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英语的普及,美剧已将阵地转向网络。如今电视台鲜有美剧播出,特别是曾在国内掀起观剧狂潮的中文配音的译制美剧,也已逐渐退出观众的视野。字幕翻译的美剧凭借其引进速度快、翻译灵活、保留影视原声等优势迅速占领受众市场。本文通过对字幕及配音两方面的对比,着重对中文配音译制美剧由兴盛到萧条的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德国翻译学派的功能翻译理论为视角,以电影《集结号》的字幕翻译为素材,研究译者在该影片字幕翻译中所选取的翻译策略,试图分析该理论在指导字幕翻译中的可行性。本文认为,在功能理论的指导下,字幕翻译可以符合翻译目的和实际需求,发挥最大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王莉 《大观周刊》2011,(44):148-148
随着中国与世界的接轨,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我国引进的国外影片和电视节目不断增多,字幕翻译作为影视翻译的一种主要形式已经逐渐成为跨文化交流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本文以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几部著名英美影视剧的字幕翻译进行个案分析,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4.
刘伟 《青年记者》2017,(21):83-84
在网络文化与流行文化的影响下,电影字幕翻译体现出了明显的娱乐化倾向,其目的在于通过字幕翻译传达网络文化与流行文化,使电影能够被观众更好地接受.在这种倾向的作用下,当前的电影字幕翻译原则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即更多的口语运用替代了一一对应翻译的原则.本文对于这种翻译倾向进行客观、辩证的分析,并对如何适度把握电影字幕翻译娱乐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要讨论的是国际音像传播中不同类型的翻译,主要是针对配音和加字幕这两种目前争论较多的形式进行评价。通过国外的研究和实验来提出影视翻译现状的两难境地,期待影视技术和翻译理论的进步。  相似文献   

6.
在电影文化交流过程中,字幕成为最为重要的工具.相对于配音而言,字幕可以摆脱音节的束缚而专注于语义的传达,因此成为电影文化交流过程中翻译领域关注的重点.字幕翻译就是将源语言译成目标语言并置于屏幕下方,同时保持电影原声的过程.字幕翻译是语言转换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源语言化、口语化、集中化的笔译.电影字幕翻译属于文学翻译的一种,所以它与一般的文学翻译有一定的共同之处.当然字幕翻译又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五点:简洁性、通俗性、广泛性、综合性和文化性.①  相似文献   

7.
近几十年来,视听翻译领域在无障碍传播理念的影响下涌现出一些新形式,全球化所带来的多语言性和多文化性,也促进了视听翻译形式的多元化需求和多元化应用。文章以实时字幕、口述影像和声音字幕为例,探讨了这三种新加入到视听翻译领域的无障碍传播形式的定义、发展历程、制作过程和受众需求等。其中实时字幕不仅包括语种间字幕和同语种的听障者字幕,更多视听障碍者也在呼吁实时翻译的语种间听障者字幕的出现;口述影像作为一种新添加的叙事内容,不仅可以帮助视障观众"收听"影片和理解其内容,对更大范围的受众如老年人观影者等也很有帮助;声音字幕则是将外语电影中的对话或多语言电影中有规律出现的外语对话无障碍化,促进了视障观众的观影体验。与此同时,外语产品和多语种产品也创造出了一种无障碍传播的整合方案——口述影像+翻译+声音字幕,以期帮助视听障碍者无障碍地享受观影过程。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化语境下,影视剧翻译是影视剧跨文化交流传播的有效手段。随着媒介形态的变迁,学术界对影视剧翻译的概念认知先后经历了ST、AVT、字幕翻译、影视剧译制、电影翻译和配音翻译等。这些概念从不同角度描述了影视剧在不同语种中的语言转换问题。影视剧翻译既是语言层面的编码与解码,还是异质文化直接参与本土文化叙事建构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对影视剧翻译的相关研究中,对核心概念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明晰。本文认为,通过对影视剧翻译概念历史源流的探析,结合新媒体语境下网络字幕组等多种亚文化形式对影视剧翻译的影响,探究影视剧翻译的名与实能够便于学界更为清晰的认识到影视剧翻译研究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李海洋 《新闻世界》2014,(5):273-274
当前国际国内广播影视产业发展迅速,广播影视政策也不断发展变化。本文从本土内容保护,鼓励多元文化以及促进产业经济发展三个层面对加拿大广播影视产业公共政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对语言文化的概念和电影字幕翻译的实际作用进行解释和阐述,提出以《功夫熊猫》字幕翻译为例探讨语言文化传播的意义,接着从语言功能的传播、语言符号的传播、语言性质的传播三方面分析在《功夫熊猫》的两部电影的字幕翻译里,是如何体现英语文化传播的,通过对电影字幕翻译与英语文化传播的分析,作者总结了中英文双语杂志编辑在工作中应注意的与文化传播有关的问题,希望本研究能够为读者理解英语文化传播的过程和现象提供帮助,也能够为双语杂志编辑工作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1.
张宇 《东南传播》2022,(4):61-64
电影作为当今时代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其字幕翻译质量在其海外接受度和认可度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探究电影字幕翻译的合理方式,本研究以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为视阈,以国产电影《长津湖》为例,对该电影字幕的英文译文从四个层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译者在进行字幕翻译时,应当综合考虑角色说话时所处的各种模态环境,采用灵活的翻译策略,从而提高译文质量,帮助国产电影成功“走出去”。  相似文献   

12.
张佳优 《今传媒》2020,(2):116-118
纪录片在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其字幕翻译对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也有着重要意义。萧寒执导的纪录片电影《我在故宫修文物》豆瓣评分9. 4,获得第50届休斯敦国际电影节纪录片评委会特别雷米奖,第一次向世界人民展示了我国世界级的文物修复技术及故宫文物的原始状态,其字幕翻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张德禄提出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框架为指导,从文化层面、语境层面、内容层面、表达层面分别对此片字幕翻译进行示例分析,探究各个模态是怎样相互配合诠释出纪录片的整体含义,有助于外国观众更好地理解故宫文化。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媒体在课堂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课程也变得越来越多样性,在英语课上很多老师为了提高非英语专业词汇的习得能力在课堂上甚至是课下会让学生们观看带有英文字母的电影,影视字幕对非英语专业学生提高词汇能力这一方法一直受到老师和家长们的关注,本文就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影视字幕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词汇的习得能力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进程促使中西文化不断交融。纪录片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在文化交流中起着重要作用。而纪录片的字幕翻译有利于文化传播。因而,字幕翻译研究价值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图通过分析《鸟瞰中国》纪录片字幕翻译的特点以及技巧,希冀为字幕翻译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影视后期剪辑是指在相关视频拍摄过后,对所拍摄的视频进行特效加入以及片段剪辑,使视频在观看过程中的观感得以提升,视频剪辑主要由相应的影视后期剪辑人员进行操作,在视频中加入音效、字幕、特效以及声音,丰富视频的元素,使视频的趣味性得以体现,让作品进一步完善.在当前的影视行业发展过程中,影视后期制作剪辑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其...  相似文献   

16.
非洲传媒本土化发展指的是从内容生产、传播目的、传播方式、国际传播等角度探索具有非洲特色的传媒发展模式.非洲传媒本土化发展在影视产业、本地语广播与有声电子书产业以及出版行业中存在可喜的成就.同时,本土化发展也面临着殖民主义遗产问题,本土文化自信不足和缺乏国内政策与资金支持的挑战.非洲传媒本土化发展需要增强文化自信,完善保...  相似文献   

17.
罗亚 《大观周刊》2013,(6):110-110
电影作为全球文化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喜爱。而字幕翻译作为实现这种跨文化交流的桥梁,需要译员应用发展眼光,在两种文化极端间选取恰当的协调点。笔者认为,当异质文化与本土文化发生思想碰撞时,应以翻译伦理理论为指导,尊“他”重“异”,即:尊重他者,重视“异化”。  相似文献   

18.
影视自其诞生之日就注定要成为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和各国文化交流的增多,国际影视文化交流愈发频繁.精心译制的外国影视作品是不同国家间文化交流的使者,是跨文化传播在人类现代社会的集中体现.随着外国影视作品的流行,影视翻译研究在中国也逐渐兴盛.和普通翻译不同,影视翻译从理论到语言艺术上都有其特殊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9.
电影字幕翻译是随着外国电影引进中国而出现的,是世界文化经济碰撞的必然产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水平的不断增强,人们对于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的欣赏能力在不断提高,电影字幕翻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从传播学角度分析了电影字幕翻译工作,指出我国电影字幕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进入21世纪,中国广播影视行业的改革与发展也进入了关键时期。国际传媒巨鳄凭借资本、经验优势,与本土广播影视传媒展开多环节的直面竞争国内更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行业内部竞争日趋激烈,行业新秩序即将建立,与国内其他相关行业在新技术、新业务开展上扳腕角力。这当中,“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