滑雪国家队参赛战术特点及规律,为备战下届冬奥会提供参考。主要结论:战术实施的影响因素有竞赛办法、比赛环境、重点对手情况等;战术实施具有随机性特征;针对不同级别和轮次比赛,要在赛前给不同运动员分别制定两套以上的个人战术预案,并要随着竞赛展开适时调整。建议:教练员和运动员要加强战术意识,研究战术规律,做好赛前战术储备。  相似文献   

15.
战术制定的成功与否是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文章主要阐述根据不同的比赛对手采用不同的战术,把运动员按照身体形态、实战类型、精神气质等分为不同的运动类型,并且对不同类型运动员的特点进行分析,以有针对性地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比赛战术。  相似文献   

16.
战术是指根据对手的技战术、打法、体力和思想意志等因素所采取比赛胜利的一种对策。战术与打法的关系非常密切。在实践中,战术应根据双方的打法和场上的具体情况而定。在场上控制的竞争十分激烈,,需要以己之长、攻彼之短,仰彼之长、避己之短,能够根据不同对手的特点,采取相应变化的技术手段战而胜之,这便是战术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闪打战术     
闪打是实战搏击中的主要战术形式之一。其主要是指在实战中,当对手向我进攻时,我通过准确的判断,采用快速、灵活.多变的步法、身法,突然避开对手,不直接与其接触而使真拳、脚、肘、膝等进攻动作落空,而后采取相应手段将对手制服的一种攻防技术与战术。在实际对敌格斗中,如果能够成功地运用闪打战术,不仅能够有效地保护自己,避开对手的进攻,使自己转危为安,而且能使自己处于有利进攻的位置,使对手感到无从捉摸,产生心理压力,从而导致技术发挥失常,而遭到有力打击。此外,在实战中,掌握并应用好闪打战术,还可使自己的攻防技…  相似文献   

18.
海彪 《精武》2003,(5):52-52
散打战术,指根据比赛双方的各种具体情况,为战胜对手而采取的计策和方法。孙子提出“兵者,诡道也”、“兵以诈立”的制敌原则。随着散打运动的发展,运动员技术水平和身体素质相差无几,单靠身体素质战胜对手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良好的运动素质和技术水平,只有通过一定的战术形式表现出来,才能在比赛中战胜对手。战术运用的核心就是“制人而不制于人”。为了“制人”,就必须发挥自己的特长。  相似文献   

19.
布局释疑     
实战中为了抵御强大对手的顺炮战,往往以“两头蛇退马兑车”的稳健性开局战术布阵,其战略目的是先顶住再伺机进取。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执后手的棋手们总是努力寻觅新的反击点,从而不断的推动这一布局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战术是散打比赛中双方为了战胜对手而采取的策略和方法。灵活、合理的战术运用是比赛获胜的关键。迎击战术在散打比赛中杀伤力较大,效果明显,但对运动员的技法要求较高。文章通过观察比赛中的实际情况,结合文献资料,对迎击战术在比赛中的运用规律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提高散打运动员在比赛中灵活多变的战术运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