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七月诗派因胡风主编《七月》得名。代表诗人有艾青、胡风、田间、彭燕郊、牛汉、鲁藜、绿原、阿垅、曾卓、杜谷、邹荻帆等。七月诗派跨越了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两个历史阶段,他们奉行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理论,与时代紧密配合,表现出昂扬的战斗风格和厚重的抗争精神。他们以《七月》、《希望》、《泥土》为阵地,  相似文献   

2.
“七月”诗派是当时社会大变动和社会大灾难的结果,他们的创作直接记录着当年社会的变动和灾难;“七月”诗歌中的苦难意象反映了不同境域中诗人们的真实形象及情感,着重分析了“七月”诗派中主要诗人的苦难意象。  相似文献   

3.
正七月的庐山,走来一群人。他们中,有名满天下、桃李成蹊的教育专家;有笔耕不辍,厚积薄发的青年才俊。他们来自大江南北十余个省市,或神交已久,或素未谋面,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朋友——班主任之友。七月的庐山,班主任之友盛夏笔会,  相似文献   

4.
七月派现实主义的研究有待于突破目前的瓶颈状态。从七月派成员各自执着、奋斗的生活经历来理解七月派忠实于人生与民族的现实主义文论的缘起.从七月派作者对于生活的特殊理解来体味他们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热烈得难以自抑的情绪,将为七月派的研究提供新的视野和向度。正是由于这两者的结合,才使得七月派“主观战斗精神”的理论具有了发生的有力根基,并且获得了表现出来的具体形式。  相似文献   

5.
七月诗派是20世纪40年代最大的诗歌流派之一。他们奉行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理论,与时代、与现实紧密配合,作品全都表现出昂扬厚重的战斗风格。七月诗派主张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诗品和人品的一致,他们的作品充满着阳刚之气,表现出生命的力度和抗争的激情。七月诗人的这种硬汉子品格值得我们当代作家很好地学习。  相似文献   

6.
走过了硝烟弥漫的七月,人似乎成熟了许多。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回顾我的高中语文学习,觉得点点滴滴灿若珍宝,而那七月最后的一搏反而相形见绌了。我一直都很庆幸能在高中阶段遇到一位良师——万慕慧老师。她从不连篇累牍地板书教案,也不用教参来禁锢学生的思想,而是非常重视教会学生从名家的经典中汲取营养,即如何领略他们独树一帜的思想,如何捕捉他们不落窠臼的思路,如何欣赏他们风格各异的文笔。而在作文的练习上,她并非对词藻华丽  相似文献   

7.
缘于对五四启蒙文化精神的共感,舒芜受到胡风的激赏和提携,跻身于七月派。舒芜在七月派刊物上的理论和杂文,表征了七月派的发展趋于自觉的态势及其内部建构的转型。他的理论批评彰显了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所引发的论争强化了七月派的声势和品格。在理论批评中舒芜与七月派同人存在着互动性和协同性,他们共同对胡风的文艺思想和其他成员的创作实践做出了有力的呼应,但在畛域和路径上,舒芜是从哲学和接受的角度立论,有别于其他成员从创作和艺术层面的阐释。  相似文献   

8.
七月,在中国。对于一年一度参加高考的90%以上的莘莘学子及其亲属来说,无疑是“黑色”的,他们从中尝到了从未有过的惊恐、紧张和叹息。他们在七月阳光炙热的烘烤下,变得分外憔悴和不安。每年七月,有多少纭纭众生在这场高考跨栏比赛中,随着高考的发令枪声纷纷落伍,有多少家庭喜怒无常,有多少学校成为社会注目的焦点,又有多少参与竞争的青年一夜之间判若两人……于是乎,整个社会给教育界勾勒出一幅幅——  相似文献   

9.
走进七月     
踏着豪迈的步法,拥着如火的激情,七月来了。轻轻揭开七月的面纱,七月的朝霞照亮每一个前进的道路,七月的希望之星布满每一个夜空。深情呼吸七月的气息,七月的大地彩旗飞扬,七月的江河欢歌荡漾。七月是一座不朽的丰碑,她镌刻几代人不懈的追求,如山般高耸。七月是一首雄壮的交响乐,澎湃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热血,把新中国前进的号角奏响。面对七月,是什么让我们敬仰?重温历史,90几年前的七月,一群热血汉子,他们把坚定的信仰,锻打成镰刀铁锤,带领人们推翻三座大山,打败日寇,埋葬蒋家王朝,迎来东方红太阳升,建立新中国。从此,中国  相似文献   

10.
七月——我带着从来没有过的复杂感情敲下这两个字。七月,对于部分选择就业的职高生朋友来讲可谓是期待而又畏惧。他们期待在这个火热的七月,扬起追梦的风帆,到“江湖”这个大舞台上尽情施展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与此同时,他们也有一些畏惧:离开校园踏进“江湖”,涉世未深的我们将面临怎样的挫折和考验?“江湖”真如我们想像中的精彩吗?稚嫩的我们如何在“江湖”上一展抱负,博得满堂喝彩?  相似文献   

11.
三十年代末到四十年代,以胡风主编的《七月》、《希望》杂志和“七月诗丛”为园地,形成了一个阵容整齐、创作风格鲜明、具有时代感和使命感的诗人群——“七月诗派”。绿原、阿垅、鲁藜、牛汉、冀汸、曾卓、罗洛、芦甸、孙钢、鲁煤、彭燕郊等,都是这一诗派的代表诗人。在这一批驰骋在四十年代诗坛的青年诗人看来,“诗不可能是自我表现,不可能是唯美的追求,更不可能是消遣、娱乐、以至追求名利的工具;对于他们……诗就是射向敌人的子弹,诗就是捧向人民的鲜花。”“七月诗派”的青年诗人们,把艺术个性和时代的性格统一起来,各自以他们独创性的作品“反射出时代和人民的精神光泽”,从而把四十年代的中国新诗推上了一个坚实的高峰。绿原、牛汉是“七月诗派”中两位才华出  相似文献   

12.
七月,是一批批学子毕业的时节。看着眼前的小学毕业生,想着他们六年前入学时天真无邪、懵懂无知的样子,我心中蓦然生出这样的疑问:他们真的毕业了吗?我们真的完成自己的教育使命了吗?  相似文献   

13.
西湖七月半,1、今浙江杭州西湖.2、我国古时每年七月十五日即七月半,是民间传统的中元节,又称鬼节.这一天,人们大都举行祭祀活动,晚上外出游玩.西湖七月半,写的是明末杭州市民在中元之夜游逛西湖的情景和盛况.一无可看,副词,表示所述的事实是没有例外的.可译为“完全”;“全部”.只可看看七月半之人.副词:用在谓语之前,表示限于某个范围.可译为“仅仅”;“只不过”.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看之:1、介词:按;分.2、代词:他们.这句说:可以分作五类去  相似文献   

14.
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或者即将升入高一级学校。本来是件让家长欣慰的事。然而,每年六、七月份,却是这些孩子家长吃不香、睡不着的时候:“入学难”成了压在他们身上的一块巨石,成了他们挥之不去的一块心病。  相似文献   

15.
冢冢     
农历七月初一的前一天晚上,我静静地趴在窗口。我看到午夜12点一过,平日无人的巷子突然拥挤起来,各种各样属于黑夜的鬼不断涌了出来,他们有着各样的怪脸,都带着不完整的躯体和五官在七月初一的这天开始来到人间。鬼月终于来了,我的两个冢冢大概也快来了。之所以一开始说“属于黑夜的鬼”,是因为还有属于白天的鬼,他们在天开始发光的时候就慢慢地走了出来,大街上突然多了很多很多“人”。我所见过  相似文献   

16.
按民间习俗,农历七月初七是七夕,或称乞巧节。相传在很久以前,情投意合的织女和牛郎喜结良缘。可是,他们的自由恋爱却激怒了天神,因而将  相似文献   

17.
毕业生留言     
呼市电大分校87级财务普通专科班学员,在过去的三个学期里勤奋学习,取得了优异成绩。第一学期平均成绩84.51分,第二学期83.47分,第三学期83分。今年七月他们就要毕业了,我们把他们的留言摘录如下,献给88级的同学。  相似文献   

18.
“七月派”是 40年代形成的一个独具特色的文学流派。“七月派小说”具有强烈的“主观战斗精神” ,这不仅体现在他们观照社会生活时注重与现实搏斗的生命体验 ,使他们笔下的主人公呈现出异常复杂的色调 ,成为一个不断追求的形象 ,同时体现出强大的哲学洞察力和情感穿透力 ,从而形成昂扬厚重的美学风格。路翎是“七月派小说”的代表作家。《饥饿的郭素娥》体现出作家对民众的“原始强力”的发掘 ,《罗大斗的一生》、《燃烧的荒地》继续了这种探索 ,并走向深刻。《财主家底儿女们》则以对知识分子命运的百科全书式的探讨而成为一部辉煌的史诗性巨著  相似文献   

19.
“七月诗派”作为一个在腥风血雨的严峻现实中崛起的高歌救亡的诗歌流派,这些诗人们在抗战炮声响起之后分别在根据地、敌后、国统区从事着民族的解放运动。由于当时桂林处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政治地位,使得一部分“七月派”诗人先后驻足于桂林。他们在桂林的诗歌创作及活动,极大地繁荣了抗战时期的桂林诗坛,声援了全国的抗战斗争。  相似文献   

20.
Kbongbong 《音乐世界》2012,(15):96-97
二巡华丽回归七月初,SHINee在日本结束了他们为期20场的巡演,期间他们不仅感受了日本的文化,还让这群吃货品尝了许多日本当地的美食。虽然结束了演唱会大家都会觉得很舍不得,但是这意味着另一个阶段的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