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艳清 《文教资料》2009,(22):73-75
本文以<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研讨课教学为例,阐述了对小说文本主要人物形象的多维度解读及其爱情观的辨析,得到某种启示,从而有效渗透爱情教育,帮助学生从心灵深处构建一种健康和谐的爱情理念.  相似文献   

2.
《湖南教育》2005,(8):8-9
不知为什么,我年轻时一想到爱情,必然想到革命牺牲。我觉得平凡的生活里不可能有真正纯粹的爱情。我当时心目中最完美的爱情版本是《牛虻》中的亚瑟和琼玛,悲苦,激烈,至死不渝。表面上共同为一个政治目标出生入死,是战友,是同志,内心却汹涌着爱的激流。讲到爱情,我就联想到亚瑟和琼玛他们那颤抖的心,深情的泪眼,两具爱得死去活来却又始终不能拥抱的身躯。  相似文献   

3.
一个人想到爱情同遭遇爱情,完全可能是两回事。  相似文献   

4.
《湖南教育》2005,(8):10-12
在我看来,爱情教育并非一个敏感话题,将它当作敏感话题,本身就是不正常的。爱情教育的缺失是一个毋庸讳言的事实,这实质上是我们的教育乃至我们的社会缺乏真正的美育、缺乏人性教育的一种突出表现。  相似文献   

5.
《湖南教育》2005,(8):12-14
夏季的夜晚,我和姐夫在瓜地守西瓜。或是繁星满天,或是晓风残月,瓜棚里一盏不明不暗的灯,伴着声声蛙鸣,好一派良辰美景!姐夫怕我孤独寂寞,总是没话找话,说东说西,然而我却是心不在焉,总觉得有些缺憾。期待着或者说想像着如果有个心爱的姑娘陪伴在身边,喁喁私语,或吐心声,或诉委屈,我都会洗耳恭听;如果女孩不是很坚强,或是爱耍小性儿,突然不知为什么恼了,哭了,我会温存地哄她;  相似文献   

6.
《湖南教育》2005,(8):9-10
八十年代初期,老友张新奇曾写过一篇令文坛耳目一新的小说《比友情多,比爱情少》,描写的就是男女中学生之间一种特殊的情感状态,至今读来,犹觉颇有新意。  相似文献   

7.
上海新版初三语文课本新添了一个单元.叫“爱情如歌”,在全国教育界引起了强烈反响,这说明爱情教育已引起了普遍关注。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忽略了爱情教育,而忽略的后果,不但仅是使孩子们失去了对爱情的正确向往,而且导致了道德教育的残缺。教育的功能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关注孩子的心灵世界,语文课本能够正视这个问题是个进步,表期我们特邀部分知名学者、作家以及教师和学生,就爱情教育选个敏感的话题。各抒已见,共同讨论。有的虽然没有论及爱情教育,但他们时爱情的理解。同样给我们对学生进行爱情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我们的目的,不是增大鼓励学生早恋。而是希望从理性出发,让青少年学生在感受爱情的神圣和崇高、欣赏爱情的高雅和优美的同时,思考生命、事业、爱情在人生中的位置,从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婚姻观和人生观,正常发育并自然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