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孩子实际上是一个自我教育的机会,父母的缺点会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显露出来。父母如果给孩子一个平等的环境.鼓励他说出自己的想法.孩子也将是父母的老师。  相似文献   

2.
父母离异带给孩子的痛苦是巨大的。即使是上幼儿园的孩子也会感到心情沉重。这时,他们最需要教师给予他们什么呢?我感到这样的孩子最需要老师从以下几方面给予关注。 细心和关心 家庭不安定,孩子上幼儿园也会显得心事重重。这时,他们最需要老师轻声地问一句:“你怎么了?”如果老师只是说“别理他,一会儿就好”,那么孩子的心灵将受到怎样的打击啊。在家庭里,孩子没有得到爱抚,他多么希望能从  相似文献   

3.
正一个人不懂小孩的心理,小孩的问题,小孩的困难,小孩的愿望,小孩的脾气,如何能教小孩?如何能知道小孩的力量?而让他们发挥出小小的创造力?——陶行知教育的影响力要通过孩子自己去实现。如果教育游离在学生之外,孩子就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的主人。大凡确立并坚守"学生立场"的老师,一定是乐于走进学生特有的精神世界,能用"学生的大脑"思考问题,用"学生的视角"观察世界,用"学生的情感"体验人生的老师。  相似文献   

4.
老师说……     
杨燕 《教育现代化》2005,(11):42-42
孩子进入幼儿园,接受人生中第一次系统的学习,老师成了孩子最崇拜的人.老师的一言一行无不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在孩子们的眼中.老师是无比神圣和伟大的。幼儿园里.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声音:  相似文献   

5.
怎样成为一个快乐的老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要成为一个快乐的老师,就要学会宽容 有宽容精神的人是一种“人不知而不愠”的修养。学生是一群正在成长的孩子.而孩子需要在尝试错误中学习.犯错是学生成长的权利.如果你不能容忍学生的错误.也就等于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权利。所以对孩子们来说.一个宽容的老师.就显得尤其重要。如果你宽容.那么你眼中的孩子们会很可爱.和可爱的孩子们一起生活.  相似文献   

6.
杨莉 《中华家教》2014,(Z1):106-107
如果孩子能够放松地成为他们自己本来的样子,在爱的滋养中,他们都会成长为有爱又有能力的人,独特而充满激情和创造力,享受生命,同时也实现着各自的人生使命。接受孩子的性格特质父母不能接受孩子的性格特质,大多数情况都是源于自身的恐惧。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发现某些性格的人在社会上受欢迎,某些性格的人会遭受不公平待遇甚至被人欺负,也许这些情况就在他们自己身上发生了。他们爱孩子,当然害怕孩子成为容易遭受欺负的人,因此他们会竭尽全力  相似文献   

7.
蒲肃 《学前教育》2005,(6):17-18
平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老师和一个孩子谈话时,如果另一个小朋友也想对老师表达想法,他就会直接把话插进来。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是由于他们并不知道这样做不礼貌。  相似文献   

8.
陈喆 《家长》2015,(1):6
家是孩子最早获得知识的地方,也是孩子最早感受到爱的地方,家居环境对孩子教育的影响决不可小觑,它甚至有可能左右孩子的性格、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如果家居环境始终保持整齐、洁净,孩子就会随时随地按照家长和老师的要求约束自己。即便孩子放学回家的时候家长不在,也会把书包、外衣、鞋子放在该放的地方。如果家居环境脏乱,即使家长再三督促和训诫,孩子也会随手将东西乱放。孩子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他们从小就应接受  相似文献   

9.
随着计划生育的实行,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当然这个孩子理所应当成为了家长心中唯一的宝。所以当宝宝在幼儿园稍微出了一点状况,如被蚊子咬了,尿裤子了,穿错了衣服……有的家长就会怒气冲天,火冒三丈。因为他们认为只要孩子交到老师手中之后,孩子的一切都应该由老师来负责,如果孩子出了什么事,  相似文献   

10.
我的困惑——学生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学生不重视语文学习、不在乎语文学习、甚至不屑于学习语文。如果学习语文不能成为学生的需要:如果教学不能协助学生提升自己;如果教学只是教师完成工作任务;如果家长送孩子读书只是延伸自己的人生梦想,那么,教育的明天将会怎样?  相似文献   

11.
所谓“危险期”,这里是指青少年时期。这一时期的孩子,年龄一般在11~15岁。由于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心理、生理尚未发展成熟,身心都在急剧发展和变化,既对父母、老师有一定的依赖性,又容易接受外界各种各样的影响,可塑性较大。他们已不满足于现成的结论,喜欢探索新事物的规律,但对发展变化的事物仍缺乏判断能力。他们正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如果教育、引导得好,他们将会健康成长。反之,他们将有可能受外界的不良诱惑而走上歧途。因此,一些心理学家将青少年时期称为“危险期”。  相似文献   

12.
老师的目光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幼儿教育中,老师如果能够巧妙地运用眼神表达自己的感受,有时真的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教育效果。孩子们比较善于观察老师,老师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他们都会从中体会到老师对某件事的看法。当孩子犯了错误或者做了一件好事的时候,他们总是会去探寻老师的目光,看看老师是怎么看他的,这时你就可以用眼神来告诉他们你对这件事的态度了。上课时,如果某个孩子乱讲话或随便做小动作,干扰其他的孩子听讲,你可以轻轻地走到他身边,拍拍他的肩膀或者摸摸他的头,给他一个制止的眼神,孩子…  相似文献   

13.
有句话说得好,蹲下来看孩子。孩子是天真的,他们以为老师的想法常常是和他们一样的,而且孩子们对老师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很想和你说说心里话。如果老师一脸灿烂,孩子就很开心,反之则会提心吊胆。只有走近学生,才会了解学生,才会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学。今天,我们聆听了孟英老师的课,感触颇深。虽然这节课浓缩了我们英语备课组团队的智慧,但是孟英老师的个人智慧和个性魅力在课堂中同样熠熠闪光。下面,就让我们用四个一来评述孟英老  相似文献   

14.
小学低段的孩子身心发育速度很快,但是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发育还不成熟,对于事物的认知度较低,因此在他们的行为和兴趣上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自发性、不稳定性和随意性。如果老师和家长不加以重视和引导,孩子的一些不恰当的行为将会成为他们成长的致命弱点。作为教师,要做好表率,言传身教,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开展学校常规教育,重视家校合作,发挥教育合力,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习惯,为孩子们更好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正>如果把一个人的一生看作是一条漫长的路,那么他的生命中会有无数的路人与他擦肩而过,在行走的过程中,会有很多人与他结伴,给他光明的力量。而老师就是这漫长人生路上的灯,伴你前行。当我降临在这个世界上,我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师便是我的父母。他们启迪我的思想,让我认识世界,他们  相似文献   

16.
冯颖 《家庭教育》2021,(2):26-28
好动的孩子好动的孩子在进入学校之后,会遭遇较多纪律方面的挑战。他们往往需要通过大量的身体活动来释放内在能量,所以如果不让动,他们就只能通过说话、做小动作来发泄。他们往往被老师看成“调皮捣蛋”的孩子。正因如此,这类孩子往往会因为在学校受到太多的限制、不让玩不让跑、不让随便说话而常被老师批评,进而对学校产生抗拒情绪。  相似文献   

17.
侯登强 《师道》2009,(7):112-113
读吴非老师的《前方是什么》,知道了他对孩子的那份细腻的关爱和痛彻心扉的担忧。他说:我喜欢孩子.特别是那些刚刚会说话的小孩子,看着他们清澈的眼睛.捧着他们白白的小手,我的心灵常常会有一种震颤.我的眼睛会莫名其妙地湿润……吴非老师何以流泪?我想那是他已经用心读懂了孩子的美好.读懂了孩子的伤与痛。  相似文献   

18.
喻双莹 《中小学电教》2010,(12):147-147
<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日本教育家木村久一说:"如果孩子的兴趣和热情一开始就得到顺利的发展的话,大多数孩子将会成为英才或天才。"  相似文献   

19.
薛定谔的猫是著名物理学家薛定谔提出的一个理想实验,你可能听说过。但如果有人说你的孩子是“薛定谔的狗”,你是什么感受呢?赵昱鲲是国际积极心理学协会驻华代表,也是美国《积极心理学日报》(Positive Psychology News Daily)专栏作家,同时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他在文章里说,你的孩子,可能是薛定谔的狗。因为他们长大后,可能会成为销售狗、程序狗、护士狗,也有可能是科研狗、培训狗、创业狗。还都要做一段时间单身狗,大部分会变成养家狗。还有可能是房贷狗。这些表述,让人看了忍俊不禁。原来,赵老师想表达的是:“你的孩子有无限多种可能的人生,但这各种可能性每天都在降维、合并,最后在现实中,他只会走一条人生之路。”  相似文献   

20.
幼儿阶段是人生的奠基阶段,而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父母不仅仅让孩子接受知识,更要培养他们的品德,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对孩子的人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作为父母应该有正确教育孩子的方式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