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制保险管     
实验室的电源,尤其是学生电源,是完成实验教学的重要设备。因使用频繁,常出现保险管熔断,使实验停止。为能及时更换,不影响实验教学,做了以下尝试。现介绍如下,供参考。 更换保险管须先进行三查:一查电源输入电压是否过高;二查电源输出电压是否正常;三查实验电路是否有短路现象。查出原因,加以解决后,才能换上备用保险管。  相似文献   

2.
短路实验仪     
短路实验仪装置采用低压电源,安全性高,既能提高学生兴趣,又不会加剧学生对电的恐惧;利用空气受热膨胀推动"U"形管内液面上升,现象明显、可见度大;短路前后的现象差异显著,充分说明短路时的电流急骤变大,学生印象深刻;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利于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内中学配备的低压电源和学生电源都是分档调节电压的。此类电源存在着较严重缺点,主要问题为:1.由于无法解决电源内阻较大的问题,因而空载与满载输出电压很不一致,各档标称电压值和实际输出电压值相差极大,实测有的学生电源直流2V档,空载时输出电压在5V以上,满载时又不足2V,学生实验时造成大量烧毁器件。2.电源过载保护不能承受瞬时过载,因而使得一些起动电流较大的实验无法进行。3.直流稳压电源输出电压及电流范围  相似文献   

4.
生物学实验是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让学生验证所学知识,探究未知世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各种客观原因,并不是所有实验都能够通过学生的亲自操作完成的。例如,有的实验过程太快,只能够看到结果而无法观察到中间过程;有的实验过程耗时太长,在课堂上无法完成;有的场景太大或有危险性而无法进行等等。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生物学实验教学中来,不仅可以解决以上一些难题,而且还带来了传统教学手段所不具有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略谈学生电源检修武汉七十一中物理电教室胡绍庆学生电源是中学物理实验的常用仪器,由于使用率高,所以学生电源的损坏及检修成为值得重视的问题。由于各厂家生产的学生电源大同小异,本文以湖北新洲电子仪器厂出产的J1202—1型学生电源常见故障及修理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6.
在初中电学教学过程中,由于短路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一般采用教师做演示实验的方式向学生展示现象,学生缺少亲身体验。利用“仿真物理实验室”的虚拟实验,学生不但可以体验生动的短路现象,而义还可以开展物理探究学习,从而优化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的多用途学生实验电源具有电路简单,性能可靠,使用范围广等特点。其直流稳压部分,输出电压在1.5V~24V范围(也可根据需要设计其他范围)内连续可调,且具有限流输出功能,无论负载出现过载或短路现象,都能保证输出电流不超过设定值。从根本上解决了实验室的安全用电问题,非常适合教师演示实验或装在学生实验台上供学生分组实验使用。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1,第三章磁场第4节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中的演示实验:平行通电直导线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用普通学生电源做演示实验时,由于学生电源提供的电流较小,演示效果不明显。在教学中我们运用倍压整流和大电容放电原理制成了平行通电直导线间相互作用演示仪,现介绍给同行。  相似文献   

9.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是中学物理课本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测量性实验之一。教学大纲中不要求学生对实验误差进行定量分析,但是要求学生对误差产生的原因、误差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以及减小误差的方法等作定性了解。其中减小偶然误差采取多测几组I、U的数据,然后用图像法求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教材对此已作了明确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如果说自然教学改革的第一个台阶是“分组实验”,那么第二个台阶应是“强化讨论”。目前教师对于前者比较重视,而对于后者则比较忽视,教师仍习惯于把正确的结论告诉学生,分组实验的意义也相对削弱。在某一项观察或实验中,学生肯定有各种各样的认识,有的深刻,有的肤浅,有的全面,有的片面;有的正确,有的错误。但是不管怎样,这些认识是儿童们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产生出来的,  相似文献   

11.
在化学实验的准备工作中,经常涉及到液体药品,而有的液体药品需要用蒸馏水进行配制,但为了方便,在不影响实验结果的情况下,人们又常常直接用自来水进行配制,从而导致溶液中出现不易沉降的棉絮状物,想过滤又嫌麻烦,就直接装入瓶中供师生使用,这样的液体极易引起学生的质疑。为了解决这些不足,笔者自制了一套自动过滤装置,较好地解决了此类问题。  相似文献   

12.
初三物理“安装直流电动机模型”学生分组实验时 ,常常出现当贵州产的J2 41 8小型电动机模型接入电路后不能正常启动的现象 ,使本来饶有兴趣的实验突然变得暗然失色。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验兴趣 ,增强实验效果 ,我们在实验中和学生们一起仔细分析了电动机不能启动的原因 ,研究了具体的解决办法。1 电源方面(1 )电力不足。如干电池用久了每节电池的电压降至 1 3V以下 ,要更换新电池。(2 )电压不达标。如学生电源电压选择旋钮未旋至规定档位 ,因为小型电动机适合接入 3V~ 6V直流电源 ,若电压低于 3V ,则电动机往往难以启动。应把电压选择…  相似文献   

13.
必修课本第二册第二章第九节电源电动势这节教材的内容 ,重点、难点集中 ,篇幅短 ,教学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知识编排的次序上 ,教材是先测电源的开路电压 ,然后引入电动势的概念 ,数值上等于电源未接入电路两极之间的电势差。不同的电源 ,把其他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不同 ,电动势就是描述电源把其他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的大小 ,最后从实验的角度研究闭合电路里电压和电动势的关系 ,得出结论。这种引入电动势的方式有它的道理 ,就是为了简化电动势的教学 ,降低电动势的理论要求 ,把学生的主要精力引导到闭合电路欧姆定理上来 ;也有它明显的不…  相似文献   

14.
小学自然有关《空气的成分》的教学里 ,第一个实验是在水槽里加入 2 cm 的水 ,把点燃蜡烛置于水槽中 ,然后用杯子把蜡烛扣上 ,待蜡烛燃烧熄灭后 ,观察水位上升情况来说明空气的成分。由于实验用的水槽较大 ,玻璃杯较小 ,水位上升 ( 1/5)不明显 ,学生观察起来非常困难 ,实验用的蜡烛又容易弄湿 ,影响实验的顺利进行。有学生提出 :“如果能把水槽和玻璃杯分开来观察就好了”。于是我利用连通管的原理 ,制作出能克服以上缺点的仪器 ,不仅便于存放管理 ,而且可作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现介绍如下 :一、制作材料注射器 ( 50 m l) 2个 ,木…  相似文献   

15.
到目前为止,初中物理几何光学的演示实验,由于受实验条件的限制,效果一直不够理想,这几乎是所有初中物理教师多年来的共同感受。因而许多教师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将理论知识的讲授放在了首位,而把演示和实验放在了次要位置,应付了事;有的教师干脆把做实验变成了讲实验,这违背了教学规律和原则,给教学设置了障碍,既增加了教师的授课难度,又增加了学生接受知识的难度,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经过反复研究、探索和多次对实验的改进,终于找到了较为理想的方法,现介绍如下:  一、光具盘的改进…  相似文献   

16.
小学数学自然配备目录中现在使用的电源,只在“Ⅰ类”配备电源1个。原参考价30元,现在实际价格约50元。基本方案是中学用学生电源的简化,无非是降低电压、减小电流,或者有的没有稳压等等。至于“Ⅱ”、“Ⅲ”类小学(占小学总数80%的农村“村小”一般均作为“Ⅲ”类配备)用什么作电源,目录中没有规定。现在在小学电流实验盒中配有电池盒2只(使用“1号”即R20干电池)。本文就小学用电源有关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学生接受电动势这个概念是掌握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前题和基础 ,在课堂上做好测量内外电压的实验是上好《电动势》这一课的关键。现行的高中物理教材中 ,电源电动势的演示实验以及教参中介绍的实验方法 ,都是用铅酸蓄电池做为电源。该电源做实验前要长时间足量充电 ,操作比较麻烦且实验效果也不理想。故我在教学中对实验方法作了一些改进 ,如图 1所示。图 1 实验装置1.电源溶液用饱和食盐水取代稀硫酸 ,将饱和食盐水分别装入两长方体的玻璃缸中 (或 50 0毫升的烧杯 )。用一段内含海绵的乳胶管将两缸连为一体组成电源。2 .用碳棒做电源的正极…  相似文献   

18.
晶体熔化和凝固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探究《固体熔化和凝固过程》的实验中,教科版初二课本中提出用海波或冰做晶体熔化实验。由于海波的纯度不高,加热火源的大小不易控制,学生做此实验不易成功。而用冰做熔化实验,由于冰是块状固体,即使把它碎成小块,每块冰之间仍有间隙,因此用冰来做晶体熔化实验熔点还是不稳定。而探究晶体凝固实验,也只是一带而过。课本中提议把一杯水放进电冰箱冷冻来解决晶体凝固实验,如何操作,没有了下文。让学生们打开冰箱门观察,还是关上冰箱门观察呢?很显然,测量温度也遇上了麻烦,故这样的实验不合适课堂教学,也不方便操作。为此,我对实验进行了如下…  相似文献   

19.
J1202学生电源是中学实验室应配备的通用仪器,其输出电压为2—14V,共七档位,既可输出交流低压,又可输出直流低压,最大输出电流可达2A(J1202-1型可达3A),而且还有6V稳压输出,各路输出都具有保护装置。该仪器主要是为学生分组实验提供低压交、直流电源,也可为教师演示实验、各种电器提供电源,它可替代实验室过去经常使用的成本较高、不易保存的干电池,是一种多用途的常用仪器。但一些学校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生过烧坏用电器、电源无输出电压、甚至烧坏电源等现象。如某初中在做学生分组实验“电路的串、并联”时,当学生打开电源开关,闭合实…  相似文献   

20.
按照《中学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一所二类配备的农村初中,应配备6A、0~24V可调的低压电源二台,3A、0~16V可调的学生电源十三台,6V、15A·h蓄电池二个。这一标准,充分考虑了一般中学理科实验对电源的要求,但在教学实践中,存在以下问题:1.电学课程中,凡需使用学生电源的分组实验,依赖于市电的正常供电。当前国家电力供应还很紧张,农村中学市电供电无法得到保证而影响电学分组实验正常开出的情况带有普遍性;2.使用学生电源,每一实验组需安装市电插座。当前,相当一部分农村中学实验室布线不规范,学生直接接触220V交流电,有潜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