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纪录片"一词最早由"纪录片教父"约翰·格里尔逊提出,他给出了纪录片第一个定义:对事实(Actuality)的创造性处理.这个定义看似合理全面,却并不具备实践意义.因为从根本上来说,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小说以及各类影视作品都是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创造性处理,怎么"处理"以及"创造性"尺度的把握在这个定义里缺乏有效的可执行的标准.格里尔逊也认识到自己提出的这个定义存在不足,在后来的著述中他坦言自己之前对"纪录片"所作出的诠释是"词不达意"或者说"含混不清"的(Clumsy).但是这个定义却给纪录片创作在意识上提供了理论性的指导,同时也让我们对纪录片的记录和真实之间的关系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考量.如何"处理"才能最大限度地还原真实而又不失"创造性",这就必然涉及纪录片创作中有关真实的"再现"和"表现"问题.  相似文献   

2.
电视的纪实不能是自然主义潘伟英国纪录电影学派创始人、纪录片大师格里尔逊说过一句话:“你拍摄了生活的真实面貌,而由于你把它的细节作了编排,你又解释了生活。”新时期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从80年代初形成的《祖国各地》流派,到《丝绸之...  相似文献   

3.
杨蕾 《新闻前哨》2001,(8):13-15
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始,以《望长城》为转折点,我国的电视纪录片逐渐形成“纪实”创作风格,随着《东方时空》栏目以及《舟舟的世界》、《神鹿啊,我们的神鹿》等作品的出现,纪录美学作为一种创作观念已深入人心。 与此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在纪录片创作中尚存在若干“误区”,比如,从理论上承认纪录片,应该是纪实与艺术并重,但实践上对究竟什么是纪录片所应追求的真实,纪录片能够到达怎样的真实,在追求真实的过程中要不要以及如何使用更加丰富的媒介和语言手段等,认识却比较模糊。这些问题有必要对纪录片自身作一番考察,从源头探…  相似文献   

4.
在已经创作出品的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纪录作品中,类型和手法不尽相同,下面笔者从作品纪录创作的媒体形式、呈现的类型以及创作手法进行分析. 一、媒体形式:电视系列纪录片与纪录电影 从南京大屠杀纪录片的创作来看,主要有两种媒体形式,一种是电视系列纪录片,一种是纪录电影.当然这两种媒介的差异不仅仅是记录介质,而且在影片容量、制作技法、叙事结构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5.
孟旭舒  周洲 《视听》2022,(10):129-132
从传播平台看,警务纪录片既有《城市真英雄》这样以传统电视媒体为播出平台的,也有《守护解放西》这样由网络新媒体制作并播出的。从叙事方面看,电视警务纪录片以线性叙事为主,全景式记录警务工作者群像;网络警务纪录片有多种叙事结构,大多集中展现某一地区的民警形象。从创作手法上看,电视警务纪录片采用经典的“格里尔逊”纪录风格,后期制作中规中矩;网络警务纪录片采用真实电影纪录风格,后期制作娱乐性较强。传播价值上,电视警务纪录片树立城市警察的群体形象,注重普法教育;网络警务纪录片确立基层民警形象,在普法教育的同时引入对人生的价值探讨。  相似文献   

6.
"真实"与"虚构"作为相互对立的两种创作观念长期成为纪录片和剧情片各自的基本属性.以虚构方式展现的基于事实的作品和以纪录片形式表现的虚构作品成为近年来创作的独特景观."纪录剧情片"和"伪纪录片"作为两种主要类型,其融合"真实"与"虚构"的特性,展示了后现代哲学真实观影响下影视创作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纪录片《中国》一经问世,便引起广泛关注,在中国更是引发持续一年多的"批判"浪潮。本文从传播学视角,围绕创作目的、纪录理念及文化观念三个层面,分析纪录片《中国》引发关注的复杂原因,探析世界纪录片创作理念的衍变,以及不同纪录理念之间的碰触、纠结、渗透与影响。  相似文献   

8.
李魏 《记者摇篮》2005,(4):33-33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几十年代初时纪录片的叫法儿是“电视专题片”.我们所接触到的作品已经形成基本的创作模式.用简单的公式可以表述为:画面 解说 音乐.当时的纪录片观点鲜明,主题明确,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它一直是电视工作者创作的主要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9.
田锦霞 《青年记者》2016,(30):68-69
领袖人物是中国纪录电影创作的重要题材,此类纪录电影在中国纪录电影创作中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从被称为中国电影“专家奖”的金鸡奖中最佳纪录片的总体获奖情况来看(截至2015年),《刘少奇同志永垂不朽》《周恩来》《周恩来外交风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及《走近毛泽东》5部影片均为领袖人物题材,占获奖总数(共计26部)的近20%.金鸡奖最佳纪录片无疑是我国纪录电影中的优秀之作,领袖人物纪录电影在我国纪录电影创作中的地位不言而喻.笔者试图分四个阶段对新中国领袖人物纪录电影的创作演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0.
宋陟刚 《新闻知识》2006,(11):64-65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者们第一次喊出了“打倒‘解说词加画面’,走出纪录片创作误区”的口号。因为“以词为主,音乐铺底”的制片方式再也不能真实地反映我们这个时代,再也不能真实地表现人们的现实生活了。于是,“以画面语言为主体,代之以同期声”的一大批纪录片问世了,《望长城》《中华之门》《毛泽东》等也因此而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应该说,时至今日,对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过程中纪录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诗学之辨依然有现实的意义和价值。在这里,为了便于说清这个问题,我们试图借鉴艾伯拉姆斯“艺术四要素理论”的分析模式…  相似文献   

11.
观念决定人们的行为,纪录片的观念决定着纪录片的走向。对于纪录片这样依赖群体协作才能完成的创作来说,拍摄群中每个成员的纪录片观念是否一致,将最终决定一部纪录片的成败。本文谈论的几个关于纪录片的观念,是笔者在长期的电视实践中经常反思的问题,提出来希望与同仁求得共识。一、“全纪录”的观念纪录片是用电视手段纪录生活的一种方式,它的原则就是真实地纪录生活。这种真实的生活纪录,是“从头到尾的真实”(达斯宁语),我们称为“全纪录”。这是严格区别于以往“专题片”模式的观念,也是纪录片创作的基础。“全纪录”意味着…  相似文献   

12.
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的电视纪录片、电视专题片创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成长发展势头。随着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栏目的走红,各地电视台相继开办了一批贴近社会生活、贴  相似文献   

13.
王桃波 《视听纵横》2006,(6):117-118
近几年来,电视纪录片的故事化创作思想观点的提出和创作方式的运用越来越被电视纪录人所关注和青睐,故事化创作趋向日益显著。在电视专题部的几年工作中,笔者也逐渐从传统的专题片创作模式中走出,试着拍摄了几个纪录片,有了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和观念。认为纪录片故事化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4.
本文是对纪录片功能的探讨.笔者从我国纪录片发展历程指出,在纪录、教育、传播知识、人文关怀等功能之外,纪录片传播思想、抒写情感的功能需要加强,它们是纪录片创作主体自我意识彰显的必然结果,这两者曾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被排斥在主流纪录片之外,现在应该给予它们足够的空间,这对纪录片品格的提升将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电视专题片和电视新闻在我国几乎是同时降生的,1958年,中央电视台建台之初,就既有电视新闻,又有电视专题片播出。当时电视专题片的主要内容是新闻报道,与电视新闻相比,仅是篇幅长短上的区别——短的是电视新闻片,长的是电视纪录片。即后来所谓的电视专题片。初始阶段的电视专题片如《珠江三角洲》、《长江行》等基本上是承袭了电影新闻纪录片的模式,尚未走上电视专题片自己的发展道路。总括那些早期  相似文献   

16.
梁占歌  汪美芳 《传媒》2015,(22):45-46
顾筠,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导演.新世纪以后,顾筠先后用10年时间创作了《筑梦2008》《永恒之火》和《缘聚羊城》三部经典的体育纪录片,赢得了海内外的广泛好评.她的作品充分展现了对个体命运的关注,散发着浓厚的人文关怀气息.同时,也有别于传统体育纪录片,她的作品采用递进式叙事结构,极大增强了作品的叙事张力,采取故事化叙事模式,强调冲突与悬念的设置.可以说,不管是对内容的挖掘,还是对结构的创新,在体育纪录片创作领域上,顾筠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时间的魅力、真实的力量、情感的张力形成了顾筠体育纪录片的独特叙事特色,彰显出了中国纪录片的审美内涵、艺术品质和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7.
2009年1月12日,12集电视纪录片《台北故宫》一经问世,便引起广泛关注。本文以《故宫》、《台北故宫》为文本进行比较,从纪录理念、纪录手法、审美形态的衍变,解析纪录片《故宫》与《台北故宫》所呈现的不同纪录理念与审美形态,以及对纪录片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张家翰  朱丹红 《东南传播》2021,(10):141-144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世界提供了一个正确的发展方案,如何更好地宣传"一带一路"倡议,成为相关纪录片创作的重要问题,央视纪录片《一带一路》以独特的空间叙事手法,获得良好的口碑.以列斐伏尔的"空间三元辩证法"为视角,从物理空间、精神空间、社会空间三方面,分析《一带一路》中的空间叙事思路及其深层内涵.研究得出《一带一路》所用的空间并置的叙事手法以及"一体三面"的空间叙事逻辑,以期对未来"一带一路"对外传播领域中,空间线索下纪录片的创作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纪录片如同报告文学作品,源于真实,却讲究表达的技巧; 而专题片则是这样一种形式:制作单位用画面加解说,这种承载模式总结许多事实或讲述许多道理。纪录片的创作过程缘起一种感情的冲动,而专题片的制作则主要是为了完成某项“任务”。这里,我将纪录片的产生用“创作”一词来表达,而将专题片的生  相似文献   

20.
虚构策略能否用于纪录片创作历来是个争论不休的话题,在中国电视纪录片走向繁荣发展的90年代更是如此,从90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纪实主义因误读和偏执而步入模式化与庸俗化的困境,在反思中纪录片人逐渐深化了对虚构策略重要价值的认识。大家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在坚持纪录片本质追求的前提下对虚构策略的合理运用,不仅不会损害纪录片的本质内涵,反而会增加特殊的艺术魅力、拓展纪录片的表现空间。这便是我们在探讨“真实再现”在纪录语境中的生存价值时应明确的认识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