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坚定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文化自信所指的"文化"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正确理解和把握其科学内涵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前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信与坚守是实现文化自信的有力彰显,因此,应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中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用红色革命文化熏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的定力;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反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自信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是坚定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思想保证。  相似文献   

3.
核心价值观自信是文化自信的本质,文化自信是培育核心价值观自信的源泉,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民族自信的根基。当前,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与行为存在着矛盾,未能将传统文化的继承付诸实践;理想信念缺失,缺乏革命文化的精神引导;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乏整体和更深刻理解等。因此,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丰富精神资源,以涵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从内心深处坚定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4.
刘畅 《教育教学论坛》2020,(16):146-147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将“文化自信”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明确了“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今日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在西方错误思潮的冲击下,承载着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精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却面临着诸多挑战。文章从教育生态系统中与个体关系最密切的家庭教育出发,探讨在文化自信的背景下,家庭教育应提供的精神动能和面临的现实困境,为更好地通过教育手段实现文化自觉、文化认同,最终坚定文化自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是祖国的栋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将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是新形势下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6.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要求,也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工程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立足点和价值前提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政治认同教育从发展道路、科学理论、政治制度、党的领导四个维度来帮助学生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以及党的领导自信,从而能够实现有效转换与衔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要求。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对于中国德育具有重要理论启示。在培养目标上,中国德育要致力于培养具有中华文化基因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文化底色上,中国德育要坚实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基础上;在德育智慧上,中国德育要深入汲取中国历史智慧和经验;在理论建设上,中国德育要坚定理论自信。学校德育必须坚定文化自信,政治上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德育内容上坚持以我为主,文化教育顺序上先中后外,在文化教育过程中系统性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视野上坚持必要的国际理解教育。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渊源有二,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是马克思主义早期理论和中国化理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纳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可以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代化的进程。针对高校德育工作发展,一方面可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扎实推进教育工作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另一方面,坚定地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青年学生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要想更好地满足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就必须让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必须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还要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政治认同核心素养,让政治认同核心素养在思想政治课堂中得到彰显。  相似文献   

10.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但面对多元文化的浪潮,大学生表现出对文化选择的茫然或迷失,一定程度上缺失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有着密切联系,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贯穿思政课教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培育大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教育内容。高校应在大学生中广泛传播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和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为我们提出一个重要课题。文化自信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传承中华文化、凝聚社会合力、实现民族复兴的时代要求。彰显文化价值,展现文化生命力,坚定人们的文化自信,要发掘中华文化精髓,着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关注人民精神需求,构建全方位的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3.
在新时代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党能否继续交出优异答卷,关键在于有没有坚定的历史自信,党的百年历程和伟大成就是坚定“四个自信”最牢固的根基。历史自信为道路自信提供历史基础,为理论自信提供历史逻辑,为制度自信提供历史根据,为文化自信提供历史底蕴。历史自信深刻揭示了党的光辉历史及其与“四个自信”的内在关系。因此,通过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厘清历史自信与“四个自信”之间的关系,对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坚定“四个自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多元文化冲击下,现代人大多集矛盾和边际性于一身,难以把握自身文化身份,进而成为边际人。文化认同危机不仅严重影响着边际人的现实生存,也制约着其人格健康发展。文化认同的核心是价值观认同,现阶段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在边际人人格发展中具有导引和规约作用。认知是认同的前提,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必须强化宣传教育工作,在理论的认同与内化上下功夫,从而为边际人化解文化认同危机、找到精神指引、坚定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5.
文化与价值观内在相联,任何文化都承载着一定的价值观,是一定价值观的体现。从核心价值观的层面理解文化,无论对文化时代差别和民族差别的把握,还是对文化现象的总体概括和本质透视,都要深刻地进行文化反思以形成文化自觉。文化自信要以文化自觉为基础,根本就是核心价值观自信。在当代中国,文化自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发挥着更基础、更深层、更广泛的作用。我们需要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从人类情怀和人类解放的高度理解社会主义文化,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处理好"中国特色"与"社会主义"的关系,大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这是确证、增强和提升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卷首语     
文言诗文的人文教育作用如下:引导青少年更加全面正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青少年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代中国,培育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息,且与国际社会相对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伟大的实践工程,应当坚持“中国内涵”与“国际表达”的内在统一,避免顾此失彼;应当避免过分纠结于与资本主义价值观的缠绕和争论,保持高度理论自信;应当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一般意义上的公民道德规范或价值观的本质区别,防止混淆概念;应当摒弃急于凝练出成熟且精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浮躁心理,以防空谈误国。跳出这些思维困境充分凸显了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的高度自觉与自信。  相似文献   

18.
<正>2019高考全国文综卷Ⅱ政治试题(以下简称"2019年全国卷Ⅱ")围绕"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伟大奋斗精神,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教学评相统一,科学运用考试测量技术,构建  相似文献   

19.
<正>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年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此次课程改革的基本原则之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具体的落脚点在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由此,促进高中生坚定"四个自信"  相似文献   

20.
高校是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前沿阵地,本文立足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毫不动摇的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文化主体意识及话语体系创新以及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的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断创新高校意识形态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