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习圆柱(锥)知识时,我们要学会用侧面展开图和面积公式计算圆柱(锥)的侧面积、表面积等问题.笔者结合教材并根据近年来中考所提供的相关信息研究发现,圆柱(锥)中始终贯穿着“展”、“围”、“转”、“剖”四种可操作性的活动,这对空间图形与平面图形的相互转换起到了一定的诠释作用,本文对这四种活动进行分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古人尚且如此,作为当今“地球村”的一名成员,生活在开放的中国。我们高中学生更应当关注天下大事,指点世界风云。虽然,现在对我们来说.要当好一名国际问题的“观察家”,似乎有困难。也很遥远。但是,我们从现在开始学会观察、分析国际社会的问题,就能为将来当好国际问题的“观察家”作准备。那么,应当怎样认识国际社会,分析国际问题呢? 首先.我们要具备一些有关国际社会和国际关系方面的知识。其次,我们要学会运用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和分析国  相似文献   

3.
探求不规则图形(或不易直接求的规则图形)的面积,一般应观察图形的特点.通过分割、接补将其化为可计算的规则图形,再进行计算.下面我们结合一道中考题,跟同学们一同感受“割”与“补”的解题策略在反比例函数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在初中数学竞赛中,常遇到下列两种类型的题. 类型一例1 计算:1-2 3-4 5-6 … 1999-2000. 分析:像这种类型的题,如果按常规计算:将正负数分别合并,然后进行“正负抵消”,虽然可以,但很烦琐.我们仔细观察题的结构,这些数字中任何相邻两项之和为1或-1.如果分别将1、2两项,3、4两项,5、6  相似文献   

5.
分析电路组成是贯穿整个初中物理电学部分的大问题,是认识电路、分析故障、电学计算的前提,也是中考的热点.不会分析电路,一切问题便无从下手.因此,对电路图中用电器(小灯泡)、电阻串并联的认识、分析尤为重要.尤其是电路中有“两表”,即电流表和电压表时,使我们眼花缭乱,复杂难辨,看不清电路的庐山真面目.下面笔者为大家介绍用“去表法”分析电路的组成,以期抛砖引玉,对电路分析的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平均数是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版块的—个基本概念.学生能比较容易地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却常忽略平均数的特征及其意义.因此,教学“平均数”一课就需立足于学情调查分析,汲取教材给予我们的启示,从“情境创设追求真实性与可靠性”“不同维度切入达成意义建构”“习题多层开发体现统计价值”三方面,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平均数的统计意义,从而形成数据分析观念,感悟其统计价值.  相似文献   

7.
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以计算概念教学为载体,拟对小学数学计算概念教学中如何把握好“合”与“分”的基本思想构建计算知识网络,使计算概念教学落到实处做分析研究. 一、把握好加减乘除意义建构中的“合”与“分” 纵观计算概念,最基本、最原始的概念莫过于加减乘除的意义.它既是整个计算概念体系中的起始点,对整个体系起着统领的作用,又是数学几大体系的综合点,把不同体系的知识融会贯通,增强知识的“生成力”.加减乘除四则计算,往深处想,其实就是建立在“合”和“分”的思想上,只不过略有区别而已.“合”是相对“分”而言的,“分”是相对于“合”而言的,它们既互相联系,又互相依存、互相制约.如下图所示:  相似文献   

8.
在数学学习中 ,我们经常发现学生对复杂的几何图形慌乱恐惧和对简单图形的证明或计算束手无策 .对上述两种情况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 ,我们认为利用“视而不见”和“无中生有”的方法是十分有效的 .下面 ,各举一例予以证明 .1 “视而不见”例 1 已知 ,如图 1 ,两圆相交于A、B ,直线CF交两圆于C、D和E、F ,交AB于点P .求证 :PC·PD =PE·PF .分析 此题图形比较复杂 ,首次接触两圆组合图形 ,学生在分析时思路不清晰 ,求证的结论是等积式 ,容易考虑通过证明三角形相似 ,然后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来证明 ,这样就使此题的证明走了弯路…  相似文献   

9.
数学问题中往往隐含着“等量关系”,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分析,去发现、挖掘这些“等量关系”,运用“等量关系”可使问题得到巧妙的解决.兹举例说明如下.例1 在ΔABC 中,A、B、C 所对的边分别为 a、b、c,若点 D 在 AB 之间,且 BC=DC,设 AD  相似文献   

10.
目标预设1.读图:学习观察多幅图的方法,准确把握图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想象:围绕中心抓住重点,在四幅图的“空白点”展开想象,鼓励学生不仅要“想”得丰富、更要“想”得合理。3.会文:在以上的基础上,遵循“先说后写”的顺序,把文章写具体、连贯。导写过程一、图画激趣巧导入图画书一直是我们最喜欢的书籍,但是今天我们要看到的几幅图却只有?史长青图画没有“书”,今天我们就在这里进行一次写作比赛,选出最优秀的一篇文章使它们图文并茂!想不想和同学比一比?二、例文引路知写法1.一读例文,初步感知图文关系请大家不要着急,我们先来学…  相似文献   

11.
“计算方法”是信息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至今未发现有适合地方高校本科教学的实验系统.分析了现有“计算方法”实验存在的不足,结合地方高校的特点,对地方高校信息类本科专业“计算方法”实验教学进行改革探索.制定了新的“计算方法实验教学大纲”,编写了“计算方法”的实验讲义,还编制了一个适合地方高校教学的“计算方法”实验系统.为地方高校开展“计算方法”课程的实验教学提供了软件支持.  相似文献   

12.
英语中“说”和“看,’6勺表达方法非常灵活,现将二者的不同表达列举如下:1.又(补充)说add3评论说remark5.悄悄说whisPer7.气喘吁吁地说pant2.重复说repeat4.承认说admit6.低声说murmu1’8.劝说Persuade1.“看看”、“瞧瞧”look(at)3.“看见”、“看到”see5.“凝视”、“注视”stare(at)7,“观察”、“监视”observe9.“拜访”、“探望”visit2.“注视,’、“观看”wateh4.“匆匆一瞥”glanee(at)6.“注意”、“观察”notiee8.“怒目而视”glare(at)10.“检查”、“审视”insPeet说“说”“看”@李光明 @胡娟红~~…  相似文献   

13.
吴俊  邱爱东 《物理教师》2003,24(12):42-44,47
据统计,至1992、1993年连续两年高考中出现有关“恒定电流”的图像题后,在以后的近10年高考中就出现得较少了.考核内容大多侧重于判断、应用、实验、电磁综合计算等方面,但在2003年上海春季、秋季高考中再度推出图像问题,同时考试说明中也强调“用图像进行表达、分析……”,所以我们将“恒定电流”中的图像问题归类成文,旨在引发读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扬长避短”是被经常采用的工作方法之一。然而,实践证明,在幼儿教育工作中,“扬长避短”较之“扬长补短”明显存在着自己的“短”处。我们所从事的是人生最初级阶段的教育,幼儿各方面的定式还没形成。一个“避”字,往往在无意间,压抑甚至扼杀了孩子的个性。仔细观察,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有的孩子能歌善舞却不守纪律;有的孩子守纪律但不愿同小朋友交往;有的孩子美术好而计算能力较差,等等。假如我们只是简单地采用“扬长避短”的教育方法,一味地利用孩子的“长”处,而回避其“短”处,那么,孩子的“短”处就不会得…  相似文献   

15.
助词“的”“地”“得”在生活中的使用非常普遍,但是人们却往往忽视了它们的正确用法.本文通过对汉语中常见助词“的”“地”“得”的用法进行考察,正确分析“的”“地”“得”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从而更好地将它们运用于我们的语言文字之中.  相似文献   

16.
助词“的”“地”“得”在生活中的使用非常普遍,但是人们却往往忽视了它们的正确用法.本文通过对汉语中常见助词“的”“地”“得”的用法进行考察,正确分析“的”“地”“得”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从而更好地将它们运用于我们的语言文字之中.  相似文献   

17.
在教学工作中我们发现初中学生在“数字计算”方面,问题较为严重。主要表现如下: 1.解法不合理,以致计算“繁复”如:学生在解:“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为17、底为16,求其内切圆的半径”一题时,多半采用如下的解法:  相似文献   

18.
散文的最大特点就是“形散神聚”.那么阅读时如何才能把握散文的“形”与“神”呢?一、分清类型,依“类”悟法阅读时,我们要弄清作品是属于哪一类的散文,然后根据不同类型的散文,分析其“形”与“神”的关系.①写景状物的散文.我们应着力把握其外在的形态(静态与动态)和内在蕴含的精神.因为“情”是“景”的灵魂,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  相似文献   

19.
概率既是高中数学新课程的一大亮点、热点,同时也为我们解决其他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武器.养成用“概率眼光”看问题,体会概率模型的作用及运用概率思考问题的特点,形成用随机观念观察,分析问题的意识.1用“概率眼光”看数学问题根据某些数学问题的特征,巧构概率模型求解,往往可获  相似文献   

20.
在中学物理《物质的分子运动》一节中,为了证实分子的无规则运动,需通过实验,观察“布朗运动”这一现象.而根据教学参考资料上所提供的方法去做,实验效果不佳.为此,我们进行了探索性的试验——用生物显微镜观察“布朗运动”.通过多次反复试验,获得了成功.学生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对“布朗运动”有了较深刻的理解.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