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汉语同音字多,未必是好事,电话通知“全部来”,听成“全不来”,满拧。也巧,几天内收到三封信,都有一个词儿:捅娄子,但写法不同。一位文化界的老友写的是:“此间会议,领导又说千重要万重要,不捅楼子最重要”作“楼子”;一位报界编辑写的是:“老总告诫,谁捅漏子,谁负责”作“漏子”;一位期刊编辑写的是:“言论栏目难办,怕捅娄子也”作“娄子”———那么,到底是“楼子”“漏子”,还是“娄子”?便查词典,《现代汉语词典》、《新华词典》倒是都作“娄子”,《中国俗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却作“捅漏子”,并特意加…  相似文献   

2.
去年盛夏的一天中午,一阵儿“丁当——丁当”的门铃声,扰醒了我的午觉。开门后,我看到两位农民打扮的陌生人。互通姓名说清来意后,才知道他们千里迢迢进省城,是记得记者曾写过一篇《农民的信寄到了中南海》的报道,他们那里至今还有变相克扣农民挂钩柴油的事,想让把他们的“状子”再捅到“中南海”,捅到全国,为民伸冤!一篇千把字的通讯,时隔700多个昼夜,还能给读者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真使我感到欣慰。所以,才产生了写几行文字,  相似文献   

3.
一些领导把报道员写批评稿件,叫做“捅漏子”,这是不公平的。一名通讯员看到不少基层部队都办起了军乐队,占了大量的兵员,耗费了不少资金,便以向部队建设负责的精神,写了一篇《师以下单位大办军乐队弊多利少》的稿子。稿子刊登后引起了上级领导的重视,对指导部队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这名作者在本单位却交了厄运,领导硬说他捅了“漏  相似文献   

4.
与“爬格子”的战友在一起闲聊,话题自然离不开写稿,许多通讯员感叹:“捅娄子”的稿子尽量少写,弄不好会将自己兜进去。我的第一将正是“捅委子”“捅”出来的。1990年秋,我回陕西探家。一天晚上,同村的两位村民不知怎么得知我在医院政治处服役,便怀揣两包“金丝猴”香烟来到我家,恳求我给报社写信,帮他们要回乡政府欠他们的7000元钱。我一边听他们述说,一边拟草稿。原来,他们合伙花了7000元买乡政府3间旧瓦房,钱已经交给乡政府,可后来当他们要诉迁房子时,乡政府个别领导却出尔反尔阻拦他们,不让拆。拆房不成,买房的钱乡政…  相似文献   

5.
把关与霸关     
近闻一:某单位“公吃”又吃出了人命,当地一小记者怒不可遏,连夜写稿准备曝光。成稿之后当受有关官员审稿。第一位一眼阅过如握炭火,暴跳如雷:“你,啥事不能写,偏要捅这事。这不是存心要我们好看?!”恰逢另一位更大一圈的官儿闻声而至:“好,你这一关把得及  相似文献   

6.
景兵 《新闻传播》2004,(11):46-47
“你怎么全塞在袜子里边?”“哎哟,你别那么说!”“肯定是假的。”“你要不要吧?说那么多话!”“哎呀,你袖子里面、袜子里面全捅着呀?”“工商来了给我全没收了,我不就赔钱了吗?”“那就是因为你是假的嘛,真的人家没收你干吗?”“你拿回去填了不是国家的钱嘛。”……以上是北京电台在录音新闻《挖墙脚的人们》中暗访倒卖假发票的票贩子的一段实况录音,每当有人提起这篇获得1993年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报道时。这段精彩的对话就如同活生生的画面一般清晰地浮现在笔者的眼前。  相似文献   

7.
1940年12月30日,夜色笼罩着神州大地.从中国革命圣地延安发出了一个响亮的、振奋人心的声音:“延安新华广捅电台,XNCR,现在开始播音”。这声音向全中国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广播事业诞生了。这声音冲破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封锁,把真理传向祖国的四面八方。  相似文献   

8.
敢抓“活鱼”善抓“活鱼”──采写《共产党员杨孟清把感情砝码倾向群众》的体会张玉明十分幸运,我和雷仕忠采写的消息《共产党员杨孟清把感情砝码倾向群众》(刊成都晚报1993年7月25日一版头条),荣获四川省1993年度新闻奖一等奖。十分尴尬,十分惭愧。《新...  相似文献   

9.
一位同行在一篇短文中提到,新闻界个别记者不讲信用。比如几家新闻单位的记者们约定时间,同步发表某新闻,他却违反诺言,“捷足先登”,抢先把新闻捅出去,结果把别人“涮得够呛”。既然相互有约在前,就应该讲究个“信”字。若要抢,干脆事先声明“我反对同步”,那就大家各显神通好了。对那种缺乏信义的行为,同行们加以谴责,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对于报道新闻是否需要“同步”,我在根本上却有不同的看法。大家知道,目前全国报章杂志已达几千种,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画往往十分讲究“点线面”三者的有机结合。纵观一些大师的杰作,除了其深远的意境之外,无不在技法上体现出“点线面”三者完美的融合。 笔者认为,在图书校对过程中有一个“面点线”一体的运作过程。一部书稿的校样,洋洋洒洒几十万、上百万字,看起来十分繁杂,校对起来也时常感到茫然不知所措。其实,只要我们从“面点线”入手,就可以化繁为简。假如把书稿校样的整体看作是一个“面”,把“面”中容易出错地方看成是“点”,再把诸如序、扉页、各级标题、后记、版权页、插图、表等贯穿下来当作“线”,这样以“面”带“点”、以“点”牵“线”地去校对,就  相似文献   

11.
从电台主持人通往监狱的大门,这条路本不是直捅捅的,可是河南南阳电台的主持人张寒,他把这条通往监狱大门的路捅直了,别人没进去,他进去了。一个电台主持人的职务,也不是很显赫,但张寒在其位置上,以他自身的音色形成了一种对女性的诱惑。他的声音诱惑了某些女性,女性的某些特质又诱惑了张寒,张寒像一条饥饿的色狼,不断扑食被他诱惑的猎物。直至东窗事发,张寒贪婪的本性断送了自己的前程。我们许多人都有令人诱惑的职务,是冷静地面对诱惑,还是不择手段地利用诱惑来满足自己的欲壑,这则故事是令人深思的。  相似文献   

12.
在日常的编辑工作中,一些稿件滥用“亲自”的现象十分普遍:“局长亲自下基层搞调研”、“厂长亲自深入车间向工人问寒问暖”、“经理亲自站柜台了解产品销售情况”等等,言外之意,领导到了基层表示领导的工作作风扎实,领导有方。其实,作为一位局长、一位厂长、一位经理,深入基层本是一件十分平常的事情,也可以说是他的本职工作。如果非要加上“亲自”两个字,反而显得领导脱离基层,脱离群众。因此,凡遇到这种情况,大可不必用“亲自”去表达。从“亲自”的滥用,笔者联想到一个问题,即稿件中的一些老套话。如“为了”在许多消息里…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写批评稿是一件不太令人愉快的事情,弄不好,轻者挨批评,重者吃官司。可基层通讯员或受人之托出于义举打个抱不平,或奉领导之命“捅它一下”,免不了要写点批评稿。那么,怎样才能使批评稿既达到批评的目的,又尽量不惹火烧身呢?笔者对此谈点不成熟的办法。采访时,尽可能地深入现场实地,依靠公开或隐性采访的手段,获取足够的事实、证据。必要时可秘密拍照、录音。处处留心,把所见所闻,作好记录。采访面尽  相似文献   

14.
手机广播:充满活力和潜力的新媒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机广播”作为手机媒体的一种存在形式,近年来已是初露端倪,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所谓“手机广播”,就是利用具有收音和上网功能的智能手机收听广播。笔者把“手机广播”定为两层含义,一种是随着GPRS、3G、WAP等无线通信技术和服务的发展、完善,“手机广播”依托于移动通讯网络和互联网络,用上网手机实时收听或点播网络广播节目。另一种是在手机中内置了FM广播调谐器,用手机可以直接收听电台广播节目。笔者把它们统称为“手机广播”,但本文重点阐述的是移动上网的“手机广播”。  相似文献   

15.
朱德泉 《青年记者》2007,(13):77-77
对于广大读者而言,买报进行新闻消费图个啥?喻国明先生曾非常生动地把传媒的社会功能概括为三个“解”,即:“解气”、“解闷”、“解惑”。而另一位传播学者张立伟在其新著《传媒竞争法则与工具)中也提出了两个“帮”,即传媒既要“帮忙”也要“帮闲”,他把“帮助休闲”喻为“开一片竞争的蓝海”。笔者以为,未来传媒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当下,新闻媒体普遍反映舆论监督难。难在何处?一是监督对象不配合,上上下下说情;二是稍有事实出入,当事人或单位动不动要打官司(许多新闻单位每年都有好几起);三是有的领导对舆论监督的认识存在偏差,不是充分支持、配合、利用舆论监督,把它当作推动工作的工具,而是惟恐媒体捅娄子,影响政绩和形象。我们认为,舆论监督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媒体的神圣职责,是民主监督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张报纸如果没有舆论监督,就会脱离群众,失去威信。我们强调“为百姓谋利益”,如果不为老百姓说话,不为老百姓伸张正义,“为百姓谋…  相似文献   

17.
“医学美容学”的发展概况及文献分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美容学是一门新兴的临床医学学科,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近年来,该学科文献数量骤增,给文献分类带来新的课题。笔者建议,利用“R48”设置“医学美容学”,并采用组配编号法,对该类文献加以既可分散又可集中的灵活处理。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三项学习教育”,结合近些年来新闻改革的风风雨雨,笔者体会最深的就是,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就应把“三贴近”和“三种意识”有机结合起来,推进新闻工作的改革发展创新。  相似文献   

19.
记得初学写新闻稿时,只知把所获得的素材都写进稿子里,总想着有编辑把关,编辑修改,会从稿中提炼思想和主题的。结果,稿子没少写,大半年时间也过去了,还是没有一个铅字见于报端。我曾气馁、仿惶,觉得不是块搞新闻的料。正当我准备搁笔时,军报一位记者住进了我们连采写新闻。我鼓足勇气去求教,记者给我讲得十分耐心,十分透彻:你要把上面精神吃透,把下面情况摸清。摸到“活鱼”后,要把鱼腮。内脏去掉,鱼翅。鱼尾不要,最好还能把鱼头、鱼刺剔除,让读者“吃”起来省事,一下子“吃”到鲜美肥嫩的“鱼肉”。他给我讲了一个晚上,…  相似文献   

20.
汉代辞赋有两种基本体式,一是骚体赋,二是散体赋。通常人们所说的“汉赋”,就是指后者而言的。关于汉赋的渊源问题,历来众说纷纭,之所以如此,笔者以为,原因有二:第一,“赋”这一名称本身就是多义的,人们在讨论汉赋的渊源问题时,容易把此“赋”当成彼“赋”,错乱了此“赋”的意义与彼“赋”的意义。第二,讨论者往往看到先秦某种文体对汉赋某一方面的影响,并常把这种影响夸大为全方位的影响。笔者认为,探究汉赋的渊源,应当从汉赋这种文体发生、发展、演变的全过程入手。本文拟对上述两种混乱进行甄别,并拿出自己对于“汉赋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