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请善待语言     
有人说语言是个趋炎附势、嫌言是个趋炎附势、嫌贫爱富的家伙。语言既然是大众伙。语言既然是大众交流工具,它倒向社会的强势和主倒向社会的强势和主流是很自然的。  相似文献   

2.
语文在过去,特别是科举取仕时代,真是一枝独秀,多少读书人几十年如一日,孜孜以求,更有甚者皓首穷经,乐此不疲,语文魅力之大可想而知。可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一边是国外“汉语热”的持续升温,一边是国内“英语热”的几近疯狂。汉语在当下的中国处境堪忧,汉语正与“狼”共舞。武汉大学某教授在一次讲演中曾不无感慨地说到:“汉语现在已经成为了一种弱势语言、一种第二阶级的语言。”国内“保卫汉语”的呼声越来越高,南开大学中文系教授冯庆株强烈呼吁:“保卫汉语就是保卫祖国!  相似文献   

3.
在1919年那个动荡的年代,胡适、陈独秀发起的白话文运动,很好地适应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然而,在进入21世纪之后,我们竟然还要为所谓语言的纯洁而担忧。语言是鲜活的。日用而不知,习焉而不察。但是就在这不知不觉中,语言随着社会的变迁而逐渐显示出流  相似文献   

4.
请善待教材     
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角色及权利进行了重新定位,许多传统话题在崭新的情境中被重新诠释。关于对教材的处理,各位同仁见仁见智。这里,笔者结合对苏教版国标本《数学》第六册“平均数”的教学,谈一些自己的想法。这是一节学校教研组公开课,下面是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情况。1.教师直接出  相似文献   

5.
请善待教师     
<正>在人类的历史上,恐怕还没有任何一个职业像中国的"教师"获得如此多的光环: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吊诡的是,头顶如此光环的教师职业认同感、幸福感却普遍不高,甚至陷入了无法自我定位的尴尬处境。这些光环更多的是社会对教师这种"身份"在心理上的道德诉求:一方面,教师应当成为"人之模范,社会之楷模";另一方面,教师的形象更多的是只讲奉献,不讲回报。但这种诉求漠视、架空了人的基本需求,将教师"神化"了。教师也要生存在现实社会中,首先是人,然后  相似文献   

6.
请善待自己     
看到本文的题目,或许有人会发笑:谁不知道好好地对待自己?难道谁还会亏待自己不成?可是,朋友,你可别忘了,善待自己并非放纵自己,也不是拥有奢华的生活条件就行了,更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自利。———这么说来,生活中是不是有很多亏待自己的人呢?善待自己是一种自我释放、自我调节、自我塑造的行为方式,也是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那么,怎样才算是善待自己呢?我认为有三个评判标准:第一,善待自己的人,必定在行为上约束自己,在思想上放飞自己。放纵行为,破坏秩序,必然受到生活的惩罚。君不见,杨永明置法规于不顾,肆意妄为,骗取体彩大奖,结…  相似文献   

7.
请善待教师     
在人类的历史上,恐怕还没有任何一个职业像中国的"教师"获得如此多的光环: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吊诡的是,头顶如此光环的教师职业认同感、幸福感却普遍不高,甚至陷入了无法自我定位的尴尬处境。  相似文献   

8.
请善待自己     
看到本文的题目,或许有人会发笑:谁不知道好好地对待自己?难道谁还会亏待自己不成?可是,朋友,你可别忘了,善待自己并非放纵自己,也不是拥有奢华的生活条件就行了,更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自利--这么说来,生活中是不是有很多亏待自己的人呢?  相似文献   

9.
请善待考试     
考试具有评定、诊断、反馈、预测和激励的多种功能。大体而言,可分为两类考试。第一类是升学考试,通过考试进行甄别,排名,分等,以分数进行选拔和淘汰,考试主要表现为选拔功能;第二类是平常教学过程中的考试,主要体现预测、诊断、反馈、激励功能,统称为考试的教学...  相似文献   

10.
正每逢开学,总能在快餐店、图书馆、社区活动中心看到许多学生扎堆抄着寒暑假作业,学生不认真对待寒暑假作业渐成潮流。孩子"抄作业",原因众多。但不可否认的是,老师不认真批改寒假作业,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老师根本不看内容,就看有没有字!""作文和周记交上去,有时甚至一点批改痕迹都没有。"从学生的话中不难看出,对于假期作业的完成情况,老师和学生其实都知根知底:老师知道学生在"应付",学生也清楚老师  相似文献   

11.
12.
据报载 ,四川南充有人在中国地图上画出“中华五行龙”后 ,又在中国地图上画出一匹飞奔的“中国飞马”。2 0 0 1年 12月初 ,此人在中国地图上将全国 34个省会城市和特别行政区分段连接 ,画出 5个繁体的“龙”字。而“中国飞马”的全身把中国 34个省会城市和特别行政区都巧妙地连接起来 ,头顶东北 ,脚跨西南、东南 ,身子横贯长江黄河之间 ,羽翼横扫大西北 ,犹如奋蹄向东奔跑的骏马。这一《中国地图再现“龙马文图”》的新闻 ,曾被全国各大报纸刊登转载并附有插图。看到这个消息 ,真的是令人啼笑皆非。许多人对此不明就里 ,反而啧啧称奇 ,以为…  相似文献   

13.
王振华  王鹏 《宁夏教育》2013,(7):135-135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刻也不能忘记:只有当孩子热爱你时,他才愿意成为你的学生,而只有当他信任你时,他才会热爱你。”这是一代教育家经过长期教育实践诉诸笔端,警示后来教育者的箴言。这句话很深刻,越端详就越觉得鞭辟入里、振聋发聩。  相似文献   

14.
"善"与"谎言"自古就被割裂得清清楚楚,德育义正词严地将"谎言"重重地摔入悬崖,认为沾染上一些"谎言"的气息就是十恶不赦。上课迟到的孩子被勒令站在教室门口反思其行为的恶劣,而老师却不曾想到他是为了帮助生病的妈妈取  相似文献   

15.
<正>我已经养成一个习惯,总是有意无意地把手伸进裤袋里掏手机。终于盼到暑假,我的幸福日子正式开始了。学生们都很开心,因为可以回家爽爽地打它两个月"王者"或"吃鸡"。我也不例外,连补习班课间十分钟都要争分夺秒地来一场"八分钟极速战场",感觉与朋友们来一场游戏非常有趣。转眼间,幸福的暑假"如期而去",又到了一个新学期的开始。各种暑假综合征使我经不起考验——每到周末,脑子里就会呈现出各种各样的游戏画面,各种压枪技巧,日日失眠。  相似文献   

16.
如果不是孩子们的亲自诉说,我们真的不敢相信,对于分数,孩子会有这样大的心理压力。学习成绩的高低,不能说明一切问题。我们希望父母了解孩子的感受后,能更加关注孩子的努力过程,而不要死死地盯住分数。  相似文献   

17.
宗锦莲 《教育艺术》2007,(11):55-55
"善"与"谎言"自古就被割裂得清清楚楚,"善"是温暖、涤沏心灵、高高在上,"谎言"是污浊、趋于腐朽、猥琐行为.我们用"善"的旨意权衡道德,从而以"善"成德,德自然也成为善的附属,对于德的教育也被引为对"善"的催促,德育义正言辞地将"谎言"重重地摔入悬崖,沾染上一些"谎言"的气息就是十恶不赦了.  相似文献   

18.
《教育文汇》2012,(6):11-11
前一段时间,教育界频频曝出“颜色事件”:“绿领巾”、“红校服”、“三色本”等。媒体将其刻意挖掘,并有意地集中放置在一起,一次次将教育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相似文献   

19.
新年,又看到刘翔出现在可口可乐的广告中,觉得一丝温暖。  相似文献   

20.
“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清代的诗人吴曼云用《压岁钱》一诗将孩子得到压岁钱时的快乐形态描绘得惟妙惟肖。民间有传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虽然只是迷信,但在新春佳节给晚辈们发压岁钱,已经成为流传至今的习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