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暴风骤雨》这两部作品的艺术手法有诸多不同,尤其在语言风格、景物描写以及情节线索的设置上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通过比较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这两部作品的美感特征。  相似文献   

2.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暴风骤雨》这两部作品的艺术手法有诸多不同,尤其在语言风格、景物描写以及情节线索的设置上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4.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暴风骤雨》都反映的是解放区热火朝天土地改革运动。本文分别从各自的主题、人物的塑造、结构、表现形式、语言特点等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以下简称《桑干河上》)和《暴风骤雨》是两部题材和主题相同而艺术风格迥异,却又同时震动文坛、饮誉中外的长篇巨著.它们有如百花园里两株奇葩,各具姿色,争妍斗艳,为满园春色增添无限风光.因此,深入剖析这两部作品,比较它们的异同,对了解两位文学大师的不同风格、促进革命现实主义深入发展、繁荣当代文学创作,都是有益的、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1942年5月,毛泽东同志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从此,《讲话》给解放区的文艺界制定出了一条完整的革命文艺路线,也使解放区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文艺热潮。在这次文艺运动中,涌现出了两朵奇葩,即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与周立波的《暴风骤雨》。两部长篇小说,无论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一定程度地代表了解放区文艺运动中的丰硕成果。同为完成于1948年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暴风骤雨》,反映的是同一题材,即1946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之后的一段时间内的土改运动的全貌,并分获1…  相似文献   

7.
全国解放以前,反映土改斗争的长篇小说,主要有三部,即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以下简称《桑干河上》)、周立波的《暴风骤雨》和马加的《江山村十日》。但长期以来,在文学史和课堂教学中,一般只评介前两部,却很少提及后一部。这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本文试图用比较论的方法,对这个问题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正> 长期以来,由于极左思潮的影响,理论上的形而上学和庸俗社会学,严重地干扰了我们对“五四”以来许多有成就的作家和作品作事实求是的研究和总结。象丁玲这样一位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作家,建国后不几年,由于不幸的政治际遇,从文坛上消失了,她的作品也横遭挞伐封禁,就连曾经荣获斯大林文学奖金,被视为新中国文学大厦奠基作之一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文中简均称《桑干河上》),也被打入了冷宫.  相似文献   

9.
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是一部颇受争议的作品。如果从多重价值立场的"对话",农村基层干部与群众的精神成长,女性意识的深化等方面,重新关照《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有新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
老作家丁玲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从初版到现在,已经整整三十五年了。 三十五年来,中国的“世事之多变”,简直难以用“沧海桑田”这四个字来形容。而《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虽然只是一部二十一万多字的小说,但足,它的遭遇,它的荣辱和升沉,它的辱而复荣和沉而复升,竟相当完整,甚至是非常突出地体现了我们中国在它初版  相似文献   

11.
"土改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一直被认为是"解放区文学"的重要收获,其中阶级斗争的叙事策略对建国后众多农村题材小说创作有着典范意义。在新型农民、落后农民和知识分子等人物的塑造上,一方面集中体现了作为知识分子的丁玲投身革命和工农群众过程中顺应政策要求时的自觉与自愿;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作家试图弥合"政策"与"形象"间的裂痕的积极努力,是作家启蒙精神、个人主体性的无意识流露。这两方面暗含着中国知识分子及作家由"个体自我"向"革命者自我"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土改”叙事中,农民的时间观念和意识的转变是丁玲重点关注和论述的部分。她将主体的时间观念建构在厚积着传统文化记忆和纠集着复杂人伦网络的乡土宗法空间上。在一系列思想性较强的“成长仪式”中,主体的成长与历史的成长同构,从而导致历史革命化了。这种土改的时间境域、成长仪式的展示与文本生产一道构成了对“合法性”话语的体认和确证。  相似文献   

13.
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土改"叙事中,农民的时间观念和意识的转变是丁玲重点关注和论述的部分。她将主体的时间观念建构在厚积着传统文化记忆和纠集着复杂人伦网络的乡土宗法空间上。在一系列思想性较强的"成长仪式"中,主体的成长与历史的成长同构,从而导致历史革命化了。这种土改的时间境域、成长仪式的展示与文本生产一道构成了对"合法性"话语的体认和确证。  相似文献   

14.
当代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迎来了以网络为平台的网络小说的繁荣,同时给传统小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网络小说与传统小说的相互影响使二者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极其微妙的对比变化。从时代环境、语言环境、书写环境等方面的分析入手,进行二者生态环境的对比,以期营造更为健康宽松的小说创作的生态环境,促进二者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鲁迅与五四婚恋小说个性解放主题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性解放是五四时期各类学题材的主要表现主题。婚姻爱情成为作家表现个性解放思想最常用的题材,五四作家几乎都涉猎过这一领域,鲁迅小说代表了这一题材的最高成就。五四作家从多方面展现了个性解放主义的悲剧,子君的悲剧最具典型性。五四作家对个性解放的狭隘理解限制了他们的更广阔的社会生活来关注个性解放,鲁迅则始终把个性解放与社会解放联系起来。五四作家在追求个性解放过程中走向禁欲和纵欲两个极端,鲁迅对两都作了批判,灵与肉结合的爱情才是合乎人性的爱情。  相似文献   

16.
历史地看,当代小说已走出传统小说的认知领域,形象构造的变形导致意义空白;写实的冷静、客观造成感性的模糊;世俗文学的杂语喧哗和先锋小说的嬗变使形象意义消解;"人"的内涵和意义多向性,有使"人"逐渐抽象的倾向.这一切,显示了当今小说逐渐抽象的倾向.这一切,显示了当今小说逐渐由内容之实走向文本的玄远.就抽象与具象的关系而言,当今小说出现两极:一极是实之又实,一极是虚之又虚.两极的分离,意味着当代小说不能虚实相生,从有限体现无限,从"意义追求"走向"意义创造".当今小说这种有"空灵"趋向而没有达于空灵的事实,为当代文学在新世纪初的发展提供了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中西咏花诗的对比分析,探讨中西方诗人在观察、感受、描写花卉时,隐含在各自背后不同的思想哲学、文艺美学、心理结构以及创作特征,进而揭示了中西咏花诗的艺术风格和审美特征的异同。  相似文献   

18.
从"左联"到"十七年",苏联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一直存在,并呈现影响扩大趋势,且为20世纪40年代后期中国文学转折的发生提供了思想和方法上的指导,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就是"苏联文学的光明梦"在中国文学40年代转折时期片面继承与强化的最好例证。  相似文献   

19.
广播电视大学与高校网络教育是我国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主阵地。本文通过对广播电视大学与高校网络教育在发展模式、教育模式、管理服务模式的比较分析,提出两者应加强合作,相互借鉴,以求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