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赖忠先 《中国德育》2007,2(8):56-59,74
致良知就是依良心而行,也即存善去恶,其实质就是除去私欲习气,扩充现成良知,恢复本体良知。为善、去恶、去闲思杂虑、去为善去恶之念这四点,既是致良知的方法又是步骤。“致良知”说对今天道德教育的启示是,道德教育只有从一个人的内心意识(良知、良心)开始,才是真正的、最深刻的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2.
1.王守仁的心学四诀称:“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其中的“格物”是  相似文献   

3.
王阳明学说以“致良知”为核心,侧重于人的道德修养,通过“事上磨炼”的工夫,存善去恶,使天赋良知复明,从而使个人身心和谐,进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求得社会的和谐。阳明学说对提高人的道德水平,保持生态平衡,构建和谐社会,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立德树人”是历代教育家大力倡导的理念。儒家文化的代表孔子倡导的“三立”(立德、立功、立言)境界为古代社会树立了道德标杆,也成为评价人们文明修身的价值标准。明朝刘基(字伯温),素有“诸葛亮三分天下,刘伯温统一中国”的美称,他在《郁离子》一书中提出“无畏者祸之本乎,惟有德要以受天祥”的名言。王阳明创建心学体系,突出道德主体化和人心本体化,构建知行统一的道德过程理伦,推崇“致良知”道德修养方法,提出了“天善天恶心之体,有善有恶心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为恶是格物”的道德观。宋朝林逋提出“身修而家齐,家齐而国治,国治而天下平”的价值判断,也就是个人平时要加强道德修养,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实现治国、平天下的远大志向。  相似文献   

5.
王阳明是我国宋明时期心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哲学思想,在明代中后期曾经风靡一时,在以后的很长时间里,仍保持着广泛的影响,并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在王阳明的整个哲学思想中,最引起当时与后世人议论的,就是王阳明在故乡天泉桥“证道”时所提出的“四句教法”,即“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传习录下》)  相似文献   

6.
康德和王阳明分别以"自由意志"和"良知"为核心建立先验道德哲学。两人关于道德律的先验根据、善恶的根源、为善去恶的可能性有共同处,其内在成分、经验知识关系、实在性论证有差异性。中西哲学具有融通互补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为摆脱当前道德危机以及建构普世伦理提供了丰富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7.
王浩鹏 《中国德育》2006,1(8):21-22,36
“善”的教育,即道德教育,是小原国芳“全人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学生之“自我”为中心,认为道德基础是自我的良知,道德教育应帮助学生实现道德自律;道德的起点是个体内心的纠葛,教育者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道德的形成是个体自我修养的过程,道德教育应该为学生道德思考与道德实践等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思维是基于互联网快速发展而产生的应用型思维,具有主体性、数据巨量性、多重联系性特征。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是以个体普遍"良知"为起点,探寻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相统一原则、方法、路径的理论体系。在高职学生道德培养,提升文化素养、激发学习兴趣上具有重要意义。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在理念上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主体性、注重知行合一。在教育实践上要加强数字校园和校园阳明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德育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9.
陆九渊开宗心学明显受到了程颢思想的影响,但“破后而立”,通过对“格物致知”的发展性诠释,开启了由“理本”向“心本”演化的道路,将“心”提升到与“理”相同的本体地位。经王阳明批判性继承发展,确立了“心”独一无二的本体地位,大胆以“良知”为“理”,以为善去恶为致知手段,为学者找到了为学的极简道路。  相似文献   

10.
袁青 《文教资料》2010,(2):100-101
《传习录中·答陆原静书》集中体现了王阳明良知学说,主要包括:良知的基本内涵——良知是心之本体;良知具有即体即用、整体性、知善知恶三个特点:恢复良知本体要依靠“此心存乎天理.而无一毫人欲之私”的作圣之功;心之本体——良知本身不动,但心落实到现实中的“照心”和“妄心”则有动静之分——“照心非动.妄心动也”.  相似文献   

11.
成人与做事     
点燃融合“成人”与“做事”的教育理念的希望。最近我常思索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的差异。我的中小学生涯还有许多传统色彩,《论语》、《孟子》等也都是高中必读和必考的,加上国文课中的大量古文,不知不觉中养成自己轻视财富、注重操守的思维,也影响自己的为人处世。姑不论其好坏,中国传统教育是一种注重如何成人(Learn to be)的教育。  相似文献   

12.
To move,to breathe,to fly,to float You walk around.You immerse yourself in the air surrounded.You bring yourself to distant places.You are here;you are there;you are somewhere;you are everywhere.You bring yourself out of your comfort zones.You free yourself from what you know.You admit your limits,and then push it.To gain all while you give You hand over the precious time you hold.Then you explore the worlds unknown.There you hear the words,sing the music,move with the rhythm,and you find the beautifuls.You welcome the discoveries,and they welcome you.Many things can be taken away,but-you smell the joy,  相似文献   

13.
14.
15.
To have an axe to grind原系英语,直译是“有把斧子要磨”,喻义是“怀有么心”,“有个人打算”等。使人费解的是,“要磨的斧子(an axe to grind)究竟是如何与“私心”、“个人打算”联系起来的。  相似文献   

16.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感知--理解--鉴赏"三步精读法,能够有效地提高阅读能力.阅读感知,是人对文章的直接的表象的认识;引导学生调动各种感官参与阅读活动,可以提高感知效果.阅读理解,是对文章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启发学生思维,进行分析综合,方能实现对文章的本质的认识.阅读鉴赏,是对文章的鉴别和评价,在此阶段,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7.
班主任工作需抓住以下三个关键:一、理解,基于“人性向善”这一价值预设,良好的教育更多的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防范与责罚,因此班主任要以一颗童心去理解学生;二、帮助,教育毕竟是一项师生之间双向的精神活动,应该是充满人性,充满温情的,这就要求教师怀有一腔热情来投入工作,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学生;三、引领,作为班主任,对班集体的建设和学生个体的培养都应该有一个理想的追求,这个追求就是班集体和学生个体发展要达到的高度。班主任只有抓住这三个关键,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赢得学生的信任,从而提高德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19.
由于高考试题的局限性和认识的差异 ,物理实验往往处于只讲不做的境地 ,改革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现状 ,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提高素质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关注产品的性价比,希望花出的每一分钱都能物有所值,这是一个市场化环境中的通行观念。技术的标准化、低端化、强调应用价值,由此成为主流声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