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9年国民党退居台湾岛以后,经过四十年时问,岛内经济发生了很大变化,台湾一跃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进入八十年代,台湾政治、外交、经济和社会都陷入一种难以摆脱的困境,台湾当局面临一种历史性的选择,应顺应大陆对台湾的政策“一国两制”。  相似文献   

2.
“中华化复兴运动”是国民党当局1967年起针对大陆的“化大革命”在台湾及海外一些地区推行的一个长达30余年迄今仍在继续的社会化运动。其历史之久、推行之广、影响之深在中华思想化史上都是难得的。一方面它从属于国民党“反共建国”的政治、军事目的,是其“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具体体现和对大陆“化作战”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它对清除台湾殖民遗留,台湾经济、教育的发展,中华化的现代转型等方面做出了有价值的努力与探讨,给我们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与思考。  相似文献   

3.
台湾的政党制度,最初是由国民党当局从大陆移植过去的.自国民党败退台湾到80年代中后期,台湾一直维系着国民党一党独裁的政党制度.随着台湾经济文化的发展、两岸关系的逐步改变和国际环境的变化,台湾民众的民主意识日益增强,新的政治团体乃至政党纷纷建立,迫使台湾当局不得不开放“党禁”,修改“宪法”,使台湾的政党制度和政党格局发生了重大改变,一党独裁的政党制度渐次为一党执政,多党竞争制衡的政党制度所取代.  相似文献   

4.
蒋介石败退台湾后,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认为国民党已腐败,因此于1950年开始实施对国民党的“改造”。这次改造是国民党应变求存所作出的组织上和权力结构上的重大变革,为以蒋氏父子为首的国民党在台湾的统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国民党在退守台湾的五十余年间 ,经历了国际政治格局变动和美国对台湾政策变化的数次冲击 ,其对外关系在承受了“传统外交”的挫折后 ,推出“实质外交”、“弹性外交”政策 ,呈现出一种变态的对外关系新格局。  相似文献   

6.
国民党统治台湾50年,为了维护其在台湾的统治和利益,其大陆政策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从50、60年代的“反共复国”、“反攻大陆”政策,到70、80年代提出“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口号和“三不”政策,再到90年代初的“民主、自由、均富统一中国”的新大陆政策,直至主张“一中一台”,“一国两府”的“两国论”。本主要从上述4个方面分析了台湾国民党大陆政策的演变。  相似文献   

7.
国民党北伐成功,定都南京后,开始按孙中山五权宪法的设想,仿效西方官制度,开始了官制度的创设,这套制度对国民党支持八年抗战,以及败退台湾后,对台湾的政治经济发展均起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8.
台湾2010年最隆重的政治大戏——“五都”选举结束,国民党拿下了5个“直辖市”中的3个,比民进党多1个,但得票数却比民进党少40多万票。香港《明报》评论说,此次选举折射出台湾“这本书”确实十分深奥,很难读得懂。  相似文献   

9.
陈水扁刚上台五个月,就遇到了两件麻烦事。先是“行政院长”唐飞辞职,接着是台湾三个在野党(国民党、亲民党、新党)的100多名“立法委员”联名要求罢免陈水扁,使其面临严峻政治危机。这是台湾社会当前各种矛盾交织激化的结果。其中,民进党当局支持中止“核四计划”,是重大引爆点。所谓“核四计划”,即兴建第四座核电厂。这是在1979年石油危机的背景下,当时国民党当局根据“能源多元化”政策制定的一个重大建设计划。目前工程进度已达33%。民意调查也显示,台湾多数民众赞成兴建“核四”。对当时国民党来说,“核四计划”不仅关系到…  相似文献   

10.
李烨 《学习之友》2006,(4):28-30
台湾县市长选举最后阶段,由于他的献策,马英九使出“不过半就辞国民党主席”的绝招,最终大胜;选后马英九每个改造国民党动作的背后,也隐现他“大破才能大立”的主张。  相似文献   

11.
最近全国各地的中学生纷纷来信询问怎样看待台湾领导人变更。这里我们请全国台湾研究会特邀研究员瑞国给同学们做些分析和介绍。3月18日,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揭晓,民进党候选人陈水扁、吕秀莲分别当选所谓“总统”和“副总统”,使得1949年以来一百统治台湾的国民党沦为在野党。陈水扁上台并非偶然,具有多方面复杂的原因。其一,这是李登辉长期推行分裂路线和纵容、扶持“台独”的必然结果;其二,陈水扁迫于各方压力,采取了极力淡化“台独”色彩的欺骗手段,蒙蔽了相当一部分选民;其三,国民党的“黑金政治”不得人心,民进党成功地利…  相似文献   

12.
试析“台独”分裂主义势力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析“台独”分裂主义势力的演变李哲自1949年以来被推翻的国民党政权盘踞台湾达四十多年。在此期间,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一定要解放台湾”的立场,并为祖国的和平统一作出不懈的努力。尽管国共两党关系尚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但海峡两岸在“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问...  相似文献   

13.
台湾的中文译音之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台湾的中译音原来规定用“国语罗马字”,称为“国语注音符号第二式”(第一式是用于给汉字注音的“注音符号”),但实际上是沿用过去的“威妥玛式”。1999年7月,国民党“政府”的台湾“教育部”出于国际化和资讯化的考虑,决定采用“汉语拼音”为中译音方案。  相似文献   

14.
从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至1984年“台湾原住民权利促进会”成立,期间国民党当局针对台湾少数民族所施行的一系列政策,本质上无疑是以制度性的权力机制瓦解了台湾少数民族社会的文化与历史,少数民族文学的生存与发展则陷落于来自强权政治与文化霸权及其主流文坛共谋下的多重困境,由此构成了台湾少数民族文学晚近以来在“污名/正名”博弈过程中最为深重的“创作记忆”.  相似文献   

15.
乱象纷呈的台湾政坛燕平近期的台湾政坛可清热闹非常,执政的“国民党”、在野的“民进党”和“新党”纷纷进行党内提名、党内初选及阶段选举。准备参加今年12月举行的“台湾第三届立法委员”选举和明年3月举行的“台湾第几任总统”、“副总统”选举。在新一轮权力角逐...  相似文献   

16.
两次土改都是在农村阶段矛盾十分尖锐的情况下进行的。大陆采取和经历了清匪反霸,减租退押等方式,措施和阶段,台湾分三步走;推行“三五七减租”,实行公地放领;实施“耕有其田”。大陆的土改是在总结以往土改历史经验和由党和人民政府领导,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而取得的。国民党由于其在台湾建立了稳固的军事,政治统治,得到农民特别是蒋介石对土改的全力支持是其成功的主要原因。土改在大陆连根铲除了延续二千多年的封建统治的经验基础;在台湾它使封建地主经济解体,使台湾农业和工业迅速恢复,当然它只是对封建土地制度的一次改良,很不彻底。  相似文献   

17.
两次土改都是在农村阶级矛盾十分类锐的情况下进行的。大陆采取和经历了清匪反霸,减租退押等方式、措施和阶段。台湾分三步走:推行“三七五减租”;实行公地放领;实施“耕者有其田”。大陆的土改是在总结以往土改历史经验和由党和人民政府领导,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而取得的。国民党由于其在台湾建立了稳固的军事、政治统治,得到农民特别是蒋介石对土改的全力支持是其成功的主要原因。土改在大陆连根铲除了延续二千多年的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在台湾它使封建地主经济解体,使台湾农业和工业迅速恢复,当然它只是对封建土地制度的一次改良,很不彻底。  相似文献   

18.
国民党政权退守台湾以后,“反共文学”一度泛滥。出于对政治文学的厌倦和对文学本位的坚守,“怀乡文学”风行起来。继后现代派文学出现,并成为主流,实现了文学的本体回归,同时使台湾文学达到成熟并汇入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主流。在这一过程中,以覃子豪和商禽为代表的巴蜀籍作家的成就和贡献更巨大的。  相似文献   

19.
李运 《华章》2012,(13)
在1946年-1949年国共两党的角逐中,国民党彻底失去了对大陆的控制权,狼狈的退据台湾一隅,躲在美国的保护伞下才得以延存.国民政府垮台之际,也是国民党的“日落”之时.身为国民党总裁的蒋介石,面对如此迅速而彻底的惨败,痛定思痛,在诸多方面对国民党的进行了改造,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人事调整,此举基本上解决了国民党在大陆时期成分复杂,派系林立的状况,国民党的生命力有所增强.本文我们就来略谈一下蒋介石在台湾对国民党人事的“大换血”.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坚持了一个中国原则,在解放初期坚决反对美国制造的“两个中国”图谋,随着形势的变化又敦促美国政府与中国政府谈判,为和平解放台湾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并向台湾当局展现和平解放台湾的诚意。毛泽东和平解放台湾的战略对推进祖国统一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争取了部分寓居海外的国民党要员返回了祖国大陆,也为邓小平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