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艺术书法是书法的主体形态。书法线条是构成艺术书法之美的主要元素,草书是艺术书法的代表,艺术书法首先要养"眼"悦"耳",宗旨是养心。书法文化是书法的价值取向。汉字的表意功能是文化书法生存的基础,文化书法是汉字的文化性的内在体现,是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缺乏理想情怀和思想深度的文化书法作品,传之不远。实用书法是书法生存的根基,艺术书法的主体地位长期存在,文化书法数量虽少但作用巨大,艺术转身文化是亮丽的、痛苦的、艰难的,多元书法并存最终归于文化书法。  相似文献   

2.
杨尔 《教师》2013,(8):47-48
当前中小学书法教育主要存在师资短缺问题,这个问题严重制约着中小学书法教育的良性发展。本文拟从提高认识、改变观念,掌握书法技法、提高书法鉴赏能力、提炼书法文化、了解中小学书法教学特点等几方面,探索如何培养高师学生的书法素养,以解决中小学书法师资问题。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清末民国时期黔东南私塾书法教育的研究,发现其特色之处在于读写结合中练习书法、循序渐进的书法练习程序、塾师下水式的书法示范。结合当下书法教育的实际,私塾书法教育带给我们的启示很多,比如读写结合是书法训练的主要方式、遵循书法教育规律,制定严格书法训练程序、发挥语文教师的示范作用,等等。而这些启示对当下书法教学实施和提高学生书法水平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刘佳 《江苏教育》2022,(37):39-42
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重庆科学城南开景阳小学校自2016年开办以来,坚持以研字习书多元书法活动为依托,面向全体学生创设良好的书法学习氛围,以字源研究、书法技能提升、书法文化学习、书法作品欣赏、书法实践活动等书法特色教育,提升小学生书法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5.
近代作家林语堂书法美学思想从“气韵”、“性灵”、“韵律”、“自然”等角度论及中国书法特征,显示其敏锐的观察力和以及对中国书法美学的精深把握。林语堂书法美学思想展示出中国书法共时性发展规律。作为近代中国书法美学的初步奠基者,林语堂书法观具备向西方介绍中国书法文化的积极意义。辩证对待林语堂书法观,有助于当代中国书法研究多向层面的展开。  相似文献   

6.
从营造浓郁的书法氛围、培养教师书法技能、设立学生书法段位制、编写书法教材、加强学生书法训练等五个方面对农村小学创建书法特色学校作了探索,从而大面积提高小学生的写字水平。  相似文献   

7.
龚明 《湖北教育》2013,(7):26-27
近几年来,十堰市东风教育分局52小学(以下简称"52小学")把书法教育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通过开设书法教育课程,努力践行"书品即人品,写字学做人"的特色教育理念,成效显著. 建立书法教育课程体系,让特色建设有章可循 课程管理体系.一是组织保障体系.建立"书法教育领导小组——教务处——书法教研组——书法教师"组织管理体系,书法教育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亲自担任,成员包括分管书法教育工作的副校长、教务主任、语文教研组长、书法教研组长、书法骨干教师等.  相似文献   

8.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书法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技能,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纵观当下我国小学书法教学,存在着书法教师配备不足、书法教学软硬件匮乏等问题。导致书法教学的普及与提高很难落地生根,尤其是书法的普及教育很难真正落到实处。基于此,本文结合小学书法教学实践,提出了择优配备、打造书法教学专业师资队伍、差异教学、搭建书法教学多元平台等方式,对小学书法有效教学的路径展开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教师将书法与生活联系,运用激励、练习、鼓励、比赛等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使学生热爱书法、学会书法,提高书法水平和个人素养。  相似文献   

10.
书法教育备受社会各界的重视,但是由于书法教师的缺乏、学生对书法认识不足以及学校对书法评价的欠缺,导致书法教育效果难尽人意。面对书法教育的淡然现状,学校应重构书法教育内的一方磁场,语文教师要提高书法素养,承担书法教育的责任,把书法教育和语文写字教学有效整合,为传承汉字的历史文化写上精彩而浓重的一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