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端午文化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经历了各个时期的演变、发展后,现已形成较为定型的文化体系。在当前"一带一路"的政策环境下,国家鼓励中华文化走出去,端午文化的海外传播遇到了新的契机。本文从追溯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入手,梳理了端午文化的传播历史,总结了目前端午海外传播存在的问题和海外传播的必要性,为端午文化在一带一路战略下的海外传播提供参考性建议,以推动端午文化更好地走出国门,获得更广泛的传播效应。  相似文献   

2.
诗意端午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历朝历代,吟咏端午节的诗词,不胜枚举。其中大都是纪念楚国诗人屈原,或者描写端午民风习俗的篇章。这些诗词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古人过端午的情形。唐朝文秀的《端阳》:"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  相似文献   

3.
引言 2005年11月24日,韩国节日“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认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许多国人感到不解和遗憾。由我国传人韩国的传统节日“端午祭”申遗成功给我们带来了冲击的同时,也带给了我们反思。中国中央电视台曾在端午节当天派出记者采访,被采访者几乎没人知道当天是什么日子。在很多城市,在青年学生中,“粽子节”成了端午节的代名词,而关于端午节祭祀以及其他的文化内涵都消失了,这不能不说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本土遭遇的一种尴尬。现实生活中,一方面年轻人忌谈祭祀,  相似文献   

4.
钟文波 《当代传播》2007,(5):108-109
《百家讲坛》是一档以普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目的的节目,它的火热引发了多方的争论.但作为传统文化借助现代媒介的形式传播的典型,它无疑是成功的.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百家讲坛》火热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河南卫视《端午奇妙游》是近年来晚会节目的 佼佼者.在观众审美能力不断提高的当下,其艺术出圈弥足珍贵,接受美学的构建也值得探析.《端午奇妙游》在技术与构思中满足了观众对传统文化节目的 期待;在与"隐含观众"的对话中挖掘更多潜在观众;在文本空白的有意设置中实现对观众的深层召唤.这种以观众为中心、激发观众创造性的接受美学模式...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拥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孕育出了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但近年,我国的一些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出现传播动力不足的情况,文艺工作者们积极尝试探索让更多传统文化重新走进大众视野,2021年河南卫视春晚上的节目《唐宫夜宴》无疑是一次十分成功的实践。本文将结合SIPS模式分析《唐宫夜宴》在传播传统文化中的创新策略,为今后文化节目创新传播传统文化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7.
弘扬传统文化是媒体应承担的重要责任,如何深入文化内涵、创新节目形式是当前文化类综艺发展的首要课题。《登场了》系列综艺以多样的形式在传播手段上进行了创新,赋予了人文综艺互联网时代的特色,使历史文化成为生动可感知的具体表达。本文以爱奇艺制作综艺《登场了》系列综艺节目作为研究对象,从多个角度探讨节目在互联网语境下的传播创新,最后提出了网络人文综艺节目的提升路径,为更好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吴婷 《新闻世界》2011,(9):274-276
《论语》作为代表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对我们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解读《论语》,我们可以发现其中有大量蕴含着传播思想的言论。从传播学的角度看,《论语》对传播主体的分析重视传播者的自律;传播内容上,注重信息选择的“把门人”意识;传播渠道上,文化典籍是教化传播活动的主要媒体;传播对象上,树立了强烈的受众意识;传播效果上,重视道德在政治中的作用;儒家的传播原则很大程度上是根据“礼”而展开的。探寻《论语》中传播思想的魅力,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传播文化的历史继承,构建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新闻事业和社会运动之间的互动关系,是中国新闻事业史上的典型现象。创办于1912年的《真相画报》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美术刊物和大型新闻摄影类革命画刊,其艺术革命的政治文化追求如何实施了社会的民众动员?画报的传播共同体如何在一个报刊的公共舆论空间表达政治文化认同和价值共识?民主革命思想的表达和社会动员的独特机制是什么?文章试图从政治文化视阈,探究《真相画报》在传播宗旨、传播共同体地缘和学缘的精神交往等方面生发报刊的民众动员效应和社会影响的建构性意义。  相似文献   

10.
《龙报》是俄罗斯最具影响力的中俄双语媒体之一,拥有广泛的受众基础。其"中华文化版"传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搭建中俄两国文化桥梁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选取了《龙报》"中华文化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主要文本,从内容维度、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分析了《龙报》在中华文化传播方面的特色,认为其向俄罗斯华人华侨及汉语学习者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展现了"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的贸易传播、中国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还通过主题活动传扬中华文化,充分体现出海外华文媒体在传播中华文化方面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方晓恬  刘华东 《传媒》2022,(3):39-40
新闻工作者对传播方式方法的创新,将有助于人民群众更好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本文对2021年《光明日报》"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系列报道进行文本分析,研究发现,在传播内容上,《光明日报》通过讲好党史故事生动再现了百年党史;在传播形式上,借助全媒体创新了党史报道形式,获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光明日报》充分发挥党报舆论引导作用,有力配合了党史学习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2.
闫春慧  姚丹 《新闻世界》2023,(11):83-85
在全球化语境下,我国视听作品如何提高传播力,如何突破文化价值理念的差异,向外输出优秀的视听作品;如何提高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使国外民众全方位了解中国等一系列课题值得探讨。我国现有的一些综艺节目初衷是向外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但在节目的发展过程中却出现偏差,打破了其文化价值和娱乐价值之间的平衡。本文从叙事学角度分析湖南卫视综艺节目《中餐厅》,试探究节目制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3.
张硕  罗艳 《采.写.编》2021,(11):149-151
短视频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新符号,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优化发展,短视频适应了受众"碎片化"的阅读习惯,以及参与式粉丝互动文化的狂欢,因此,短视频行业也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本文从传播学理论出发,分析了《你好,李焕英》抖音短视频的内容特色,通过其内容主题、传播角度、视频形式等特点,探索了《你好,李焕英》利用抖音短视频宣传电影的策略.通过研究,旨在为如何利用短视频在事件营销传播中发挥作用提供可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印象·端午     
农历五月五,是古老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尽管端午的来源有多种说法,但在这一天,人们大多吃粽子,畅饮雄黄酒,门楹插上艾草和菖蒲,男子举行赛龙舟等活动。这些仪式构成了端午的民族集体记忆,是中华民族内聚力的重要一脉。如今,端午节的商业氛围愈益浓厚,  相似文献   

15.
杜波 《新闻知识》2015,(3):91-93
《秦钟》是五四时期学生社团创办的地方性刊物,它以唤醒陕西民众为己任,介绍新文化与知识,将文化传播与变革社会紧密联系起来,以解决陕西实际问题、落实新文化理论。《秦钟》在办刊方式、文化思想等方面深受五四新文化的影响,是新文化在陕传播的重要渠道。其自身在共同思想基础、经验、经济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导致最终匆匆停刊。  相似文献   

16.
农历五月初五日端午节,又名端阳节。《太平御览》引《风土记》:“仲夏端午,端,初也。”按地支推算,午是五的顺号,古代午与五既音同又通用,故端午也就是端五。《月令广义》:“五月初五端阳节。”  相似文献   

17.
在娱乐节目大行其道的传播环境下,央视《读书时间》及其他省市电视台的读书类节目纷纷停播。而诞生于2001年7月的《百家讲坛》栏目以电视讲座的形式.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对有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论题进行讲解与探讨,成功地实现了学术性与大众性的结合。如何发扬电视的媒介特性,更好地传播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让电视节目既受观众喜欢又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叫好又叫座。探讨《百家讲坛》对电视特质的把握及其传播环节的定位.对于当前各类节目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文化传播研究领域,中西文化的交流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自从《赵氏孤儿》于1734年传入法国以来,中国戏剧就开始了在海外的传播经历,成为西方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本文从传播研究的角度,通过对《赵氏孤儿》在海外传播的环境、传播者、受众者三个传播要素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一些传播规律,以期对目前我国海外文化传播活动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9.
景皓丹 《今传媒》2012,(9):15-16
2012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投入重点版面,推出《新春走基层》大型主题报道活动,聚焦春节期间发生的各种新闻事件,展现基层民众的真实生活。本文对《新春走基层》节目的传播影响力进行分析研究,探究同类节目的传播影响力提升之道。  相似文献   

20.
唐红 《东南传播》2014,(3):57-59
《西游记》作为一部具有典型性的汉语古典文学名著,在新疆少数民族中广受欢迎。本文从这一跨文化传播经典个案切入,对《西游记》在新疆少数民族中的传播与接受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探讨了如何借鉴《西游记》的内容与传播特征,进一步促进边疆地区民族文化的交流,增强新疆少数民族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中华优秀文化的自豪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