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王永强 《教育评论》2013,(1):141-143
本文在系统论的视野下,以史料为依据,对三国时期中原地区官学教育与中原社会的关系进行历史考察,重点梳理了处于三国这一特定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舞台上的中原地区官学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  相似文献   

2.
《居士集》是欧阳修晚年亲手整理过的著作集,《居士外集》(以下简称外集)则是后人搜集整理而成的欧阳修著作集。二集中关于正统思想的观点并不一致。就其本人而言,早期大体上是肯定后梁的正统性而晚年却持否定态度;就其早期正统观而言,对后梁正统性的认定出现过反复;就当时正统思想的潮流而言,欧阳修前期的正统思想与主流正统思想是一致的。但随着儒学复兴运动的深入发展,主流正统观逐渐发生转变,因此产生矛盾。欧阳修前期的正统观直接影响到他与尹洙合撰《五代史》;后期正统观既是对他亲自参与过的儒学复兴运动的呼应,也是对其早期矛盾正统观的修正。  相似文献   

3.
清代开国之初,努尔哈赤在与明朝进行军事较量的主战场之外,在思想舆论上也公开质疑明朝统治中国的合法性。努尔哈赤宣扬天命正统观,以证明其反明行动合乎天意,所建政权具有合法性。这一观念对统一女真各部和与明争夺辽东战争的胜利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后期由于其思想观念的僵化也对后金政治产生了消极影响。继努尔哈赤而登基的皇太极,继承发展了这一思想,在宣传国家无论大小一律平等、皆受天命保佑观念的同时,更加重视得道者天命佑之、失德者天命弃之的正统观,积极奉行德政。皇太极最终完成了后金政权意识形态与儒家思想文化的链接,为其最终获得以"道统"为标志的文化象征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三国时期战乱频仍,民不聊生,教育活动无法正常进行,师学的发展一蹶不振,因此家学成为三国经学授受的主要途径。三国家学教育自有特色:魏、吴两国的经学世家多,传经世数长,蜀国经学世家相对较少,传经世数也很短;三国家学教育的内容开放、实用,经学的普及化程度提高;家学教育的效果显著,为三国、西晋政权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5.
三国时期的狩猎活动大多出于个人爱好,具有修身养性和军事演练的功用。射猎活动中乐趣与危险并存,有的帝王为了狩猎还颁行了相关法律。因为狩猎活动耗财费物,因而有见识的大臣往往劝谏。狩猎活动体现了三国时代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6.
从朱元璋的正统观看他对元蒙的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朱元璋的正统观看他对元蒙的政策谢贵安关键词朱元璋;正统观;元朝;政策正统观是指人们对于政权传承统绪的合法性与否的认识与看法。正统观源于古代的宗法制。宗法制处处强调嫡庶,正统观时时讲究正闰。由于人们的立场及观念不同,对于何者为具有合法性的正统王朝的看...  相似文献   

7.
三国时期是古代学术文化的转折时期,史注逐渐摆脱了东汉经注的束缚,取得了学多新成就,在史注的内容、方法及数量上都有一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三国时期的水军与水战在军事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水军成为具有战略意义的兵种,在魏、蜀、吴三国的发展各不相同。水战则对三国鼎峙的格局影响颇深,众多的战例使我们得以揭示其特点、影响因素及各种战术战法。  相似文献   

9.
三国时期,妇女发挥了积极的社会作用,表现在妇女可以参政、可以参与治军、从事农业生产以及倡导健康的社会风尚等方面。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长期战争影响、佛道教对儒家思想的冲击,以及妇女在婚姻地位上发生变化等。  相似文献   

10.
三国时期的吴蜀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蜀关系萌发于赤壁之战,在樊城之战到犭虎亭之战期间,从联袂伙伴转变为敌对政权,而后经过正式签订盟约,长期处于友好互助的状态,可以说是彼此相互制约、相互利用的产物,对三分格局的形成、稳定具有重要作用。面对来自曹魏的严重威胁,保持正常的外交往来,为吴蜀两国的生存利益之所在,但由于彼此潜在矛盾的激化,两国关系一度跌入深谷,可见吴蜀统治者立足于本国利益,在处理外交事务上总带有一定的谋略构想  相似文献   

11.
三国时期吴魏濡须之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国时期,吴国的战事主要集中在与魏国对峙的江淮 、江汉之间,其中濡须口是吴 、魏战争的地理枢纽.论文以濡须口为中心,对濡须流域吴魏之间的战事进行系统研究,将三国古战场的真实面貌还原于世人.  相似文献   

12.
薛瑞泽先生在《三国婚姻重视门第说商兑》一文中已对三国婚姻重视门第说提出质疑,他认为"三国时期的婚姻并非极重视门第,门阀等级内婚仅仅处于萌芽阶段"。实际上,汉末三国时期的婚姻不止是"并非极重视门第",而且是根本就不重门第,通过对汉末三国时期嫁娶不重门第的婚姻案例作一梳理,同时对不重门第的原因作出剖析,特殊的年代门第失去了它的实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才是不重门第婚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陈绍辉 《鄂州大学学报》2009,16(3):34-36,46
研究和开发鄂州三国文化,确定鄂州在当时的特色和地位至关重要。三国时期的鄂州,作为吴国的帝王之乡,不仅是当时最大的军港之一,而且是当时最大的冶炼和宗教文化中心。  相似文献   

14.
三国时期社会礼仪具有与国家礼仪同等重要的地位,一些社会礼仪行为与国家政治发生了紧密的关系,其为国家政治服,务的特点已经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规范社会行为的范畴;某些礼仪具有貌似士礼实乃天子之礼的特点;国家礼法在某些方面开始对社会礼仪进行约束和规范。三国时期礼仪的实践性有两层含义:一是礼节和仪式都要通过人的具体行为表现和落实;二是不仅通过一系列实践行为实现,其本身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三国时期受战争影响,苏北地区大片荒芜,教育事业无法开展,苏南地区在孙吴政权的管辖下教育活动自有特色:孙权重视子弟教育,鼓励将领学习文化;孙休注重学校建设,鼓励官吏子弟入学;吴郡地区以大族家庭教育为主的私家教育相当活跃,为东吴以及后来的西晋政权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史传文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重要源头这一理念出发,以《史记》和《三国演义》的关系作为个案,从思想内容、美学风格和叙事艺术三方面进行了简要的探讨。重点分析了《史记》的实录和春秋笔法对《三国演义》在题材和思想倾向上的影响,认为《三国演义》的宏大叙事与悲剧风格、叙事虚构等与《史记》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三国演义>从题材处理,布局谋篇、人物设置、情调氛围四个方面进行悲剧运作,形成了强烈的悲剧态势.  相似文献   

18.
史学名著《三国志》与《史记》、《汉书》流誉千古,时人评其书曰“并迁双固”。依《三国志》而通俗化的各种话本,戏剧乃至成为演义式的小说,其最著者是《三国志通俗演义》,人称《第一才子书》,士林及民众莫不喜读其书,可谓雅俗共赏,家弦户诵。从文化视野考察,文、史各行其道,两苑各撞其芳。随时代之演进,民众需要文化,文化之持续发展亦有赖自身的通俗化,以各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去满足大众对文化的渴求。从《三国志》到《三国演义》,是雅文化与俗文化互补成功的典范,彼此交相辉映,体现了雅、俗文化自身的价值规律。  相似文献   

19.
《三国志》等史籍和《三国演义》等小说中有多个汉末三国时或虚或实的“空城计”故事,赵云战汉水、朱桓保濡须、文聘守石阳、陆逊攻襄阳为真实的“空城计”战例或具“空城计”色彩的战事;曹操攻定陶为一场伏击战而非“空城计”.脍炙人口的《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在马谡失街亭后于西城智退司马懿的“空城计”故事,有历史的影子而非历史事实,它可能是赵云于汉水之滨战败曹操之役在传诵过程中的“张冠李戴”,其创作受到街亭之战中王平收拾残局史事的启发和《三国志平话》中诸葛亮“空城计”的影响.《三国演义》描写诸葛亮“空城计”,既是小说创作艺术的需要,也是社会大众接受意愿的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