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类型化音乐广播的在地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福建省唯一一家类型化音乐电台,福建音乐广播用了五年的时间探索类型化音乐台的发展之路。本文从听众需求、节目编排、核心内容、活动推广等方面对类型化音乐电台的在地性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马菂 《现代传播》2006,(2):131-133
节目主持人类型化培养,是适应中国广播电视事业产业化发展需要、满足广播电视人才需求、培养“适销对路”的节目主持人才的一种必要方式。本文试图围绕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类型化培养的思路,在对节目主持人类型的划分进行必要的梳理与廓清、对节目主持人类型化培养的必要性进行阐述的前提下,试着提出实现节目主持人类型化培养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3.
啸天  柳莺  王波 《新闻前哨》2008,(5):70-71
类型化广播(FORMATRADIO),是指根据分众的原理,为服务特定群体提供特定的广播内容所组建的广播电台。它自诞生之日起就以其鲜明的频率特色迅速抓住最有效的收听人群,从而稳固占领最大的受众市场。  相似文献   

4.
孙继红 《新闻世界》2013,(11):44-46
今天,类型化广播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相较传统的栏目化广播节目,类型化音乐广播中,由于歌曲由机器按时段特性随机排列,则更需要主持人通过自己的巧妙串联,给听众以听觉的舒适感,达到类型化音乐节目的伴随性特点。本文从类型化节目的要求、主持人串联需具备的要素等方面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鲁艳 《新闻世界》2012,(9):78-79
自从2002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之声”改版成功后,全国各地类型化电台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这对主持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类型化的改革,应做进一步深入研究,结合实际进行相应的调整,做出最适合本地的类型化广播。  相似文献   

6.
从类型化音乐广播的出现,发展以及类型化音乐电台节目的语言艺术、板块设计、设备运用等方面着手,从个人的角度出发简单阐述类型化音乐广播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7.
陈健声 《视听》2016,(12):18-20
2002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三套节目"音乐之声"横空出世,成为内地首家类型化的流行音乐专业频率。自此全国各地类型化电台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但我国广播电台的类型化水平还处在相当初级的阶段,现有的类型化电台多分布在经济文化水平较高的大中城市,在一些中小城市或欠发达地区,类型化电台尚未成气候。尽管类型化电台的数量不多,但其发展潜力却不可小觑。本文仅以贺州交通音乐广播为例,探讨了贺州交通音乐广播在类型化音乐电台定位和节目编排方面的一些做法和经验,试图为地市级广播频率的类型化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声屏世界》2009,(6):66-66
相对于以节目内容区分的专业化广播,类型化广播是按照类型人群的需求、收听时间、接受方式进行格式化节目编排,实现多频率的交叉覆盖,是中国广播在专业化广播发展基础上的市场突围之道。  相似文献   

9.
王晓燕 《视听界》2007,(1):103-103
一.身份:媒体和特定群体的发言人 专业频道和节目面对的是特定的社会群体或社会阶层,这些受众有着特殊的利益需求。节目主持人既是信息的传播者,又是观众的发言人。主持人对观众的引导在很大程度上要通过对受众需求的尊重和满足来实现。所以,“类型化”节目主持人与受众之间的关系,突出体现的并不是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对立,而是取向和利益一致基础之上的共生共荣。“类型化”节目主持人将受众的利益和需求作为自身的传播目标,能够使媒介更好地完成对受众的有效引导,实现媒介满足受众需求与履行社会责任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王丽 《中国广播》2009,(3):14-15
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中国内地汽车产量,还有私家车的保有量逐步上升。做广播的同行有这样的体会:听众在一夜之间突然变了,原来以学生群体为受众主体的音乐广播,现在的主体成了很多有车一族,由此带来的广播听众迅速回流给广播媒介带来很大的上升空间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李卫 《新闻世界》2012,(3):46-47
类型化广播指频道不再分拆时段的去打造不同栏目,而全频率的去打造一种概念、传播一种文化、经营一类人群,换句话说,任何时候,听众打开这个频道,听到的内容是基本相同的,不再需要固定时间锁定自己喜欢的内容,这就极大地拓宽了受众对整个频道的接受程度。类型化广播正从大众传媒到分众传媒,传播途径已经延伸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新一轮新闻媒体大洗牌之后,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给处在文化产业核心的传媒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身处其中的广播也迎来了它的重生与挑战。  相似文献   

12.
张慧娴  张允 《新闻世界》2010,(8):140-141
我国广播业面临节目的同质化和媒体间的恶性竞争两大难题。类型化电台概念由国外引进国内,成为了解决两大难题,应对受众细分时代的重要法宝。本文通过分析广播电台在类型化转变过程中的实践活动,归纳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应注意的方面,以期为我国类型化广播电台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周静 《视听纵横》2008,(2):98-100
在当今媒体竞争十分激烈的时候,类型化电台是广播应对挑战、特色化生存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类型化电台的出现就是面对变化,改革和创新的产物。因此,很有必要了解、认识、研究类型化电台,以便在实践中借鉴和运用。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的迅速兴起,使媒介大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迫使广播在适应的过程中不断"进化"。逐步衍生出广播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类型化电台。类型化电台的出现是激烈的传媒竞争的结果。近年来,由于广播电台受到挤压,其生存的空间越来越狭小,但广播节目的伴随功能却越来越凸显。广州市广播电台青少年广播全新改版为类型化音乐广播电台,并迅速在广播市场中取得了可人的成绩,让听众无论在任何时候打开FM 88.0,都可以听到类型一致的音乐节目,大大提高了25-34岁年青的目标听众对整个频率的忠实度和接受度。类型化电台依靠的是特定的运作模式,走的是吸引固定听众的"窄播"之路。因此,青少年广播的前景是要坚定走类型化音乐电台的改革发展之路,打造有岭南地域特色的音乐广播。  相似文献   

15.
王丽 《中国广播》2008,(4):50-52
类型化电台,国际上称为Format Radio,又被译为格式化、个性化、风格化电台。简而言之,它的内容和节目时间是循环状的,淡化一个个节目,凸现整个频率的面貌。听众不需要节目表,打开收音机随时收听所需内容。与此相对应的是栏目化电台,或称堆砌栏目的电台(Block—Prog—ramming Radio),依照节目表崮定收听,  相似文献   

16.
杨昱 《中国广播》2012,(10):17-19
在经历了由盛而衰的发展之后,成都电台经济广播重新将定位回归到了经济生活上面,开始了新的跋涉和探索。包括用类型化的思路确立频率定位,重新构建节目框架;用专业化的思路提升节目的品质,打造频率核心竞争力;用脱口秀统领节目表达方式,增强市场识别度;用符合频率定位的活动,提升社会影响力等。  相似文献   

17.
孔建民 《视听界》2005,(5):24-27
广播节目类似报纸版面。报纸编辑学认为,版面是传达报纸内容的一种手段。同样,对广播来说,“节目”的改进与研究也成为广播界的实际工作与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广播电台是通过各种不同的节目类型进行宣传的,‘节目’是广播宣传不可分割的基本播出单位,‘节目’是传播内容的极其重要的一种手段。”广播节目是“广播电台各种播出内容的最终组织形式和播出形式”。这是总结了广播近百年发展史得出的一个结论,科学地概括了“广播节目”在作为大众媒体的广播电台对外传送各种播出内容的诸多环节中的重要地位。结合对受众的研究与调查,科学地对节目进行分类,是广播管理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8.
广播节目主持人的个性化,已经成为满足听众的重要条件之一。本文结合作者的主持实践体会,从丰富多样的版头和标志性语言、个性色彩的语言资讯、打造主持人声音的高辩识度和忠诚度、学识修养、社会责任感等方面论述怎样形成主持人的个性特色,以提升节目的知名度,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9.
揭婷 《声屏世界》2013,(12):32-32
如今,许多广播频率朝着类型化广播方向发展。类型化广播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每个频率的定位清晰,节目类型和框架固定,节目编排呈线性化、碎片化和类型化,广播主持人必须在一定频道定位主框架内主持节目。这个大节目框架整体风格统一,编排层次统一、内容结构统一,  相似文献   

20.
吴雨蓉 《新闻知识》2013,(6):28-29,75
无论是适应受众细分的市场发展方向还是面对新媒体迅猛崛起的尖锐挑战,类型化广播都必然作为传统电台的取代者而成为广播媒介发展的主要方向。如今,数字化广播技术的引入使频率资源大大增加,为类型化广播在我国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契机。本文以媒介变迁为视角,分析类型化广播对广播媒介的传承与对广播固有传播理念的革新,探讨类型化广播在广播媒介形态变迁中的意义,从而引发对新时期的正确广播观念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