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范静 《中国记者》2024,(3):19-20
<正>人物报道是新闻报道中的重要类型之一。雷锋、焦裕禄、钱学森、袁隆平,这些人物事迹之所以能够成为几代中国人的历史记忆,正是因为人物报道的记录和传播。在新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拿起手机拍摄,成为信息发布者,甚至是新闻信息源。媒体竞争已经不局限于媒体之间,而是要与所有传播者抢夺流量。因此,人物报道必须跟上时代脚步,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电视的不断发展,新闻评论曾经辉煌一时,从央视到省级卫视,再到地方台,曾经涌现出大量优秀新闻评论节目。但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迅猛发展,舆论表达已进入"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在当下媒体融合的大势之下,电视新闻评论如何突围?地方台还有必要保留新闻评论吗?笔者的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不仅需要,而且应该成为地方台的生存"王  相似文献   

3.
新闻报道是让人认识世界的,新闻评论是引导人正确认识世界的。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评论员,可我们为什么还需要专业媒体,为什么还需要专业新闻工作者?要害就在于“专业”二字。专业新闻工作一要讲社会责任,二要讲理性精神,要通过专业的手段采集、核实、传播、评论新闻。  相似文献   

4.
自媒体时代 深度成新闻共同追求 调查不再是记者的专利, "无冕之王"的光环似乎也黯淡下来,每个人都拥有了发声的权利,"自媒体"时代新闻人还有什么优势?大概只有向纵深挖掘,争取更大的可看性和可信性,所以,媒体对"深度"的偏爱似乎越来越强烈,简单的事件介绍和堆砌对很多人来说已经变得毫无阅读价值,于是,"深度报道"成为大势所趋,这也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  相似文献   

5.
新论速览     
《新闻前哨》2012,(9):7
掌握自媒体时代舆论引导主动权丁伟在2012年第7期《新闻战线》撰文指出,随着微博等社会化媒体的出现,信息发布的门槛和成本大大地降低,几乎人人都可以成为记者,人人都有麦克风,信息传播进入自媒体时代,舆论引导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主流媒体不能做"麦霸",占着"麦克风"却唱不出动听的歌,也不能做"遗老",守着过去的那一套不放,等着"被边缘化"。必须主动适应新的舆论环境,做到"一个更加坚定","三个更加自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委网信办联合多家单位开展的"在身边"网络传播系列活动,品牌建设跳脱传统的宣传模式,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微观事例体现,把抽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象化,焕发出新的活力。同时,"在身边"传播的是在每个人身边每时每刻所发生的值得点赞的人和事,只要做个有心人,人人都可以制作,人人都可以上传,人人都可以参与。这项全民活动,符合互联网社交媒体"人人参与"的特点,充分凸显网络优势,利用新媒体技术创新活动形式,取得了不错的社会反响与宣传效果,成为做好主旋律报道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7.
记者,是指媒体采集新闻、进行报道的专职人员。因为职业的特殊性,长期以来,记者头上一直罩住神秘的光环,令一些通讯员望而却步。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采集和传播新闻已不再是少数职业人的专利,只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几乎人人都可以成为记者。  相似文献   

8.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平台和渠道成为人们"发声"的阵地,也涌现了一大批大V、博主成为粉丝心目中的意见领袖。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舆论场,主流媒体如何把握住正确的导向,"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  相似文献   

9.
在“人人都是通讯社”“人人都是评论员”的全媒体时代,作为主流媒体家族的主要成员,党报跟上时代步伐,引领融合发展,已经刻不容缓。评论作为党报的旗帜和舆论引导的排头兵,更应具有高度敏感和自信力,积极抢占“融合化生存”的先机。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今"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全媒体时代,传媒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纸质媒体生存困境不言而喻。如今,报纸都在设法办好自己的评论版面,让它更好地发挥竞争力作用。本文试图在媒介生态视野下探讨报纸如何确立和扩大时评优势,努力形成特色和个性,从而使报纸在全媒体时代获得更广阔的生存天地。  相似文献   

11.
有人说,人们处在一个"人人都是记者"的时代,借助于互联网络的技术支持,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更有人说,相比于传统媒体,一些人更相信网络上的传言。甚至,如果媒体报道与网络传言形成了一致,那么人们就会认为媒体只不过在大众的压力下才不得不报道事件真相。来自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监测显示,目前社会公信力下降导致的信任危机,以政府、专家及媒体最为严重。不相信政府,不相信专家,更不相信媒体已构成了当前社会上一堵亟待翻越的"信任墙"。新闻作品的引导力从何而来?综观第21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带来的自媒体时代,使人人成为媒体人,新闻业又重回咖啡馆时代——网络咖啡馆。拥有一个更具参与性和社会性、新闻来源多样化和传播范围广的新闻环境,确实是件好事,但大量没有受过新闻专业培训的人有了麦克风,他们有着非常朴素的传播理念,缺乏负责任的报道精神,这也造成了网络舆情的复杂性远远大于从前。在这个传播环境中,笔者总结了网络自媒体时代舆情产生的几条"定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人人都是麦克风”,“每个人都可能是报道者”的自媒体时代,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是不言而喻的,作为地市级晚报如何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保持自己的优势?笔者认为,应充分发掘自身特点,取新媒体所长,与其融合,让传统媒体的新闻价值在新的媒介环境中发挥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时代,人人都能成为自媒体。社会舆论鱼龙混杂,媒体形态与格局不断优化与发展,地方城市电视台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无论媒体如何发展变化,能够持续提供真实、权威、可靠的内容,才是媒体的立足之本、发展之道。地方城市电视台只有把主题报道作为安身立命之本,传播有思想、有温度、有力度的作品,才能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彰显媒体价值。  相似文献   

15.
甘恬  朱永红  王冬敏 《中国记者》2012,(10):100-101
虽然业界普遍认为,从新闻品种角度观察,纸媒在新媒体时代的竞争优势,在于深度报道和高质量的评论.但在操作实务中,在市场化媒体中已成为重点标配产品的评论,却在县市报寥寥无几. 近年来,浙江的《乐清日报》《瑞安日报》,湖南的《浏阳日报》都创办了评论版.观察这三张报纸的评论版,我们可以发现县市报评论版的共性与特性.  相似文献   

16.
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内容制造者与传播者。以六神磊磊读金庸、衣锦夜行的燕公子、深夜发媸等为代表的个人微信公众号,粉丝数量庞大,阅读量轻松过百万,并有众多广告商抛来"橄榄枝",成为自媒体创业典范。本文以热门微信公众号"六神磊磊读金庸"为例,分析自媒体创业成功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17.
新闻背景材料因新闻事件的发生而显现出强烈的新闻价值,它们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运用可以增加新闻的厚重感,丰富新闻的信息含量,使新闻报道更加全面和完整,同时具备独特新闻价值的新闻背景材料本身也可以作为新闻内容加以呈现,成为背景新闻。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今天,新闻背景材料的来源渠道已经大大拓展,电视媒体如何正确认识并有效利用新闻背景材料,再次成为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8.
无线互联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应用的普及,带领我们走进了以个人传播为主的"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信息传播者。截止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91亿人。①新浪微博2013年上半年注册用户已达到5.36亿人。作为活跃度极高的信息传播空间,微博已经成为当下网民进行自媒体传播的重要工具和载体。经历了3个春秋发展起来的微博,已经从快速上升期走向成熟期。网民刷微博的诉求越来越集中的体现在四个方面:即"对以政府为代表的公权力进行舆论监督"、"对造成负面影响的社会公共事件进行问责""、进行日常或特定事件下的情绪宣  相似文献   

19.
正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一个现象,就是现在的报纸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深度报道"。这种现象的出现,不是哪个报人头脑里异想天开的产物,而是读者的需要,市场的需要,媒体竞争的需要。如果说过去媒体可以靠独家新闻取胜的话,那么今天,在"人人都是记者"的时代,传统媒体即将进入一个没有独家新闻的时代。但是,独家新闻是媒体的生命,没有独家新闻的媒体最有可能被读者抛弃。在普通新闻信息无法垄断的时代,在无法与电视、网络新闻争快,又要与同城媒体争异,报纸要获得读者,就需要"独家新闻"。而深度报道则是开掘独家新闻的一个有效载体,并且正显现  相似文献   

20.
李红 《新闻前哨》2013,(6):45-47
"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和网络舆论发达的特殊时期,人们的观念丰富多元。面对社会和科技的双重进步造就的前所未有的公共舆论平台,"人人都有麦克风",每个人都可以发布信息、进行评论。作为主流媒体,应该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发挥喉舌作用,犬力传播和激发社会正能量,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