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从运动与非运动群体层面分析北京市肥胖中小学生自我认识水平与特点,为研究体育锻炼促进肥胖中小学生自我认识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儿童青少年自我认识量表对北京市972名肥胖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北京市肥胖中小学生的体貌、运动自我维度和总体自我认识的平均得分显著低于总抽样样本;②性别和年级对肥胖中小学自我认识水平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③在控制相关人口统计学变量性别和年级的影响后,不同群体对肥胖中小学生的总体自我认识及其各自我维度的效应显著.结论:运动群体肥胖中小学生的学业、外貌、人际关系和运动能力的满意度和总体自我认知、评价水平显著高于非运动群体.  相似文献   

2.
高校群体运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对高校的群众体育运动赋予了新的内涵与外延,单纯以竞技体育项目为主的封闭式校园群体竞赛,不再适应高校群体运动的需要,而各种健身、休闲、挑战自然与自我的无竞技运动项目,在高校体育教学与群体运动中正崭露头角,它将成为群体运动的发展趋势.同时,群体运动也将成为体育课程的一部分,而不仅仅单纯是体育教学的补充.群体运动正朝着多元化、社会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自1935年Lewin提出群体动力学概念以来,使群体动力问题受到了心理学家的普遍重视,运动队凝聚力日益成为运动心理学界的研究焦点。通过对体育运动中群体凝聚力的概念、测量方法及相关研究的概括和评述,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运动群体凝聚力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35年Lewin提出群体动力学概念以来,使群体动力问题受到了心理学家的普遍重视,运动队凝聚力日益成为运动心理学界的研究焦点.通过对体育运动中群体凝聚力的概念、测量方法及相关研究的概括和评述,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探讨群体运动对青春启动前期肥胖学生身体形态、自我意识的影响,探索干预过程中肥胖儿童的身体形态变化与自我意识变化之间的共变关系。方法运用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对60名9~11岁小学生进行调查,其中正常体质量26名,单纯性肥胖34名(肥胖对照组与肥胖干预组各17名)。肥胖干预组进行了每周4次、每次60%~70%HRmax强度的群体有氧运动,干预周期共22周,同时从身体形态、自我意识分析干预效应及之间的关系。结果肥胖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低于正常体质量学生;群体运动干预在改善肥胖学生身体形态(身体脂肪比率和身体质量指数)的同时,自我意识水平得到了提高和改善,且与身体质量指数、身体脂肪比率呈显著负关系。突出体现在自我意识总分、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维度上。结论群体运动干预有效提高青春启动前期肥胖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降低身体脂肪比率和BMI值,两者存在共变关系。  相似文献   

6.
在专业竞技群体 ,“运动骤停综合症”属较为常见的“亚健康”身体状况 ,若不引起足够重视 ,很容易引发或并发一些其他疾病 ,影响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相似文献   

7.
群体凝聚力是反映运动团体群体心理特征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是运动团体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要求,其高低直接影响团体的运动成绩。国外对群体凝聚力的研究起步较早,研究理论已经较为完备,我国在这方面研究成果较少,也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运动团体群体凝聚力的研究领域,其研究成果更为稀缺。本文在搜集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之上,通过对群体凝聚力的概念述说,影响因素的阐述,提出了一些增强运动团体群体凝聚力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8.
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既重视"常态"又重视"发展"的角度,用自编《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自评问卷》,对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特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特点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5个维度的7个项目上。体育专业大学生随年级的增长参加集体活动的积极性逐渐增加,三年级学生较二年级学生的积极性有显著的提高,这与体育专业大学生逐步社会化的过程有关。体育专业大学生在5个项目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这5个项目涉及4个维度,分别为:成功体验与控制感,环境适应与控制挑战,表现自我,自我接纳和认同维度。  相似文献   

9.
研究生群体作为社会的高层次人才,正面临着来自学业、就业、人际、经济等多方面的压力,这也为其带来众多心理问题,其中最为显著的是焦虑问题。本文分析了研究生群体焦虑状态产生的原因,并探究运动锻炼对研究生群体焦虑状态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0.
高校新生运动群体自我价值感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对高校新生运动群体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不同性别的学生在总体自我价值感、个人取向的一般自我价值感、家庭价值感,社会取向的人际价值感、道德价值感方面存在差异;不同专业的学生在总体自我价值感,个人取向的心理价值感,社会取向的心理价值感、家庭价值感方面存在差异;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社会取向的心理价值感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1.
对河南大学的114名体育专业大学生和126名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自信程度进行了测量和比较,结果表明:体育专业大学生在体育运动、爱情关系、外表、社会程度作用和总体自信水平上显著优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运动对男性大学生的影响较为深刻,体育专业男生在体育运动、学业表现、爱情关系、外表、社会相互作用和自信总分上均显著优于非体育专业男生;体育专业女生在体育运动方面自信水平明显高于非体育专业女生,在自信的其他维度上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通过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的方法确定云南省城乡高中生体育行为的外部干预因素.对调查的结果进行计算处理,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出云南省城乡高中生体育行为的外部干预因素的公因子主要包括:体育教师的素质、体育媒介、体育课、家庭状况、体育文化氛围.对各干预因素进行为检验,找出各干预因素在干预不同类别高中生体育行为上存在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3.
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发展的现状,认为,学校体育是社区体育的基础,社区体育是学校体育的补充,学校体育能够有效地解决社区体育的一些困难,社区体育能够对学校体育进行影响和促进。但二者交互发展的现实也存在障碍,如: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的管理体制存在较大差异,存在功能障碍;城市管理体系对于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协调发展的阻碍;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还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相互结合,互补发展。  相似文献   

14.
通过问卷调查法,分析了影响农村高中生体育兴趣的因素,找出了影响农村高中生体育兴趣培养的根源,并提出了对策:营造社会体育文化氛围,政策调节,学校进行积极引导,开发体育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体育消费进为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姜振 《体育学刊》2000,(6):125-126
本对中学生体育消费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探讨如何合理引导中学生的体育消费行为,促进学校体育工作进一步深入进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思想,使他们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构建我国学校体育保险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学校体育运动的蓬勃开展,在体育教学、训练和比赛中出现的运动伤害事故逐渐增多,由此引发的学生、家长与学校之间关于运动伤害事故纠纷的案件频频出现.加强对我国学校体育保险机制的研究与探讨,能够有效地迎合我国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建立我国学校体育保险机制,对解决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出现伤害事故后带来的诸多问题,消除学生在运动过程中的后顾之忧,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团体操表演已成为一种宝贵的人类文化财富。它具有窗口作用,是展示学校风采的大好时机,它集中反映了学校的管理水平和体育、文化、艺术水平。团体操表演的成功,不仅是运动会成功的一半,而且对中学学校体育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研究团体操对学校体育的作用,为促进团体操表演艺术在中学的提高和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对当前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颁布试行之后,给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带来了许多全新的理念,同时也给中学体育教师带来了困惑。本通过运用献资料法、调查法并结合教学实践对新课程标准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对体育课程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快乐"和"传统"的学校体育碰撞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快乐体育追求克服困难、战胜自我所获得的成功体验,而传统的学校体育重点强调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身体素质和战胜困难的思想意志品质等方面的教育。这两种学校体育观念发生碰撞的起因,源于对学校体育教育的功能和对体育本质的认识出现了偏差。传统的学校体育存在着弊端,这也是学校体育改革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