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建设,对实现社区的有效治理至关重要,它关系到居民获得感与幸福感的提高,关系到国家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形成,关系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当前,各社区在治理过程中普遍呈现出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社区服务无法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特点,这也是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体现。因县级城市社区建设相对滞后于大中城市,本课题重点研究县级城市的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问题,通过分析县级城市社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县级城市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几点建议,希望为社区发展提供参考依据,进而为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城市社区治理是社会体制改革的基本动作,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环节。新时代社区党组织在创新社区治理过程中要发挥政治核心与领导核心的双核心作用。针对当前城市社区治理中党组织组织领导结构未优化、党组织嵌入群众力度弱、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未落实、城市社区党组织信息化建设难落实、城市社区党组织建设人才难保障的现状,提出学习新时代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思想;学习新时代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理论;学习新时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路径。优化城市社区党组织结构和作用,党性实践建设城市社区党组织;外部条件作保障,服务实践建设城市社区党组织;宣传路线、方针、政策,现实与虚拟社区领导建设城市社区党组织的实践路径。兼论新时代城市社区党组织与党组织治理城市社区要互动共赢,需要有领导与建设相结合、嵌入与服务相结合、创新与发展相结合的良好有序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社会急剧变迁和矛盾的凸显,城市社会缺乏有效组织和整合的状况,急迫需要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治理的建设与创新。基于城市社区的社会治理体制的重新建构成为了政府的必然选择。选择合适的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基于法律的框架,进一步推进城市社区治理水平和能力的提高,是加强和创新中国社会治理体系及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前城市社区治理法治化主要存在制度供给不足、执行不力等问题,其面临的困境表现为:社区治理立法与治理实践脱节、现有法律体系对社区治理中的法律纠纷问题应对不足、社区自治组织难以突破行政依赖性等。完善的法治体系将是面对这些问题的最佳应对方案,可从专门立法统领社区治理、完善社区治理相关法律规范间的衔接、建设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等路径寻求突破,实现社区依法治理与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5.
谢刚 《成人教育》2021,41(9):41-45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创新社区治理是实现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目标的重要抓手,推动社区教育发展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本要求.社区治理与社区教育都是在以基层社区为载体的基础上展开的,二者的协同发展将在国家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和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体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社区工作实践中,国家政策的不断完善和社区工作属性的高度一致为二者协同发展奠定了深厚基础;在社区创建过程中,社区治理的目标要求和社区教育的功能作用为二者协同发展提出了现实需要;在社区建设目标中,社区治理"四化"水平的实现和社区教育服务体系的构建为二者协同发展提供了良好愿景.  相似文献   

6.
城市社区是城市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社区治理的重要载体。我国城市社区治理存在行政化倾向严重,治理主体没有形成合力,公众参与度不足等问题。一个有序、稳定的社区需要转变政府职能,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构建多元化的治理主体,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提高公众参与度,实现社区共治,完善治理体系,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单元。在当今中国治理体系中,社区治理在国家治理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但由于投入不足、思想认识不到位、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社区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等方面的原因,和许多后发地区一样,宿州市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还处于起步状态,城市社区文化的发展还处于艰难的困境之中。因此,必须从多方位入手,推进宿州市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韧性社区是现代化城市韧性建设的基础单元,结合相关学者研究以及国内外实践经验,从应急管理的角度将风险管理纳入社区治理过程中,同时基于社区韧性的核心维度,针对社区在风险应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从建立风险识别清单、推进风险状态评估、落实风险应对策略、加强社区环境抗逆、增进社区组织能动和提升社区制度稳定等六个方面,建立健全社区风险治理体系,不断提升城市社区风险应对和危机处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我国城市社区处于核心地位的党建工作与物业企业提供的物业服务如何有效衔接与配合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结合武汉市“红色物业”在社区中实现党建引领与物业服务相结合的实践,探讨了社区党建和物业服务的关系。文章研究并指出,使物业企业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于社区居民,党组织打通联系群众“最后一百米”,完善基层城市治理体系建设,实现社区和谐建设、人民幸福感提高的目标,最终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社区是城市基层的基础单元,是基层治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充分利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促进社区治理中政策的有效供给,是打造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的应有之义。随着经济与社会等方面的高速发展,社区治理面临着全新的重点难点问题。那么,在城市社区治理过程中有哪些发展桎梏,影响城市社区治理的因素又有哪些,如何实现多元共治局面的良性循环。本文结合我国国情和当下形势,通过多源流理论框架对社区治理政策的问题源流、政策源流和政治源流进行浅析,并提出针对性政策,试图能够对新时代社区治理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加快推动文明治理和治理文明,是实现国家治理手段和目标的统一,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与治理文明的五层内涵(文化文明、价值文明、制度文明、行为文明和器物文明)相对应,文明治理必须以治理文明为目标、以价值文明为引领、以制度文明为核心、以行为文明为基础、以器物文明为载体。治理文明和文明治理的基本特征可统一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代表的一系列社会核心价值,是对这些价值的具体体现和真正落实。要实现文明治理,必须实现全内涵(从文化文明到器物文明)、全领域(从经济到外事)、全层次(从个体到全球)、全主体(从国家到个人)、全世代(所有世代)的文明治理,也就是"五全"文明治理。同时,要实现文明治理,还必须实现物质治理和文化治理、制度治理和价值治理、行为治理和心灵治理、一般治理和器物治理、硬治理和软治理、法制治理和民主治理、科技治理和人文治理、正式治理和非正式治理、大治理和小治理、境界治理和精美治理的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我国国家治理才能最终形成现代化的国家治理文明,并最终完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2.
不同功能冲突的合同治理方案不同,提出正向和负向功能冲突的合同治理过程。项目冲突的合同治理方式可分为预防类、补充类和预测类等几个类别。项目冲突的关系治理包括信任、沟通、承诺、合作以及行业贯例等几个方面。冲突治理可以采取合同治理、关系治理以及两种治理手段并用的综合治理方式,明确各个治理方案的特点及冲突治理的适用范围。最后,通过两个案例分析冲突治理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3.
善治可以分别做出形式定义和实质定义。目前大多数文献涉及的主要是实质定义,而且这些实质定义往往表现为与具体语境、实践领域和理论视角等密切相关的工作定义。从哲学的立场上看,需要从本体论、方法论和实践论上引入三对范畴来分别对善治的不同定义进行澄清,即事实与价值、分析与综合、描述与规范。把握善治的基本规定要根据事实与价值这对范畴,而对善治的构成要素的说明需要分析与综合这对范畴,描述与规范这对范畴则是阐明善治的具体意义所不可或缺的。善治在三维定位中其概念本质得以彰显,基本逻辑结构得以揭示,同时形成共同的善治理念和建构统一的善治理论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得以呈现。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新时代国家深化改革的发展方向和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根本利益,主要包括治理理念、治理组织、治理制度和治理能力等方面。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是政府、高校和社会组织实现治理理念现代化、组织现代化、制度现代化和能力现代化的高级过程。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治理面临机遇与挑战,亟须进一步明晰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实质表征、制度困境和目标指向,推动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让中国以更加自信、更加积极和更负责任的态度参与全球教育治理。  相似文献   

15.
推进教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根本举措,也是聚焦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需要在教学理念、内容、方式、评价、反思、管理等方面进行教学治理,以建构有效的教学治理机制,瞄准、精确、科学治理,在创新、协调、发展、绿色、共享治理策略下,不断激活教学能量,提高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16.
学校治理现代化是学校改革发展的一次深刻变革,要准确理解学校现代化的涵义,认识“治理”与“管理”的联系和区别尤为必要。与其他领域的治理相比,学校治理现代化有着综合性系统性强、公平公正要求高、治理成效显现慢、治理环节转化多等特点。学校治理现代化从不同角度分类,可以呈现出多种不同形态。新时代之所以大力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需要,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需要,是实现立德树人办学目标的需要,是探索形成学校治理“中国经验”的需要。要把学校治理现代化落到实处,需要把握治理领导权、治理体系现代化、治理能力现代化三个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7.
由于公司治理的理论上缺乏明确的指导方法,政策上找不到确定的最优改革路径,造成理论—途径—目标上的路径缺失,从而实践中缺乏对策性措施,这就使得中国的上市公司出现种种不规范的问题。在现有的条件下寻求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途径就成了规范其运作的出路所在。  相似文献   

18.
教育治理结构是公共教育治理中不同主体之间的权责配置及其相互关系,治理结构改革是治理体系改革的关键,也是实现善治的根本保障。当前县域内义务教育治理存在明显的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治理结构复杂、治理主体单一、治理方式强调管控、治理手段与工具缺少弹性等四个方面。这种结构性矛盾使县域义务教育治理陷入政府治理负担日益增加、治理的效率难以提高、治理成本和风险不断增加、回应性严重滞后、社会满意度低等困境。多元参与是解决这些矛盾的重要途径,它既是善治和义务教育公共性的本质要求,也是复杂情境下义务教育治理和培养公共善的需要。多元参与要求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结构扁平化、治理方式的合作协商和治理工具多样化。实现多元参与需要义务教育治理从单一主体到合作网络的结构转型,因此需要治理理念和目标的转向、重新认识治理权威、明确多元主体的角色与功能、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和不断创新治理工具。  相似文献   

19.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行政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需要进一步落实在行政治理上,创新行政治理是新时代的任务。本文从治理理论着手,阐述在善治、法治、共治三个维度的行政治理创新。  相似文献   

20.
从"善治"到"善治生态"是一种学术努力,更是一种社会追求,是时代觉悟之生态觉悟之体现。"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其本质特征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事务的合作管理,是政府与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善治生态"是社会管理过程中政治、经济、伦理、法律各种文明因子互动形成的一种治理态势,是政府和社会不同主体的新颖关系,并由"政府-社会"生态、"伦理-法律"生态、"伦理-政治"生态三维生态互动形成的治理体系。通过深挖中西文明资源,建构起我国"善治生态",实现我国社会治理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