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如虎 《物理教师》2010,31(8):35-36
在自感现象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要分析电感线圈L的自感电动势对直流电路的影响问题.在电路被接通或断开的瞬间,电感线圈对电路究竟有什么样的影响,在中学物理实验中,为什么演示通电自感与断电自感要用2个电路,是学生感到难以理解的问题.实际上,在电工学里有一个换路定律,对于解决这些问题十分有效.换路定律的内容是这样的:在换路瞬间,电感中的电流和电容两端的电压都保持原值而不能突变.  相似文献   

2.
高中物理直流电路中电动势一节,是电学中的难点之一。电源电动势,概念抽象。对这一节教材,教师感到不好处理,学生感到不易接受。我建议对这节教材采取以下的处理办法:着重讲清电源电动势是表示电源性质的物理量,对于电池的电动势为什么就是  相似文献   

3.
《电工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学生对其掌握的程度,直接影响到后面专业课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本文从学生在学习中的难点入手,详细阐述了如何分析《电工学》中的难点。使学生突破难点,学好《电工学》。  相似文献   

4.
电动势概念非常抽象,学生难以建立,是一个教学难点。为了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化学电池的内部结构和原理,了解电动势的产生和作用,笔者将电动势概念的教学设计成具有探究性的一堂课。通过测量和分析,使学生认识非静电力究竟是在哪发生作用,并理解电动势就是用来描述非静电力做功本领的物理量。经历这样的探究过程,较以往在与抽水机作简单对比后直接给出电动势概念更容易让学生理解掌握,也为后面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教学扫清了障碍。  相似文献   

5.
演示实验是电工学教学中的必要组成部分,在电工学教学中起着演示新课、理解概念等作用。当前电工学演示实验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师不愿做、害怕做、盲目做实验,为确保演示实验在电工学教学中作用的发挥,教师应创造条件开展实验,精心设计实验程序,引入探索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  相似文献   

6.
电动势一节是恒定电流中的重点、难点内容,它是掌握闭合电路的关键和基础。同时,电动势又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要使学生能较好地理解电动势的概念,需要在教法上下一番功夫。 教学设计 一、用观察实验导入新课 实验模拟照明电路:演示:①闭合电键,电压表的读数减少,②逐个增加接入的灯泡数时,灯泡  相似文献   

7.
浅谈演示实验在自然教学中的应用江汉油田油建机关小学许志勤(433100)演示实验是自然教学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演示实验是指通过教师成功的实验演示,对学生认识新事物,建立新概念,突破学习难点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演示与概念:要建立某种概念,演示最好放...  相似文献   

8.
物理概念教学一直是物理教学中的难点,更是困扰广大师生的一大难题。其中,电动势概念尤其典型。各种电源产生的电动势情况比较复杂,学生在理解此概念时普遍感到困难较大,是中学物理教学中很突出的难点。本文就高中物理教学中电动势概念的教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电工学》包括电路、电子学和电机及控制三大部分内容,其中电路部分仅用28学时完成,这与电路分析课有较大的差别。为了使同学们在有限的学时内掌握电路部分的内容,下面谈几点看法,供同学们参考。一、明确基本概念电路部分包括五章内容,在每章中都引出了许多新的概念。这些概念大体上可分为两个部分:直流部分和交流部分。在直流电路中,主要应抓住五个物理量、两种电源和一个方向等概念。五个物理量是:电流、电压、电动势、电功率及电位;两种电源是:电压源  相似文献   

10.
巧用直观演示 突破教学难点──谈“旋转磁场”的教学江苏马祥山“旋转磁场”是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概念之一,这个概念理论性强,比较抽象,在三相异步电动机(《应用电工》益宝清编)这一章中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若只按书上的内容照本宣科,学生就难以接受。为了突...  相似文献   

11.
本人在十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在讲解定义、概念的教学过程中适当地运用比喻,能使枯燥的知识兴趣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理论形象化,不但能减少教学难度,而且使教学内容直观、易懂、易记,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拓展学生的思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电工学》的教学中,能够灵活多样、恰到好处地运用比喻,将会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一、比喻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学生易于理解与掌握抽象的定义、概念例如,在讲授直流电路这一章的“电流”与“电位”时,介绍导体内电流产生的条件:导体两端…  相似文献   

12.
运用微机动画解决教学难点李龙龙在小学《几何知识》教学中,编制简单的微机动画图像程序,用作演示教学,对于加深学生理解概念和突破教学难点,具有特殊的优势。现举两个例子来说明:例1:小学生对于周长和面积这两个概念常常会互相混淆,因而带来了计算上的种种错误,...  相似文献   

13.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将《电工学》中的某些概念、性质和规律与日常生活中的某些常见现象和知识作比较进行教学,既能清晰、准确地解释《电工学》中的有关概念、性质和规律,又能使学生简捷、高效地抓住学习重点,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下面就《电工学》中的一些常见概念、性质和规律,谈谈比拟法的应用。电位和电位差与高度和高度差的比较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把电位比拟为高度,把电位差(即电压)比拟为高度差。因为学生对高度和高度差有深刻的感性认识。电位的特点电位是电路中某点相对于参考点的电压。它是相对值,其大小随着参考点的改变而…  相似文献   

14.
在高中物理、大学物理电磁学以及电工学中均有三相交流电的内容,本文作者给学生做了一组三相交流电的演示实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加强了感性认识. 1 三相正弦交流电动势的演示 三相正弦交流电源的三个感应电动势幅值相等,频率相同,其相位也互差120°,这种电动势称为对称电动势.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三相电动势的对称性,我们可将一台三相手摇发电机的三个绕组的引出线中分别串入三个相同的电流计,按负载的星形接法(或者三角  相似文献   

15.
交流电的知识是《电工基础》前四章学过的电磁学知识的进一步发展和具体应用,是今后学习电磁振荡、电工学、电子技术的基础,跟生产和生活实际有着紧密的联系,学生无论将来从事什么工作,都应对这一部分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本节则是有关交流电知识的最基本的东西,这一节学生首次接触到交流电这个概念,最关心的就是交流电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它与直流电相比有那些相同、相似或者不同的地方。为此,我们可以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了解交流电的产生原理;(2)、掌握交流电的初步的变化规律;(3)、透彻理解中性面、瞬时值、最大值、正弦交流电等概念。本节课的重点是交流电的产生过程分析和变化规律;难点是用正、负号表示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电流的方向以及相位概念。对于第一个难点,教师应多做一些说明,可指出:线圈中电动势、电流的方向只可能有两个方向,即a→b→c→d→a或者d→c→b→a→d,因此当我们规定a→b→c→d→a为正方向时,电动势和电流为正值就表示方向是a→b→c→d→a;为负值就表示方向为d→c→b→a→d。1、教法阐述本节课主要采用以“实验为主,讲解为辅”的实验教学法。充分利用手摇交流发电机及有关挂图进行教学,还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和实际发电机的...  相似文献   

16.
1注意教学的结构性 教学之前,教师要注意教学的结构性,对教材有一个总体把握。第一单元中,要求熟练掌握电动势、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和数值的正负意义以及在电路中计算时的应用,这一知识点是为后面求解支路电流打下基础。第二单元简单直流电路与第三单元复杂直流电路需重点掌握,这两个单元主要是让学生能利用支路电流法、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电源变换等方法来求解支路电流或电压,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7.
《电路及磁路》上半学期课程主要内容有两大部分:直流电路分析及交流电路分析。直流电路分析的特点是:数值计算比交流电路容易,但电路的结构样式灵活多变,只有做各种各样类型的习题,才能逐步培养起敏捷的解题思路;提高处理问题的应变能力。对初学者来说,建立电压、电流有关方向的概念及对含有含受控源电路的分析计算是难点。对于交流电路的分  相似文献   

18.
汪斌 《机械职业教育》2000,(11):22-22,37
《电工学与工业电子学》是工科中专非电专业的一门必修课。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 ,主要使学生掌握电工与电子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能正确分析和使用本专业生产中常见的电气设备。本课的特点是内容多而杂 ,学生学习困难 ,不能灵活应用。其实 ,电工学与工业电子学的知识有很多是互相关联的 ,如果我们善于分析和把握同类事物的区别与联系 ,善于对知识进行归纳、比较、总结 ,那么学习起来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概念之间的关联本课的概念很多 ,其中不少是成对出现、互相关联的。如直流电路部分 ,涉及到两个重要概念 :电源和负载。…  相似文献   

19.
︽画鸡蛋︾重点段教学谈湖南岳阳石油化工总厂第四小学陈莲珍在教学《画鸡蛋》这篇课文时,我采用层层推进三步课堂演示法,教学老师对达·芬奇说的四句话,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点、难点。一、物、影演示,提出问题首先,我拿出两只鸡蛋放在讲桌上,一边指导学生观察,一...  相似文献   

20.
《水能溶解别的物体》是一节实验课。其目的是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认识溶解现象,初步建立溶解概念,知道水有溶解别的物质的性质。在认识溶解现象的基础上建立溶解概念是本课重点亦是难点,我们采用实物投影、演示对比、学生动手检验等实验方法,提高学生兴趣,增强求知欲,使学生从感性材料中获取知识,较好地完成了本课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