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
在赫勒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中,对日常生活的基本界定是她理论的基础。她将日常生活纳入文化的意义上进行解读,彰显了日常生活的文化内涵,并提出只有日常生活的文化革命才能抵御现代性的文化危机。  相似文献   

2.
赫勒在其《日常生活》一书中,划定出日常与非日常的界限,界定了日常生活的领域,剖析了日常生活的基本结构、组织构架及一般图式,使我们获得关于日常生活的总体的科学认知;在此基础上,赫勒对日常生活做出了价值判断,分析了日常生活到类本质活动的进程,挖掘了日常生活自身内含的走向"自为的"类本质对象化的可能性,提出要实现日常生活人道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阿格妮丝·赫勒针对一些学者因为如今出现的道德边缘化而主张道德是一个单独领域的观点,提出道德并非是一个单独领域,而是渗透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之中的。道德哲学的出发点应该是"好人存在",而不是传统所认为的好生活,"好人"是那些"宁可自己受苦而不去犯错误的人"。由此道德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好人存在,好人何以可能"。她的整个道德哲学体系即是围绕这一核心问题分别从理论理性、实践理性和总体的人三个角度展开的。  相似文献   

4.
布达佩斯学派主要哲学家赫勒从日常生活、伦理、政治、宗教与艺术的关系考察文艺复兴时期的审美自律的呈现,这种考察不仅具有审美现代性的知识谱系性,更具有深刻的文化政治想象,其考察既是一种历史的认知,也是一种价值评价,因为相对审美自律形成的文化体现出人类的个体与物种价值的接近。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布达佩斯学派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哲学家、伦理学家与美学家阿格妮丝.赫勒的现代性想象制度理论,阐发了历史想象制度与技术想象制度的复杂的结构关系及其与现代性的三种逻辑构成的束缚与张力,藉此可以进一步认识和理解现代性的异质性特征与赫勒的文化现代性理论。  相似文献   

6.
布达佩斯学派主要哲学家阿格妮丝.赫勒通过对马克思市场理论的重新阐释,通过对东欧社会主义的深刻反思,对市场体制进行了重新思考。她在指出市场体制给文化传播带来负面效应的同时认识到市场体制对文化传播的肯定性意义。这有助于深化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下的文化理论建设。  相似文献   

7.
赫勒在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中提出的个体发展思想是源于马克思的个人发展理论,并继承了马克思“类本质”的观点,但个人发展的途径及终极诉求又不同于马克思,她主张通过个人的改变而使日常生活人道化。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看,赫勒的“个体”思想带有抽象的人的理论逻辑,但她所倡导的日常主体的自觉提升,对当前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现代性反思与批判的视角出发,赫勒揭示出阶级社会不合理的社会分工造成日常生活异化,进而导致以信仰危机、文化危机甚至人类生存危机为表征的整个社会异化。为克服社会异化,赫勒提出“未来社会共同体”的价值构想,旨在通过改变日常生活主体的态度、塑造个体的个性等手段来克服日常生活异化,实现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合流,从而构建起“未来社会共同体”。赫勒的“未来社会共同体”执着于人类社会共同价值的塑造,是依靠人们自愿选择和共同努力构建起来的共同体,是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相统一的共同体,是为全人类存在的共同体家园。赫勒的“未来社会共同体”实质上是一种价值共同体,其对人道主义原则、人类社会共同价值观、共同体意识的强调,为我们今天在多元文化并存的世界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颇多有价值的参照。  相似文献   

9.
对权利理论的关注是中国法学研究永恒的课题。从时间维度上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学界对权利理论的研究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21世纪至今。每一时期国内学者对权利理论的研究各有其贡献及限度。梳理四十年来国内权利理论研究的历史,就是权利话语在中国从确立、发展到不断完善的历史。然而,四十年来的研究仍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共时性”和“历时性”问题,如意识形态的非学术话语;受现代化权利理论的支配;权利证立规范性依据的缺失等。通过时间脉络梳理四十年来国内学者对权利理论的研究历史会发现:几十年来的权利理论研究并未形成一套基于中国法学自身具有解释力的、体系化的规范性权利理论,面对现实发生的诸多权利问题,学界对权利理论的体系性构建仍在逐步探索之中。  相似文献   

10.
异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异化问题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国外学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热点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讨论开展以来,国内学者也围绕此问题展开了深入而系统的探讨,归纳起来看,在理论层面突出地体现为三个方面:对异化概念的理解、对异化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和发展中地位与作用的分析、对马克思异化理论内涵特质的诠释。这些研究成果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回顾和反思这些研究成果,不仅能为我们继续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体性提供理论养分,而且也能为我们深刻剖析现代社会、反思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独特视角。  相似文献   

11.
建国后中国天主教研究可以分成几个时期,1949~1978为第一时期,研究受意识形态左右;1978年之后从教案研究开始学术性逐渐增强,90年代中期以后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空前。各阶段研究呈现出不同的侧重和范式,取得了不菲的成就。天主教研究的进一步发展,面临学术转型的挑战和跨学科整合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40年,我国职业教育教学研究也已走过了40年。通过分析40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教学研究文献,发现我国职业教育教学从知识本位教学走到能力本位教学,经过引进实践阶段,认识消化阶段,本土化改造阶段,又从能力本位走向发展本位教学,经历了从学习国外经验,跟跑、伴跑到开始领跑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扎西会议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长征期间于1935年2月在昭通市威信县境内召开的一系列重要会议的合称。会议作出的若干重要决策,对中国共产党实现重大转折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有关扎西会议的研究取得了重要成绩,但由于很多主客观方面的原因,研究工作也显露出后劲不足的态势,陷入了研究瓶颈。回顾25年来学术界对扎西会议研究的成就和不足,有助于积累经验,继往开来。  相似文献   

14.
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具有基本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能满足现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本文梳理近三十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研究的基本状况,展示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基本概念、社会功能、职业教育发展规律、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国际经验借鉴等多重面相,以期为进一步拓宽中等职业教育研究视域提供认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沿着传统的学校管理学、教育行政学研究思路,经历了1978-1985年的恢复、1985-2000年的发展、2000-2018年的繁荣三个阶段。以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出台为契机,学术界开始关注教育管理学理论的系统研究和学科体系的整体建构。进入21世纪以来,学术界尤为关注教育管理学的批判与反思,研究逐步深化且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相似文献   

16.
异域形象学传入中国近四十年的时间中,相关内容以书籍和文章的方式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些著作所探讨的问题的流变比较全面及权威地记录了异域形象学在中国发展的动态过程。理论研究特点主要包括基本理论的确认、中国化过程和文化转向三个方面的内容。实践研究特点主要体现为,从他者形象类型的角度进行分类、文本分析呈现严重失衡的状态。两种研究现状对形象学日后的发展形成了三个方面的启示,分别是形象类型的拓展、理论体系的完善和网络形象学领域的开拓。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霾的判别研究、霾天气的成因、霾天气预报研究、霾天气监测技术研究、霾天气治理研究及霾天气尺度研究等6个方面进行梳理。未来需要加强对霾天气的持续动态监测,重视科学技术的更新应用,从动态、整体的视角进行霾天气的综合监测,为制定更为科学的霾天气应对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教育事业和科学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教育科研蓬勃发展,成为一门覆盖教育各个领域的科学,渐成中国特色的教育科研体系,中国已成为世界教育科研大国.60年来教育科研显示出鲜明的初创机构、健全体系、特色创新三个发展阶段,不同历史阶段有其突出的标志性事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了科研兴教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西方学校效能研究4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学校效能研究的主要内容可以总结为以下四个方面:1.学校效能的内涵;2.有效学校的特征与影响因素;3.学校效能的测量与评价模式;4.学校领导对学校效能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40年,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制度经历了重建期、法制化时期、专门化时期等三个阶段,基本特征是:从中央政府为主向地方政府为主、从单一政府主体向多元主体转移;以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诱致性制度变迁为辅;内外部因素共同推动。为了推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走向深入,制度变迁的基本方向应该是: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发挥行业指导作用,增强企业主体动力,努力打造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