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明确要求.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教育理解和教学行为的迭代与更新:教学目标从"孤立"转向"统整",要有整体意识;教学内容从"宽泛"转向"聚焦",要有核心意识;教学方式从"给予"转向"触发",要有对话意识;学习评价从"游离"转向"嵌入",要有多元意识.  相似文献   

2.
在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是时代的要求,更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教学整体意识、年段重点意识、阅读期待意识和评价引领意识,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3.
师生问题意识是促进师生发展、构建高效课堂、培育学生语文素养、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带着问题教语文",研究课程标准,明确学段要求;研究教材,把握核心要义;深耕课堂教学,构建高效课堂;关注学生发展,提升综合素养.学生应"带着问题学语文",通过问题的植入、发酵、解决、提升过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而学科素养作为学生的综合素质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诱导学生主动学习并积累语文知识,养成良好的学法习惯,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进而提高学生的人文和学科素养。本文从"质疑问难""渲染情感""促进学用""培养创新"四个方面阐述如何有效培养小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促使学生迸发出语文情感,提升学生的人文内涵。  相似文献   

5.
何永刚 《甘肃教育》2014,(11):39-39
正《语文课程标准》有这样的教学建议:"教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这一建议的实质是,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统筹课堂中的各类元素,创建一个以学生为本,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课堂。那么,教师如何多方统筹,创建"以生为本"的语文课堂呢?  相似文献   

6.
统编教材的每个单元都以语文要素为线索贯穿始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观照语文要素,并通过前后勾连、注重整体设计、关注过程等途径,引导学生整体把握单元内容,理解单元内部各个知识板块的联系,从而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和规律。这样整体观照语文要素、整体推进要素落实,能全面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材以"主题单元"取代"知识体系单元"的编排,有利于教师对教材的统整与利用。以苏教版语文第七册第六单元"诚信"主题单元为例,教师可以在整体意识的引领下,分别从主题单元目标的精准把握、语言的提炼和单元教学的同中求异等方面引领学生解读文本,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的意义主要体现在"语文意识"的培养上,其对丰富敏锐的语感的形成和语文素养的提高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就语文意识的重要性、培养和提升学生语文意识的具体策略谈一谈思考和理解。  相似文献   

9.
语文意识是人们在听说读写中自觉和不自觉的"关注点",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让学生具有语文意识是语文发展的需要,是语文学习的需要,也是语文教学的需要。学生形成语文意识的路径有:在阅读教学中培养语文意识,在课外学习中实践语文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发展语文意识。  相似文献   

10.
于善发 《成才之路》2021,(11):52-53
语文作为工具性和人文性学科,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和途径。语文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创新,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可以从树立创新意识、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主动质疑问难中发展创造性思维、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语文意识是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自觉关注、有意注意和审美评价,是一个人在长期的习得和学得中渐次形成的思维品质、精神状态。语文意识可分为语言文字意识、文章文学意识和民族文化意识。语文意识具有基础性、习得性、主体性和发展性等特征。对语文意识的培育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堂不仅仅是教课文,课文只是课堂教学的载体,关键在于关注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语文素养的提升。学以致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是每个语文教师都需要努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语文现代文阅读的整体意识指的是,在指导学生进行现代文阅读练习的情况下,要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不要局限于从局部把握某一部分内容。而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时候教师是为了做题而讲,所以往往忽视了整体意识在现代文阅读中的重要性。而《课程标准》强调"认读与理解重在评价学生对文本内容和词句含义的基本认识和感受;综合与分析重在评价学生整体把握和独立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鉴赏与评论重在评价学生的个体体验与辨析是非、善恶的能力"。要想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文本以及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就需要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  相似文献   

14.
语文作为基础性和人文性的学科,是高职学生必修的文化课程之一,通过对语文的学习,可以促进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素养以及职业素养的快速形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意识,根据高职语文教学的现状,语文教师要通过转变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法等柔性教学管理模式,增强学生的阅读意识、审美意识和主人翁意识,从而达到培养和提高高职学生语文意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既是新时期广大语文教师的努力方向,也是语文教学在新课程标准下的最终目标。为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6.
陈胜全 《教育艺术》2006,(10):24-25
语文信息素养是传统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都分.主要由语文信息意识、语文信息知识以及语文信息能力组成,其中,语文信息意识是前提,语文信息知识是基础.语文信息能力是核心,学生语文信息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实践,而课堂又是语文信息素养培养的实践主阵地。如何有效地将语文信息素养的培养科学地融入课堂教学观?关键在紧扣语文信息素养的三个内涵来组织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7.
本节课以"正语文""语文核心素养""沉潜学习"为关键词,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从上课开始到上课结束,各个环节、各项内容、各种方法,都努力地体现一个"正"字。特别是文本学习的五大步骤,读、美贯穿始终,每一步都离不开学生的"沉潜学习",每一步都围绕"语文核心素养",努力让语文课切实做到三"实"——实在(不搞形式)、实惠(有内容、有内涵)、实效(经得起检测,能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基)。  相似文献   

18.
"素养"一词在各科课程标准中运用普遍,对"语文素养"一词要从课程改革的整体目标上去理解。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语文方面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的知识、能力、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时,不应忽视基础教育课程的总体目标。讨论"语文素养"的主要目的还是要进一步明确语文课程目标,改进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是融合了专业知识与文学素养于一体的学科,具有工具性、文学性与审美性等综合特点。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语文学科意识、丰富文学素养的关键阶段,对学生的心灵成长、情感体验起着积极的作用,有助于学生对文学世界与情感世界发生正向的反馈。小学语文教学中,单元整体教学法有助于学生对整体的把握,预先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内部联系。教师应该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合理融入单元整体教学法,激发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教学关系中的主体,引导学生学好语文。  相似文献   

20.
部编版新教材的应运而生,为初中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用好部编版新教材,对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大有裨益.语文教师要领会编者意图,明白部编版新教材在哪些方面有所变化,以及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并能够看到新教材编写理念中的国家意识、整体意识、读书意识、科研意识,才能充分利用好新教材,使教学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