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视听媒介的国际传播力,对营造有利的外部舆论环境、塑造积极的中国形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视听媒介,尤其是广播新闻节目与影视作品等是新形势下建构我国国际传播体系、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的重要媒介形式.本文主要从广播新闻节目和影视作品的国际传播两个方面来探讨我国视听媒介的国际传播策略,旨在促进与...  相似文献   

2.
5G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技术赋能触发了视听内容生产与传播的革命性巨变。在"数字在场"与内容生产理念转场的当下,视听内容生产有三大目标定位,即数据入云、视听产品形态创新以及视听产品分发,将被无限拓宽。与此同时,"5G+"视听内容生产的运作空间也将进一步扩大,发展前景也将向服务于社会性、公共性的视听产品研发转变。在"5G+"引发的传媒生态巨变中,我们应以"人+5G"的发展触角去拥抱更广泛的视听世界。  相似文献   

3.
单鹏  李智 《现代传播》2015,37(2):164-165
传统游戏基于真实的物质世界,使玩家与玩家之间通过面对面的互动,在数字游戏的空间中实现沉浸式体验。媒介环境学派奠基人麦克卢汉对媒介的分析基于感官偏向以及产生的环境,将受到电力传播媒介影响下的人称之为电子人,并提出了声觉空间与视觉空间的概念。口语传统和书面传统各有其特征,其传播和感知的特征分别是空间偏向和视觉偏向,两个传统各有其断裂边界。他认为,"声觉是人类交流的基础(从发展和历史的观点来看,声觉是  相似文献   

4.
把握中国视听传媒内容生产与传播的规律,当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多个维度予以定位与审视。传媒平台的升级迭代,网络视听的兴起与发展,关涉主流价值导向和公众精神文化需求,《视听传媒的内容生产与传播》一书对中国视听传播发展新景观的研究,兼具实践性、学理性与系统性。正视大众文化视域下的传媒内容新生态,以建设性文化批评构建理性、平衡和相对稳定的媒介观,有助于中国视听传媒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以来,移动通信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以语音、短信为主的1G、2G时代,发展到以数据、IP为主的3G、4G时代,目前正在进入万物互联的5G时代。2019年6月6日,工信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四大运营商发放5G牌照,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①。  相似文献   

6.
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9.01亿,网民使用率为95.8%.2020年网民的娱乐需求持续转至线上,带动网络视听类应用使用率、用户规模进一步增长.网络视听媒介给古典音乐的传播带来了便利,众多音乐爱好者借助网络视听媒介延伸了感官,了解感知古典音乐,媒介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接收知识文化的方式,使古典音乐深...  相似文献   

7.
8.
裴扬  张旭 《新闻传播》2013,(8):191-192
京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但是当前京剧艺术的发展日渐式微,这与京剧艺术本身的特质有关,同时也和京剧的传播方式关系密切。在京剧传播中,电视的影响是深远而复杂的。它为京剧开辟了新的传播渠道,同时它也不可避免地给这个传统艺术带来了新的问题,如收视份额小、剧场转播缺乏感染力、京剧节目的娱乐性误区等等。鉴于此,就在电视这种传统大众传媒下传播中的种种问题,提出电视京剧传播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招志蕴  刘扬 《视听界》2005,(3):71-74
电视广告是一种基于对现代化电讯技术的利用,采用多种艺术方式及表现技法的视听结合广告形式。因此,当电讯技术发生变化的同时,电视广告的传播形态与特点也将相应地改变。21世纪的中国电视,目前正在经历数字电视、网络电视与移动电视的发展阶段。紧接着2004年的数字电视发展年,  相似文献   

10.
随着媒介形态的泛化,信息过载导致的"信息疲劳"、"信息迷雾"等现状使得传播环境更加复杂多样.在这样一个变局横生的传播环境中,针对不同的视听媒介、各异的视听内容、个性化的视听受众需要在大数据分析基础上实施不同的传播策略.本文着重论述视听媒体传播策略中的整合传播、精准传播和品牌传播的具体运作与效果.  相似文献   

11.
何天平 《青年记者》2021,(24):16-18
2021年,中国视听传播业在"守"与"破"之中形成一系列探索,并创造出行业发展的增量。这一过程中,既有阵痛也有收获,总体实现相对稳健的成长。一方面,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对视听传播业发展起到重要的纠偏作用;另一方面,更深度的"用户意识"作用于视听传播业的理念转型,其突出表现为以适配社会文化心理的恰切表达进一步满足受众的审美和文化需求。基于上述回顾和总结,本文也对行业发展的进路展开相应的反思。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2022年视听传播领域的发展特征和现状进行梳理,发现这一年视听传播共性的前沿路径主要集中在智能技术、人机关系和情感介入三个维度,这同时也为未来视听传播行业发展探索提供了方向和可能。  相似文献   

13.
网络视听节目传播是互联网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播主体、传播方式和手段上具有许多与传统媒体不同的特点。分析网络视听传播的演进历程,准确把握其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创新思维,积极探索网络视听节目传播监管的有效途径,推动网络文化繁荣发展,是当前管理部门匾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两位作者围绕“数字视听文化”这一议题展开深度对谈,观照数字时代视听传播的结构性转型。对谈着眼于数字视听文化转型背后的媒介逻辑与文化逻辑变革,据此出发围绕“数字化”的意涵,数字视听文化的内涵特征、实践应用和理论建构等议题形成讨论。在此基础上,本文两位作者也进一步探讨了数字视听文化的发展进路,以期对未来趋于系统性的数字视听文化研究形成一定启发。  相似文献   

15.
在政府和受众的共同努力下,全民阅读已经上升为我国的一项国家战略.近些年来,视听媒介的变革、应用和普及,拓展了民众的阅读方式,丰富了民众的阅读资源,极大地促进了知识的生产和传播,有效地推动了全民阅读的深入展开.在“爱读书”的社会氛围日渐浓厚时,我们应当更加注重推动“读好书”,强调个体的深入阅读体验,真正使他们做到“开卷有益”,这在数字化阅读语境中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6.
数字传播时代,媒介的汇聚让即时的视听信息传播功能不再为传统的电视终端所专有,渠道的融合和信息接收终端的功能趋同让视听媒体竞争呈同质化趋势.本文认为,电视媒体与新兴视听媒体的竞争实质在于各自传播特性的竞争,数字化浪潮中的视听信息传播竞争也必将走向传播差异性竞争之路,电视媒体需要在传播特征与内容的深度结合基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国网络视听行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构筑全球业务生态,已实现规模化的国际传播,出口内容更加多元化,平台出海渠道新进展,但仍然存在视听内容供需契合度较低、跨文化传播能力较弱、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平台较少、缺乏持续稳定的中外合作机制等短板.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化产业的竞争加剧以及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更加突出,中国网络视...  相似文献   

18.
孙萍 《中国出版》2015,(12):61-63
随着对外传播进程的不断深入发展,单纯依靠演出实践的传播方式,已不能满足需求,被翻译成严谨适当的外文、全面而详细介绍京剧艺术理论的著作和剧本是京剧艺术在海外取得良好传播效果和普遍承认的关键之一。因此,应加强对京剧相关文本的大量翻译和全面推介,实现演出与文本并重、理论与实践同步的"两条腿走路"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19.
短视频平台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拓宽了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本文基于技术可供性理论,探究抖音APP中京剧短视频的传播逻辑,认为传统文化在生产可供性下会引发内容的嬗变,在社交可供性下会产生共情场域,在移动可供性下会产生感知记忆。技术的加持增强扩大了京剧的传播力和传播范围,推动京剧艺术走向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何波  李静 《中国广播》2007,(5):67-70
伴随着网络传播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视听节目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数量和规模改变着现代人的欣赏模式和生活习惯,并以其传播更为迅速、功能更为强大、互动性更强、收听收看更为便捷的优势逐渐成为互联网的主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