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让·雅克·卢梭是和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人齐名的18世纪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把自由分为三种:自然的、契约的和道德的自由.这三种自由涉及到人类的两种状态,即自然状态与社会状态.自然自由是自然状态下的自由.当自然状态不复存在时,自然自由也随之消失.契约自由和道德自由则属于社会状态下的自由.  相似文献   

2.
不要对我大喊大叫,我的高分贝怕吓坏你的小心脏。  相似文献   

3.
让·雅克·卢梭被世人所熟知大概是因为他的《社会契约论》,以及法国18世纪启蒙运动之领军人物这样显赫的头衔,但卢梭的生平事迹却远没有他的名声来得那么响亮,毕竟流芳百世的是他的思想而不是他本人。然而,正是这样一位伟大的人物,卢梭的一生却穷困潦倒,颠沛流离,晚年甚至可以用凄惨形容。卢梭刚出生不久,母亲便离开了人  相似文献   

4.
康德的自由思想源于卢梭,却又不同于卢梭。康德认为卢梭在内在自由领域内放弃了自由的自主性质,将自由归结为自然,视情感性的良心为自由的原则。康德将自由视为理性为自身设定的理想,自由的原则乃是理性所颁布的先天道德律。从二人自由观的差异可见,康德在批判卢梭自由观的基础上,不仅挽救了自由的自主性质,而且还从多个方面阐发了自由的这一根本性质,从而完成了对卢梭自由观的批判。  相似文献   

5.
国内学者对孟德斯鸠与卢梭在思想观点上不尽相同的地方均进行过深入系统的研究,但研究重点多从“法”的角度出发,忽略了更为重要的“自由”思想。文章主要从两种“自由”思想的内容入手,以两位思想家的代表著作为载体,旨在分析他们对于自由思想认识的异同及其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卢梭的平等与自由涉及到两个层面:前社会状态和契约社会状态,两者之间还有一个不平等的社会状态。在卢梭这里,平等与自由两个概念的关系是,平等是自由的必要前提,没有平等,也就没有自由。在契约社会状态下,平等是通过全体成员转让其权利尤其是财产权的契约行为而形成的共同体来实现,卢梭心目中的自由也就是通过主权在民的共同体实现的自由。然而,这一自由仅仅是充满疑虑的政治自由。  相似文献   

7.
论卢梭的平等与自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梭的平等与自由涉及到两个层面:前社会状态和契约社会状态,两者之间还有一个不平等的社会状态。在卢梭这里,平等与自由两个概念的关系是,平等是自由的必要前提,没有平等,也就没有自由。在契约社会状态下,平等是通过全体成员转让其权利尤其是财产权的契约行为而形成的共同体来实现,卢梭心目中的自由也就是通过主权在民的共同体实现的自由。然而,这一自由仅仅是充满疑虑的政治自由。  相似文献   

8.
理论界有人认为,卢梭思想中的自由是可为平等而牺牲之自由,其实不然,在卢梭那里,自由和平等都是他的政治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生所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这两者不仅是不可以分割的,而且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可以说,自由与平等是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的核心,两者共生于他的整个理论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9.
像溪流一样     
我要我的生活平静 像溪水一样 几片快乐的花瓣 穿上小小的鞋子,跳舞 轻轻地,在水面  相似文献   

10.
析卢梭自由理念的价值困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梭的自由理念是要建立以社会公意为基础、以政治自由为目标的理想国。然而卢梭的自由理念却存在着难以处理社会公意与社会众意的关系、社会自由与政治自由的关系、政治自由与权力腐败的关系、自由理念与自由实践的关系等方面的问题 ,由此使其自由理念产生了诸种价值困惑。因此 ,卢梭的自由理念最终只能停留在理想的蓝图上。  相似文献   

11.
释"许"     
从古到今,“许”字身兼多义,有些义项尚无确诂,即使是大型工具书,所引书证亦有溯源不尽之处,故予以补充、疏解。  相似文献   

12.
“女性意识”是解读女性作品的钥匙。十九世纪英国女作家简·奥斯丁的《爱玛》,一方面呼吁男女平等,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另一方面视婚姻为女性体面的出路,将家庭定为女性的最佳舞台。与女权主义者那强烈、彻底的女性解放意识相比,小说《爱玛》的女性意识是朦胧的,带有局限性的。  相似文献   

13.
解读"中间生"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学校教育中,“中间生”现象的存在影响了这类学生的健康发展。“中间生”的个体立场受到漠视是“中间生”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消除“中间生”现象,教师应采取的策略是:以关注为起点,构建教师与中间生的互动格局;重塑“中间生”形象,形成“中间生”文化生态;实施横向促进与纵向协调相结合的班级管理方式;淡化学生的竞争意识等。  相似文献   

14.
在人类社会里,大家每时每刻都在经历着各种各样的事物,无论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语言是描述各种经验的必要方式,而且语言使用者对事物的描写不仅局限于客观的描写,还会对它们的意义提供更丰富、更自然的主观描写。诸多语言学理论都关注经验的诠释和如何诠释,如系统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语用学。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来,从中央到各级地方政府都十分重视传统村落的保护问题,传统村落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生存空间和载体,其重要性、资源的价值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但如何保护才是有效、可持续的,目前仍然处于探索阶段。从生态学"阀限"概念入手,认为传统村落保护开发的最终目的应是"阀限"的修复,外在力量推动的保护和开发利用都应"内化"为传统村落的自我调节能力,形成良性循环,传统村落的保护才是可持续的。  相似文献   

16.
无产阶级革命家经过不断探索,到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江泽民同志在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下提出了"三个代表"的论述."三个代表"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与社会主义本质论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三个代表"有利于人们更清楚地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有利于人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把握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解读"两免一补"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现在教育公平方面,国家不断将教育政策向农村、西部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倾斜,“两免一补”政策正是推行教育公平政策中逐步巩固落实的重要政策。  相似文献   

18.
人生存的有限性决定了人总是要寻求某种终极的眷顾,哲学是人对自己的终级命运进行自觉的和理论上的关怀。马克思哲学的终极关怀观以“现实的个人”为关怀的主体,代替了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和费尔巴哈的“类”,以“人的全面发展”、“自由个性”代替了“最高的善”、“爱的宗教”,具有了真实性和可实现性。同时,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种最高的价值指向,在现代社会具有更加突出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但往往易"放"而难"收",使教师难以收拢学生的思路,从而给驾驭课堂带来困难。"收"有利于集中学生思维,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但阻碍了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怎样才能使"放"与"收"达到平衡,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要认真思考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从当代中国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立足于教育管理的视角,将家长和孩子视为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角色,将教育活动视为管理活动,将家庭教育视为组织的管理,运用教育学和管理学的相关原理及具体理论,寻求真正诠释"爱"的正确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