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共生是超越竞生、关注全体的一种教育思想,是指导教育发展的工作方法与手段。共生范式包括共在、共创、共生、共享、共长等多个方面,需要平等共在,合作共创,相融共生,成果共享,最后达到共长共成。共生态是教育发展的理想境界,共在,共创,共生,共享,共长,旨在实现马克斯倡导的"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  相似文献   

2.
幼儿园系统中各要素之间,以及与系统外部环境的共荣、共生构成了幼儿园生态系统。这种动态平衡的生态关系,不仅给教师的角色带来了挑战,而且给幼儿园的课程带来了挑战。新形势要求幼儿教师明确课程意识,使生态课程理念贯穿教育教学始终。  相似文献   

3.
高师院校音乐课程生态体系是音乐学科与生态学、人类学、教育学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高师院校音乐课程体系生态存在课程时空内教师个体的生态理论认知与应用水平失衡、课程时空内的个体因子关系失衡、音乐课程中教学因子的生态效应失衡、音乐课程"西化"体系呈现静止样态.高师院校音乐课程生态体系的构建要提升课程时空内教师个体的生态学理论认知水平与应用水平,构建和谐共生的师生关系,提升音乐课程中教学因子的生态效应,构建音乐课程体系生态链.  相似文献   

4.
生态教育背景下的环境,是指以开展生态教育为特征的幼儿园,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生态课程建设,让幼儿在与环境"共生"的过程中,增强生态意识,形成生态道德,培育生态智慧,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环境。这种环境包括幼儿园户外场地、设施与设备、墙壁与地面、区角与材料等因素。目前在凸显生态教育特色的幼儿园中,环境创设普遍关注静态美。比如在幼儿园的大厅里设置几棵枝  相似文献   

5.
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念历经从"重建轻用"到"建用一体"再到"建以致用"的演化过程,其本质既反映出信息技术与课程由简单整合转向深度融合,也反映出在线课程的生本化回归。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推动教育整体变革和重构教育生态体系的作用日益凸显,这为我国教育综合改革和在线课程建设提供了创新路径。只有当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并真正成为教育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信息技术与人、教育"才能形成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互联网+"作为数字化教育生态体系重构的基础和创新要素,为构建教育新生态体系提供了理论给养和外部支撑。因此,借势"互联网+",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念应从"资源共享"逐步转向"智慧共生",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创新教学模式以实现"教师与学习者共融、知识与创新共生"的教育生态体系,二是创新服务模式以实现"多层次和多元化的公共服务"教育生态体系,三是创新管理模式以实现"教师、学习者、学习资源三位一体"的教育生态体系。  相似文献   

6.
自文学诞生之初"大我"与"小我"就客观存在,二者不能割裂,具有相对性和交融性。"小"中蓄"大"、和生共荣是生态时代的理性呼唤。在生态视域下,文学"大我"与"小我"的内涵得到了升华和扩张,这是生态危机、生态责任、文学发展规律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生态美学引导下的文学的蕴藉属性为"小"中蓄"大"提供了审美的实现途径。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构铸了"小"与"大"和生共荣的生态理想。多元共生的整体性建构思路创设了生态理念下的宏大叙事。  相似文献   

7.
"共生"是指在阅读教学中力图构建一个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促进师本、师生、生本以及生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促进良好学习氛围的持续生成,追求在自然状态下的生态繁荣,共同推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共生"能够以活激活,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创新学习的能力,同时也促使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的提升,从而追求有效阅读教学的常态化。  相似文献   

8.
自文学诞生之初"大我"与"小我"就客观存在,二者不能割裂,具有相对性和交融性。"小"中蓄"大"、和生共荣是生态时代的理性呼唤。在生态视域下,文学"大我"与"小我"的内涵得到了升华和扩张,这是生态危机、生态责任、文学发展规律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生态美学引导下的文学的蕴藉属性为"小"中蓄"大"提供了审美的实现途径。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构铸了"小"与"大"和生共荣的生态理想。多元共生的整体性建构思路创设了生态理念下的宏大叙事。  相似文献   

9.
共生科学课堂是用教育生态学的视野观照科学课堂,通过改善教师、学生、课程、环境与技术四个生态因子在课堂上的参与状态,优化相互关系,实现各个因子既自我发展又相互促进,从而达到科学课堂上的关系和谐、共生发展。"尝试—交流"教学方式是共生科学课堂的一种积极探索,立足于从师生关系的翻转入手,给学生充分的话语权,让学习成为课堂的中心,让素养的提升在课堂上得到实实在在的落实。  相似文献   

10.
协同进化实质是探寻人与自然之间如何辩证统一和求同存异。人与自然协同进化包含"利己"与"利他"的共享和共同创造、相互制约的价值原则,表现为生命协同性、功能稳态性和共生共荣的生态基点,在对生产方式、技术运行方式及经济运行方式进行生态转向的实践路径中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谐共生的理想愿景。  相似文献   

11.
从共生的视角审析,农村职业教育是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支撑,乡村振兴为农村职业教育提供存在与发展的空间,二者之间存在一种共生性质的生态关系。然而,在推进农村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共生发展的过程中,面临农村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发展中角色的迷失与错位;农村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发展之间的供需对接脱节;农村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共生发展的保障环境缺失等生态之殇。为推进农村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共生发展,应正确定位,回归农村职业教育"为农而教"的价值本体性;立足需求,推进农村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发展的供需对接;强化于境,营建"软、硬"兼具的共生发展保障环境。  相似文献   

12.
课程群育人共生系统具有共生单元孤立与集聚、共生关系优化与互惠、共生环境调适与平衡的样态表征,同时面临育人功能认知不清、育人板块整合不优、育人环境保障不力、育人逻辑建构不畅的困境。基于此,高校思政课应以育人板块重构课程群共生单元,以衔接机制构建课程群共生关系,以集群理念培育课程群共生环境,以育人体系畅通课程群逻辑主线,促进育人系统生态转向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两山"理论扎根现实、指引未来、直面世界难题,具有指导经济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美好家园三重价值。在经济视域,这一理论在实践上可指导解决政府决策中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取舍困难的问题,理论上超越了资本逻辑,价值体系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绿色发展观,将绿色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性标准。"两山"理论具有人类永续发展和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两大境域面向,既强调人类生态文明共生共享共续,又将全人类共同的生态福祉作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的根本标准,呈现了天、地、人融合共生的生态文明景象,展现了无产阶级政党为人类谋福祉、为世界求大同的崇高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4.
"学教整合"是基于"学教"对话和"整合"理念的课程重构,旨在创设融合"学、教、资源"等多维要素的整体教学情境,构建"学教共生""学教共在""学教共进"的课程与教学。以职业学校信息技术学科为例,从"课程资源""学习平台""教学情境"三个维度探讨了"学教整合"的策略与路径,并结合课程改革实践进行了效度分析。  相似文献   

15.
变革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创建新的教学课程实践过程,是时代发展之使然。在教学课程实践中,引入"视界融合"说,通过师生互相交流、互相理解、共生共融的课堂革新,在主动营造的学习情境中,达到教与学的自由自觉融合。  相似文献   

16.
随着历史发展、时代变迁,尤其是科技的发展,教育呈现由现实到虚拟互联的变化,且虚拟互联成为教育的重要手段,出现教育新生态.作为"天地之性最贵者"的人,在教育新生态下,其发展融于复杂的时空及组织关系中,在价值上呈现出多元与无序.透过科学的共生宇宙观、历史的人类共生发展观、哲学的人的文化价值观,科学分析人的内生发展及其价值逻辑,探寻共生内生关系及人的发展逻辑及实现路径:共生是人的存在状态,内生是人的发展的根本,共生与内生的平衡,是教育新生态下人的多元发展的价值逻辑回归,文化教育场域是共生与内生平衡实现的基本条件和保障.  相似文献   

17.
课堂生态研究从生态学的角度研究课堂问题,它用整体和谐、动态发展、生命生成、互惠共生的观点看待课堂,因此,课堂生态视角下生态课堂需要采用这样的价值取向:整体和谐发展的课堂教学目标,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和谐共生的师生关系,开放创生的课程与教材,系统多元的教学评价。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快速发展,取得一系列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多意识层面的问题,这些问题更多需要回到生态文明教育层面上寻找出路,需要从机械行动转入思想建构。生态文明教育应拒绝人类中心主义,强调人与环境关系的构建与共生,将生态文明建设从社会任务转向关系自觉。审视我国当前生态文明教育发现,我国学校中生态文明教育采用理念灌输式教育、教师讲授式教育和碎片化课程割裂了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和情感,打破了课程的连续性要求。新时代的生态文明教育要以实践学习重建学生与自然关系,以经验对话激发学生与自然共情,以系统性课程强化生态文明教育。  相似文献   

19.
李改 《教育与职业》2013,(17):34-35
生态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必然引发学校文化的重构。在生态文化的影响下,学校文化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彰显人与自然和谐的人文文化、科学课程与环境教育互动共生的课程文化、低碳节能和崇尚自然的行为文化等。学校生态文化建设要发挥校长生态文化理念的自觉能动性,加强学校生态文化资源建设,构建以自然为中心的生态德育文化,促进教师生态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理想的学校不是学生"必须"要待的地方,而是学生"想要"来的地方。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第一小学结合"乐趣"元素,创建教育场域里的文化新生态、激发教师成长中的"合伙"新引擎、推出适合学生成长的"1+X"行健课程、赋能学校共生共长的管理等,让乐趣弥漫在学校的各个时空,让乐趣培植团队教育理想,让乐趣在师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从而成为这所新校快速发展的内在"识别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