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妇女在中世纪西欧城市工商业中的作用与地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世纪西欧城市妇女通过对各行各业的参与 ,无论在家庭作坊还是行会中 ,都是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 ,中世纪西欧城市工商业的繁荣与发展离不开妇女的劳动与贡献。但一些行会把妇女排斥于专业工匠之外 ,制定了限制妇女的行规 ,使得妇女在中世纪西欧城市工商业中所起的作用与她们应得的地位相悖离。  相似文献   

2.
西欧中世纪贵族妇女修道原因试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世纪的西欧,由于修道条件限制,能够进入修道院成为修女的大部分是贵族妇女。本分析妇女修道的条件,并把修道的贵族妇女分为童贞女、妻子、寡妇三类,分别分析其进入修道院的原因,指出世俗的,特别是经济利益的驱动远远超过宗教的、精神的追求,这不仅体现了宗教与世俗的密切关系,也反映出西欧中世纪时期妇女社会地位的低下。  相似文献   

3.
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复兴以及由此引起的市民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的变迁,为西欧中世纪资本主义萌芽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市民以城市为载体,为维护自己的自由和利益不断斗争,最终导致了资产阶级革命。而同一时期的中国明清城市与西欧城市相比,有着完全不同的制度结构,城市中“雇工人”和工商业者的地位非常低下。资本主义萌芽根本无法在明清城市的发展中诞生。  相似文献   

4.
近代西欧社会转型时期家庭组织与社会功能演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15、16世纪和17世纪上半叶,西欧社会化逐渐由中世纪向现代转型,家庭结构和婚姻制度亦在发生悄然的演变。本以英国和法国等主要西欧国家的家庭与婚姻关系为视角,探讨近代西欧社会转型时期家庭组织的变迁与社会功能的演进。  相似文献   

5.
在西欧中世纪早期,基督教会积极支持妇女修道,因而出现了妇女修道的“黄金时代”。10—11世纪,改革后的教会极力排斥妇女,妇女修道随之急剧衰落。克吕尼、西多等修会最初敌视妇女,拒绝与妇女相联系,但是后来逐渐改变态度并向妇女敞开了修行的大门。从11世纪晚期到13世纪,普雷蒙特、吉尔伯特等采取双重体制的新修会在初创时期满足了广大妇女的宗教需求,但在其扩张结束后又逐渐限制妇女入会。西欧中世纪的教会和各修会都对妇女修道表现出既接纳又排斥的矛盾态度,这种态度的思想根源是西欧中世纪社会盛行的矛盾的"妇女观"——既厌恶妇女,又推崇贞女。  相似文献   

6.
唐宏刚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9):108-109,114
中世纪一直被称作是"黑暗的时代"。和西欧大陆的国家一样,由于受到基督教原罪说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英国妇女的地位也很低,很少受到系统的教育。然而到中世纪后期特别是13、14世纪以后,妇女在经济活动中所扮演角色的提高,圣母崇拜在整个西欧地区的盛行,新的教育机构的出现使得英国妇女受教育状况的改善变得必要和可能了。英国妇女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为其英国社会及其后来为自身解放进行的斗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从修道生活试析中世纪英国贵族妇女的社会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世纪英国,大部分修道妇女都出身贵族家庭,因而分析妇女修道生活可以透视当时贵族妇女的社会地位。本文通过对盎格鲁-撒克逊前期、盎格鲁-撒克逊后期和诺曼征服之后三个时期妇女修道生活的分析比较,发现盎格鲁-撒克逊前期英国贵族妇女的社会地位相当高。但是后两个时期她们的社会地位整体降低了,而下层贵族妇女的地位又明显低于以王室妇女为首的上层贵族妇女。  相似文献   

8.
中世纪西欧天主教教区收入可分为地产收入、行使宗教职能而获得的收入和司法收入。不断增加的教区收入一方面提高了僧侣的经济和政治地位,对西欧中世纪中后期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另一方面也腐蚀了教会,使天主教会成为批判的对象,直接导致西欧中世纪中后期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西欧中世纪,修女院普遍存在两大门槛限制,一是财产限制,二是血统限制,这两大条件限制导致进入修女院的大部分妇女都来自贵族家庭,妇女修道成为一种贵族现象。  相似文献   

10.
基督教在西欧中世纪居于“万流归宗“的地位,它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实行神权统治和精神专制,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但必须同时看到,在中世纪早期的社会动荡中,又是基督教全力担负起了挽救和传播文明火种,为痛苦挣扎中萌生的新文明提供模式和方向的历史重任.因此,对基督教在西欧中世纪文明进程中的积极作用应给予肯定.  相似文献   

11.
中世纪晚期的西欧艺术市场,充斥着大量以刻画世界末日、死亡场景及虔诚祈祷为题材的作品。这实质上是中世纪晚期西欧动荡混乱的社会现实在艺术领域的直接反映,其中折射出西欧民众对死亡的恐惧与对现世的焦虑以及借助宗教虔诚寻求现世解脱的普遍心态。文章以西欧艺术作品为视角,探讨了中世纪西欧社会历史状况,揭示了当时西欧社会天灾人祸频现,经济萧条,战争和革命不断的社会图景。  相似文献   

12.
中世纪的西欧封建社会,长期处于思想僵化呆滞、文化愚昧保守的状态。整个西欧社会就像是茫茫的大漠,没有一点绿意,没有一线生机。这与我国封建社会鼎盛期大致同时的隋唐宋元科技发达、思想活跃、文化繁荣的局面形成强烈反差。那么,什么原因造成西欧的文化荒漠呢?简单地说,这是基督教会推行文化专制主义的恶果。(一)垄断文化教育。中世纪时,西欧在政治上长期处在分裂状态,基督教会在意识形态领域取得了支配地位,垄断了西欧的文化教育。基督教以罗马教皇为中心,使整个封建西欧结成了一个强大体系。教会利用它至高无上的地位,使自…  相似文献   

13.
西欧文艺复兴时期,妇女在婚姻家庭中的地位有了一些变化,但妇女的从属地位并没有改变,社会地位也不可能根本改善。  相似文献   

14.
西欧中世纪城市常常被当作近代文明的先驱而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因此,有关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问题也受到了人们的关注。文章从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背景入手,重点阐述了中世纪城市兴起的历史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对中世纪城市兴起的特点进行了概括。  相似文献   

15.
香料是西欧中世纪社会的重要消费品之一,被广泛应用于饮食、医药、宗教活动等领域,甚至成为收藏对象、社交礼品和支付手段。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来看,香料的各种功用折射出西欧人对香料的文化解释:香料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是西欧中世纪等级社会中财富与地位的象征,为西欧基督徒提供了理解天堂的直观途径,并成为当时西欧人对神秘的东方进行想象与建构的媒介。  相似文献   

16.
城堡对中世纪西欧社会而言具有极为重要和丰富的内涵。中世纪早期西欧社会特殊的经济形态、中央王权的衰微和地方分权化趋势的强化,以及日益频繁的外族入侵为城堡的产生创造了必要条件。探讨城堡的意涵与缘起有助于加深对西欧中世纪封建社会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7.
犹太人的家庭模式有着鲜明的民族性和早熟性。在中世纪欧洲,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犹太人在基督教徒之先普遍建立起核子式家庭,较早地承认并确立妇女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同时明确强调情感纽带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但在当时,这种代表历史发展方向的家庭模式却成为犹太人遭受迫害的诱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在中世纪西欧的庄园制度中,对土地的经营与管理方式随西欧社会结构的变化而不断改变.中世纪早期,领主与佃农以划分份地和劳役要求为基础形成经济和社会关系;租佃制兴起后,领主不断将自营地划分小块租与佃户,收取货币以维护稳定的经济收入.货币关系介入土地经营是社会结构演变的结果,也促进了领主与佃农收益状况及经济地位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罗马帝国晚期,基督教确立了其在西欧社会中的合法地位,并且在基督教内部产生了教派斗争。自诩为正统的罗马教会把所有不服从其统治的反对派都称之为“异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异端所指代的内容不同,教会对待异端的态度也不尽相同。西欧中世纪,基督教会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建立了有关“惩罚异端”的神学理论,世俗政权与教会联手对异端进行打压,异端运动与基督教正统之间展开了不同形式的斗争。异端运动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宗教运动,它与经济、政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不同时期的异端运动虽斗争的形式不尽相同,但都对基督教会的统治地位造成了威胁,对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中世纪西欧骑士浪漫爱情是对柏拉图“精神恋爱”的继承,它产生于西欧特定的历史环境之下,当时圣母码利亚崇拜风行,妇女的卑微地位得到改善。由于等级制婚姻的存在,追求婚姻之外的浪漫爱情成为一种时尚,骑士浪漫爱情也与基督教思想有着紧密的联系,基督教的忠诚思想贯穿其始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