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林达彬 《物理教师》2009,30(3):35-35
密闭容器内气体的压强是由于气体分子频繁撞击器壁而产生的,在理解上往往会错误地认为气体分子数密度越大,则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与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次数就越多,事实上这两者有明显的区别,也有紧密的联系,先粗略推导一下气体压强的微观表达式:如图1,设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某一密闭的立方体容器内的分子数密度为n(单位体积内有n个气体分子),  相似文献   

2.
1.从微观的角度理解 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 (B)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作用在器壁上的平均冲量.  相似文献   

3.
在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教材中,讲解有关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时,用"雨点打伞"来类比"气体分子碰撞容器壁",如图1所示.教材指出:气体对容器的压强是大量气体分子对容器的碰撞引起的,这就好像密集的雨点打在伞上一样,雨点虽然是一滴一滴地打在伞上,但大量密集雨点的撞击,使伞受到持续的作用力.教材中配了演示实验,用"竹筒倒豆粒,豆粒下落击打台秤托盘"来模拟气体压强产生机理,如图2所示.同时定性分析了影响气体压强的两个微观因素:即在相同高度下改变单位时间内竹筒倒落豆粒的颗数,可知单位时间内落到托盘的颗数越多,台秤示数越大;在保证单位时间内竹筒倒落豆粒颗数一定的前提下,改变竹筒高度,调节豆粒撞击托盘时的动能,可知高度越高,动能越大,台秤示数越大.故可得出影响气体压强的两个微观因素为: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分子的密集程度.  相似文献   

4.
张韶朗 《物理教师》2013,34(1):63-64
在高中物理现行人教版教材选修3—3中,有关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用"雨点打伞"来类比"气体分子碰撞容器壁"(如图1),说的简单明了.气体对容器的压强是大量气体分子对容器的碰撞引起的,这就好像密集的雨点打在伞上一样,雨点虽然是一滴一滴地打在伞上,大量密集雨点的撞击,使伞受到持续的作用力.同时教材中还配了演  相似文献   

5.
6.
作者采用密度泛函B3LYP方法对含两个肽键的甘氨酸三聚体进行红外和拉曼光谱的理论预测,结果发现:甘氨酸随着聚合度的增加,其电子亲和能和电离势都降低,表明其化学稳定性都减弱,而且对三聚体的红外和拉曼振动峰进行归属,发现红外最强振动峰归属于C=O的伸缩振动,这些研究对以后甘氨酸的各种实验表征和分析将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自从2002年《高中物理教学大纲》调整,把热学部分的“气体实验定律”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删掉后,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就成了该部分的重点内容.从宏观来讲,气体的压强由气体的体积和温度共同决定,这点比较好理解;从微观来讲,在气体压强一定的情况下,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与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分子数究竟与气体的体积和温度有什么关系就成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8.
对分子动理论部分的内容,知识要求是理解分子动理论的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能力要求是使同学们能够在初中对分子动理论内容定性认识的基础上提高到定量认识.方法要求是实验探索、理论计算、实际分析.那么,如何突破分子运动论的重点问题呢:  相似文献   

9.
10.
孙幸荣  汪飞 《安康学院学报》2004,16(4):60-61,64
给出n维球体x21 x22 … x2n≤R2的体积与表面积之间的两个性质.  相似文献   

11.
范德瓦耳斯体积改正数b不应当是分子体积总和b0的四倍。分子的自由活动空间不仅与分子体积总和及分子处于最紧密状态时的间隙有关,还与分子本身的运动用关。笔得出的结论是b=6√2/πb0。  相似文献   

12.
分子和原子的溉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可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理解:①分子只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它既不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也不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惟一微粒当物质由分子构成,则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当物质由原子构成,则原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相似文献   

13.
罗春焱 《物理教师》2011,(8):44+46-44,46
气体压强是大量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从微观角度看,气体的压强与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温度)及气体分子的密集程度(分子密度)有关.温度越高,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越大,分子撞击器壁的平均速度就越大,气体分子越密集,单位时间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分子数就越多,气体的压强就越大.  相似文献   

14.
说明担任气体输运任务的分子数是1/6nv^-和1/4nv^-的理论依据,并指出这两种分子数担任输运量得到的宏观规律相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张永生 《物理教师》2006,27(11):12-14
在中学物理教科书中都说:液体内部的压强是液体的重量产生的.在失重情况下,液体对于容器就没有压强了.而在讨论气体压强问题时,教材用大量沙粒对圆盘的不断碰撞产生了压力的实验,进而引申、推断出气体分子对容器壁也会产生压力.气体分子作热运动,大量气体分子不断地和容器壁碰撞,对容器壁产生持续的压力,单位面积所受的压力,就是气体对容器壁的压强.我们又知道,物体(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内的分子都在做无规则的热运动,那么大量液体分子也会不断地和容器壁碰撞,为什么液体在失重情况下,液体对于容器就没有压强了?液体和气体的压强的微观机理有什么不同?本文试作一些定性的讨论.  相似文献   

16.
人每天都在走路,然而看似简单的运动过程却蕴含着许多科学道理。本文从物理学角度对人走路过程中的两个问题给予阐释。问题一:走路过程中的静摩擦力做功吗为了研究方便,我们不考虑空气阻力,且假设不出现双脚离地的情况,同时认为地面是相对平坦和足够粗糙的。人在行走的过程中,静摩擦力对人体是否做功呢?这里我们从做功的定义W=(?)·(?)入手来进行分析。从该定义式可以看  相似文献   

17.
1.油酸为何要用酒精稀释一滴纯油酸的体积大约为V=4×10-3^cm^3(每1mL的油酸大约有250滴).  相似文献   

18.
提出“最高轨道数法” ,不仅能准确地推测分子型分子的构型 ,也能推测出自由基、分子型离子、以及配离子的构型 ,还能分析得出中心原子等性或不等性杂化类型 .所得结果与实际相符  相似文献   

19.
谈大气压产生的根本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提出问题 一般初中教科书中对大气压强成因的解释是“大气受到重力,由于气体又会流动,所以会对浸没在大气中的物体产生压力,这个压力产生的压强就叫大气压强”。但是一般高中课本对气体压强的解释是:“容器中的气体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时不断碰撞器壁,对器壁施加压力,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就是气体的压强”。于是有一部分爱思考的高中学生马上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初中教材说大气压强是由重力产生的,而高中教材却说气体压强是由分子碰撞造成的,气体压强包含大气压强,按理说大气压强也应由分子碰撞产生,为什么会出现两种不同的解释?  相似文献   

20.
在学习分数这部分内容时,常有同学在寻找介于两个分数单位之间的分数有困难。例如:写出一个比1/5大又比1/4小的分数,并在小组里说说是怎样找到这个分数的?还能再找到这样的分数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