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回想我们曾经参与过的数学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不难发现,我们经常能看到新授课,偶尔能看到复习课,但练习课难见踪影。数学练习课作为与新授课、复习课并列的三种课型之一,在实际教学中的课时数多于新授课、复习课的课时数,但对其的研究却显得捉襟见肘。问题1:审视数学练习课,问题何在?谈到数学练习课,我们都觉得其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加深理解,提高熟练程度,形成技能技巧。不过,我们在关注学生为什么练习的时候,是否也在关注学生练习  相似文献   

2.
通过录像观摩完王鸿雁老师执教的《去年的树》(吉林省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禁不住要为王老师叫好。这是一节充分体现新课标精神的课,是一节精彩迭出的语文课。录像中记录的是王老师执教《去年的树》的第二课时。上课伊始,王老师在让学生回忆这篇童话讲了哪些事之后,给学生明确了如下任务:“上节课我们练习准确流利地读课文,这一节课我们还要进一步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且在朗  相似文献   

3.
复习,是学习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如何上好复习课,也是我们在教学中不断研究的一个课题。现行苏教版数学教材在每册书的最后一个单元安排了“整理与复习”,按课标所划分的四个领域把知识点分类,让学生便于对整册书所学内容进行总复习。在总复习课上,我们往往看到教师大多是按照教材上的安排,先针对已学的每部分知识重点之处提出几个问题,即关键的知识点,再完成之后相应的练习;或者回顾一个知识点完成一些相应的练习,再回顾一个知识点后再完成一些练习……这样做能帮助学生比较有效地整理、归纳每部分的重点知识,但这种形式容易把知识点割裂开来,不利于学生形成知识网络,也不利于学生对于知识进行融会贯通;而且长年累月一成不变的这种模式,也使学生对于复习课的兴趣降低,课堂容易变得沉闷。那么如何将分散学习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和提炼,并使之前后贯通,形成系统,让复习课变得生动起来呢?下面笔者就结合六年级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总复习,谈一点自己的实践和想法。  相似文献   

4.
练习课是小学数学课的基本课型之一.有效的练习课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技能.还能进一步拓展数学思维.提升思维品质,发展数学智能。在一学期中.练习课的课时没有新授课的课时多,教师对练习课的研究和重视程度也远远不如新授课.很多练习课被上成了作业课,大量的练习,没有层次.缺少思维.学生虽然在反复的操练中掌握了知识、提高了技能.但是其数学的智能却没有多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练习课约占数学总课时的五分之二,作为教师,要想方设法让练习课也达到它应有的效果,让学生在练习课中有所收获,从而整体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孙宇 《教师》2011,(23):76-76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练习课占全部课时的1/2,如何利用好这1/2的课时,让学生对数学感兴趣是我们要探讨的问题。笔者对这一问题有自己的见解,本文从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突出练习课的特点,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建构思维空间等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希望对读者有些帮助。  相似文献   

7.
练习课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独立练习为主的一种课型。其任务是把新授课中所学的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更新和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智能。练习课需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离开学生这个主体,只靠条条分析讲解有关的知识,终究不可能内化为学生的学习技能、技巧。因此精心设计练习课是教师教学结构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目前摆在每个英语教师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和突破的课题。在设计练习课时主要围绕三个阶段进行:一、精心设计各阶段的练习教材的习题,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为我们设计练习提…  相似文献   

8.
练习课是以学生独立练习为主要形式的课型,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课型之一,约占课堂教学总课时的40%~60%。练习课的主要任务是巩固新授课上所学的知识,并使之形成技能技巧,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在设计练习课的结构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 1.通过练习进一步引导学生弄懂知识的概念,理清知识的思路,从而达到巩固、深化新授课中所学知识的目的。 2.通过练习解决新授课中的遗留问题。 3.通过练习要使所学知识适当得到拓宽。 4.利用练习课,辅导差生,使他们赶上来。  相似文献   

9.
我在教学复习课“轴对称图形”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加深对对称轴的理解,在练习时就这样设计: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小学阶段学习过的有关平面图形的对称轴。  相似文献   

10.
在备课时,教师往往在新授课方面下足功夫,认为新授课是教学新知识,马虎不得。而说起练习课,许多老师认为,就是让学生完成题目,不用备课,一节课讲到哪里算哪里。长期的教学习惯及对练习课价值的认识不足,导致学生对习题敷衍了事。  相似文献   

11.
据统计,不管是哪种版本的数学教材,练习课所占课时均在五分之三左右。如伺使练习课如新授课股“完整”、“智慧”、吸引学生,让学生在数学练习课上获得真正意义上的锻炼、发展与提高?经过对我校省级重点课题“‘三习’开放式课型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的子课题之一“高年级数学练习课的实践研究”,一个多学期的实践与思考,我对练习课有了些许初浅的感悟。  相似文献   

12.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基本途径。练习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大约占了整个教学课时的三分之一,其地位不容忽视。因此,根据练习课的类型,准确把握练习课的"度",精心设计练习题,上好数学练习课,是提高练习课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课例:在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练习课上,书上有一组练习题:238-126、232-126、220-126。课前备课时,我觉得这节课的练习内容不是太多,所以在课堂上,我突发奇想,在比较了这三道题后,让学生选择一道自己喜欢的练习题做一做。结果大部分学生都选择了第一道,而选择第二、第三道的很  相似文献   

14.
作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课型之一,复习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复习课往往沦为旧知识的简单再现或机械重复。有的教师搞面面俱到和题海战术;有些教师上复习课时先是把教材提供的练习让学生做一做,然后再讲解、核对答案,一节课就这样过去了。这样的复习课并不能达到复习课的目的和要求,还使教师教得劳心伤神,学生学得枯燥乏味。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改革对我们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每一节都是有效课.练习课作为新授课的拓展,我认为教师应该通过有效的方法和问题的引入,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积极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从而促进他们自主发展,张扬个性,让练习课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练习课不进行一定量的练习,是很难让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形成解题技巧的,因此对于数学练习课,我认为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改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小学阅读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看书报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因此,狠抓阅读教学的改革,认真落实阅读教学的目的任务,乃是我们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为此,我们对改进阅读教学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我们设计了“予习”、“阅读”、“练习”三个步骤的阅读教学过程: 一、予习课。每课书的第一课时,我们安排了予习课,让学生按照“予习提纲”进行自学。予习提纲一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  相似文献   

17.
一、设立“两课一评”“两课”,指每周一节口语指导课(占用语文课时,并列入课程表),一节口语活动课(安排在课外活动时间);“一评”,指课前5分钟的口语评论。口语指导课是针对过去的口语训练缺乏系统的指导而设立的。根据学生的实际,要求学生经过6年的系统训练,要达到在5分钟内运用普通话说出300~500字的完整、通顺的内容。口语指导的内容根据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来确定。指导课一般采用教师示范→学生尝试练习→教师指导→学生再练习;尝试练习→示范指导→深入练习两种模式。口语活动课在于让学生运用口语指导课上学到的知识进行口语实践…  相似文献   

18.
何彩艳 《考试周刊》2014,(80):90-90
练习,不仅是数学教学,而且是其他各学科教学经常开展的一项实践活动,它是巩固知识、运用知识、训练技能技巧的手段,更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和能力培养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小学数学练习课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课型之一,约占总课时数的三分之一。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指导的训练活动,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能力的重要途径。基于此,练习课不容忽视。本文就小学数学练习课的设计策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9.
年级:普师一年级(下学期)教学内容:二拍子的指挥图式及其练习目的要求:通过教授二拍子指挥图式,使学生了解、领会其特点、用途,在练习中掌握基本的知识和实际指挥法,从中培养学生的二拍子指挥技能及音乐的综合能力。重点难点:重点放在实际指挥图式的练习,难点是两种图式的力度,线条的对比变化及处理。课型:歌唱指挥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人数、观察学生课前准备情况,音乐课礼式。(1分种)二、复习上节课内容即:“指挥者的姿势”、“击拍、拍点与反射”“起拍的基本指挥动作”。形式:①请几位学生到讲台指挥并给予肯定及纠正不足。②教师把典型问题加以解剖,作必要示范,之后,集体随教师一道复习以便  相似文献   

20.
小学数学教学有三种重要课型:新授课、练习课和复习课。练习课是其中之一,并且课时量占总课时的三分之一以上。练习课是新授课的延续,知识的巩固、基本技能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