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尽管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注意西方诗歌“外来影响的接受”,西方诗歌的很多历史经验和创作方法也至今是现代主义诗歌创作中非常活跃的因素,但中国传统诗歌的艺术经验及其表达策略仍然是现代主义诗歌的根基,是无法回避的内在的艺术资源。  相似文献   

2.
陈会玲 《阅读与鉴赏》2008,(12):34-34,33
“颂(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万章下》)这句话的意思是告诉我们,要读懂一个人的诗文。尤其是古人的诗文。不了解作者的生平为人和所处的时代背景是不行的.要“知其人”,更要“论其世”。读李白的诗篇。要真正能做到“赏心”。引起与诗人的感情交流,欣赏到诗人的“性灵之光”.而不探究渗透于诗人血液之中的仙道思想,是不行的。而在这方面。由于历史上受到反宗教、反传统思潮的束缚。很长一个时期以来,对文学作品中的仙道思想一直处于一种压制、曲解、抛弃的状态。这妨碍了我们全面深刻地学习、鉴赏李白诗作。  相似文献   

3.
<文苑英华>大量选入李白诗,却遗漏了许多名篇,体现出偏重闲适题材、缘情适意思想、平淡清远诗风、五古体裁等迥异于唐五代选本的独特视角.作为大型官修总集,它集中体现了宋初"白体"诗风笼罩下、以馆阁文臣为主导的诗坛对李白诗的接受状况;也促成了批评李白诗多言"妇人与酒"的思潮及李白诗风"清逸"论在宋代的流行,并深刻影响了其体裁、篇目的经典化进程,成为李白诗在宋代接受的重要开端.  相似文献   

4.
意象派是欧美诗歌中的一支重要流派,其领军人物庞德对中国的传统诗歌推崇有加。而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境,更是对欧美意象派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意象派是欧美诗歌中的一支重要流派,其领军人物庞德对中国的传统诗歌推崇有加.而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境,更是对欧美意象派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诗歌衰落的根源在“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吟诗也会吟”这句俗语里得到了较为深刻的体现。如将诗歌艺术降低为一整套操作性强的技术程序 ;淡化、转型以至丧失诗歌赖以成功的直觉感悟性思维方式以及儒家复古主义思想在创作心理上的渗透等等。这些都对诗歌艺术的“创造性”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抑制。今天 ,我们仍能从中得到警戒与启示  相似文献   

7.
侯雪君 《语文天地》2014,(11):28-29
士大夫是中国传统社会特有的群体,在传统社会中,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官爵是读书人一辈子的梦想,也就由此而形成了专门为做官而读书考试的知识分子阶层,即士大夫阶层。《论语·子路》子贡问:“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孔子答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相似文献   

8.
初盛唐侠气颇盛,李白受到侠风影响,有剑侠气质。这在他的诗中的山水打上了很深的烙印。他诗中雄壮、奇诡的风格,力大、势猛、飘逸、宁静的意象,都与剑侠气质有关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东西方女性诗歌的粗浅研究,探索当代妇女文学诞生、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共同创造着文明的未来。但在远古时代,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交通工具的落后,各民族、各部落乃至各国间还无法自由地进行沟通交往。他们只能在自己所居住的地区内各自创造和发展自己独特的文化。  相似文献   

11.

李商隐诗歌多用高唐神女典故,《有感》一诗流露出某种辩解的意味。但“一自高唐赋成后,楚天云雨尽堪疑”,“楚雨含情皆有托”适足成为某种暗示,引发后人作各种猜测和臆解。香草美人隐喻传统为这种诠释路径提供了依据,“作者何必然,读者何必不然”的主张又赋予诠释者以权力,两者共同构成了李商隐《无题》诗诠释的路径和历史,不仅强有力地主导了李商隐诗歌的诠释,也对后代诗人的《无题》诗写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从李白对待现实、对待干谒、对待富贵、对待前贤等的态度表现上,剖析了李白形象的矛盾性,这种矛盾性也暴露出李白形象的消极面。作者认为,把李白还原成真实的“人”的存在,这种研究方法无论是对李白研究、抑或对古代文人心态研究,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上里贤一教授所编的影印《中山诗文集》,全面展示了清代琉球诗人所创作的汉诗面貌。琉球中山诗人对中国古代汉诗的学习与承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内容方面,中山诗人受唐人的影响较深,在内容方面基本继承了唐诗的题材,表明中山诗人在诗歌内容上的丰富。二是在艺术表现手法方面,中山诗人的风格酷似唐人,同时也呈现出多样化的景观。三是在形式上,诗律的掌握非常娴熟,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也有古风,平仄、对仗等都运用得工整自如。中山诗人的汉诗创作,加深了中琉文化交流,加深了中琉友谊。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古代许多哲人诗家对诗词鉴赏发表了一系列真知灼见,本文拈出“知人论世”、“以意逆志”、“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三题。结合诗词鉴赏的实际进行论述。指出:“知人论世”是诗词鉴赏的基础。“以意逆志”是诗词鉴赏的深入。“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则是诗词鉴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孙小光 《唐山学院学报》2007,20(3):49-51,55
在前俄狄浦斯阶段,母亲是儿童免受焦虑困扰的第一位保护者;在俄狄浦斯阶段,女性从小就被告知,女性身体是一切苦难的渊薮,与母亲决裂后的女性性征成为弗洛伊德阐释的中心。女权主义批评者在反对弗洛伊德的同时,却试图用其理论来证明一个强大的母系文学传统的存在。  相似文献   

16.
“属辞比事,乃为通谈。”赵贞吉作诗,也不例外。其用典故的特点有:一、所用古人姓氏,往往与所写当事人同;二、所用故事多和当事人相切。为赵贞吉诗作注者,当应特别关注之。  相似文献   

17.
我国诗歌理论的发展源远流长,而“以诗论诗”的体例,则是唐代杜甫的《戏为六绝句》所首创,嗣后,历代论诗诗层出不穷。以诗论诗,言简意赅,形象生动,意味隽永,易记易诵,在我国诗歌理论发展史乃至世界诗歌理论发展史上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8.
中晚唐诗人李贺和温庭筠的艳体诗歌呈现明显的词化特征,它们往往用细腻深隐的方式来抒情,诗中的女性形象具有普泛化和世俗化的特点,与后来词中的形象更为接近.诗中的意象和用语则趋向于华美艳丽.  相似文献   

19.
身处道咸时代的丁日昌力精洋务,他与宋诗派诗人关系密切,该文从丁日昌与宋诗派诗人的交游及其诗歌创作实践两方面探究其诗歌的宗宋倾向。  相似文献   

20.
现代诗与传统的关系,不是被动的继承关系,而是能动的变构和纵深加入关系.传统不仅是可见文本,更是一种精神气质.由于传统自身的复杂性,现代诗人在写作中应该汲取它最令自己会心的一端,使之强化产生"陌生"效果,使传统生还.继承和创新是同时到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