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国新书目》2010,(23):25-26
奥运会是往后看,世博会是往前看,尽管在建筑上未必直接反映出来。——上海企业馆的建筑师张永和这样说。他认为,奥运会建筑也是为了庆典而建造。建筑师设计的时候,看到的是辉煌的世界纪录和那些风云人物,都可以  相似文献   

2.
梦与见     
《全国新书目》2022,(1):21-23
<正>本书作者认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参与到建筑创作中来,并将本书组织成一系列写给朋友和学生的关于建筑创作过程的解惑信。在这16封信中,他阐述了建筑应该是什么样子以及如何建造,如何看待和欣赏好的建筑,如何理解设计过程,如何与建筑师一起工作,或如何成为一位建筑师。他还简要概括了世界建筑史,并列出了可供学习的建筑书目和参观的建筑作品。  相似文献   

3.
葡萄牙著名建筑师阿尔瓦罗·西扎是当代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他的作品关注地方主义与现代建筑的结合,注重对场所精神的理解和表现,基本几何形与有机形的结合朴素、现实的材料运用,以地形学观念和考古学态度发掘建筑与场地的深层次联系。  相似文献   

4.
庄俊是中国第一位接受西方建筑教育的建筑大师。同时,他在上海创办的庄俊建筑师事务所还是中国建筑师自己设计经营的第一个建筑师事务所,为中国现代建筑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南京中央体育场、南京中山陵音乐台、南京中央医院等建筑,是杨廷宝作为建筑师留下的重要作品。在阔别十数年后,杨廷宝选择定居南京度过他后半生。南京与杨廷宝之间的联系深厚而紧密,这位民国建筑大师对于南京的情怀从他的建筑作品中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6.
匠心王澍     
不鼓励拆迁、不愿意在老房子上"修旧如新"、不喜欢地标性建筑、几乎不做商业项目。王澍始终对潮流保持警惕与拒绝,这使得他备受争议,也更让他独树一帜中国建筑评论家史建曾为5家中国建筑设计事务所在纽约策划了一个展览。在这个专为专业机构举办的展览中,有一家却叫"业余建筑工作室"。其他建筑师都滔滔不绝地讲解自己的作品,业余工作室的建筑师王澍却不慌不忙铺开一幅李公麟的山水画,对老外讲起了画中的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7.
今天的建筑设计师不但是城市的建设者,也是规划者。他的方案决定建筑的命运也影响了城市的未来。从这点看,英国及许多欧美国家的建筑师比中国早走了很多  相似文献   

8.
庄世焘 《档案与史学》2010,(4):34-37,45
1888年生于上海的庄俊,是我国著名建筑学家。他早年考上庚子赔款留学生,赴美国伊利诺大学专攻建筑学,成为中国第一位"科班"出身的华人建筑师。学成归国后,他以中方建筑师的身份协助美国人完成清华大学的规划与设计,并在洋商垄断的上海租界开办了第一所华人建筑事务所。他曾设计过唐山银行大楼、天津扶轮中学、上海金城银行、慈淑大楼等一系列经典的建筑。在庄俊长达102年的生命流程中,除了对建筑事业的杰出贡献,他还先后与竺可桢、毛泽东、郭沫若等有过不同一般的交往,政务院分配给他的轿车牌号是"京-00001"……  相似文献   

9.
李明华的图书馆建筑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明华是我国图书馆界的知名学者,他的图书馆建筑思想主要有反对奢侈浪费和华而不实的图书馆建筑,在图书馆建设过程中业主与建筑师等各方面要全力合作,图书馆馆长在新馆建设过程中要发挥重要作用,图书馆建筑要进行无障碍设计以方便残障人士使用。  相似文献   

10.
新书推荐     
★《破土:生活与建筑的冒险》[美]丹尼尔·李布斯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定价:46元作者是纽约世界贸易中心重建项目的总体规划建筑师。本书除了阐述建筑师的创作理念,更穿插他对生命、家族、文化根源及对建筑这个行业的省思。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近现代建筑史上,美国著名建筑师亨利·墨菲(Henry Killam Murphy,1877-1954)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人物.墨菲1899年毕业于耶鲁大学建筑系,后在纽约著名的Beaux-Arts建筑事务所学习建筑.1913年,他接受中国雅礼教会邀请,规划设计长沙雅礼大学,这成为他一生事业的重要转折点.此后长达20多年的岁月里,他一直将事业的重心放在中国.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今中国建筑市场上中外建筑师激烈竞争的背景下,针对中西方建筑设计理念与方法的差异,从建筑市场的导向、开发商给予的外部压力等外部影响因素以及建筑师的专业化程度、自身修养等内部影响因素这两个方面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并针对本土建筑师自身的发展做出对策性思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证明“新闻可以有再造想象”的观点成立,王坚同志很郑重地引用了马克思说过的一段很著名的话:“在蜂房的建筑上,蜜蜂的本事还使许多以建筑师为业的人惭愧。但是,使最拙劣的建筑师和最巧妙的蜜蜂相比显得优越的,自始就是这个事实:建筑师在以蜂蜡构成蜂房以前,已经在他的头脑中把它构成。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已经在劳动过程开始时,  相似文献   

14.
童寯是我国近现代第一代建筑师。他早年在美国学习建筑设计、在欧洲考察建筑艺术之后回到国内,开办了著名的华盖建筑师事务所,主持或参与了一大批新兴建筑设计项目,给中国建筑设计注入了一股时代新风。  相似文献   

15.
中国青年建筑师在错综繁杂的建筑潮流中肩负责任重大,对于建筑的创作也将更为艰辛。困惑固然存在,然而,努力寻找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道路是最为重要的。在"乐"与"艰辛"并肩的建筑创作之路上,中国青年建筑师会走得更远,会发展得更好,最终会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道路,实现中华民族建筑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6.
由美国建筑师协会(AIA)和美国图书馆协会(ALA)联合评选的2007年世界“图书馆建筑奖(Library Building Awards)”于日前揭晓,该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用以表彰在图书馆设计方面表现突出且极具代表性的建筑师所设计的图书馆建筑。2007年全球有九座图书馆建筑获得此奖。  相似文献   

17.
在进入新千年的时刻,全球范围内建筑学研究千帆竞发,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近来在一些解构主义建筑师中,认为建筑师比建筑重要,思想比形式重要,向人们昭示了建筑学研究的转向,即由把目光和视线限制在建筑本身转向建筑师及其所具有的思想。这一转向将使建筑学比过  相似文献   

18.
面对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我国城乡地域建筑文化丧失的危机以及中央大力倡导发展中华文化的契机,作为建筑创作最主要的主体——建筑师,如何应对地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问题。本文以历史文化名城淮安为例,说明淮安在地域建筑文化传承中存在的几点问题,阐述在现代建筑设计创作中如何实现地域建筑文化的传承,并提出建筑师在地域建筑创作时应注意的几个策略。  相似文献   

19.
中国第一代建筑师中公认的大家有八位,陈植是其中唯一跨入21世纪的百岁老人.2002年3月20日这位中国建筑界的开拓者、杰出的建筑家、建筑教育家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敬业精神、诚恳待人的作风,时时令人缅怀不已.  相似文献   

20.
杨睿 《编辑之友》2011,(8):102-103
一部书讲述的是熟为人知的建筑和建筑背后的故事,这部书是《城记》;一部书讲述的是名声显赫又鲜为人知的建筑大师,这个大师是梁思成;一部书讲述的是众目瞩望和不为人知的一座城市,这座城市是北京。《城记》说的是建筑、建筑师、城市三者之间的故事,一个人和一座城之间息息相关的命运,建筑师们的高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