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高等教育研究的“学科论”与“领域论”之争,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学发展合法性危机的核心问题,也是高等教育研究历史中言之未明的关键问题。破解该问题的认知迷雾,需要我们从“范式”和“规训”概念的视角反思“学科论”与“领域论”的本质,领悟高等教育研究的演变逻辑,从中找到真正使我国高等教育学走向学科化的传统基因与历史依据,并从强化基本理论研究、平衡学术与行政权力两个方面提出我国高等教育学实现学科化的超越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名家风采     
潘懋元先生广东揭阳人,生于1920年。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创始人,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终身名誉理事长,英国Hull大学荣誉科学博士。历任厦门大学副校长、顾问、海外教育学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科评审组召集人、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考试委员会主任、全国杨贤江教育思想研究会理事长。现任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理事长。1978年创办并主持中国第一家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1986年被评为中国第一位高等教育学科博士生导师,该所获得我国第一个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授权点,1988年该所被评为全国教育学重点学科,1997年该学科被批准为国家“211工程”第一批“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相似文献   

3.
在传统的学科标准下,我国高等教育学始终未能摆脱“学科与领域”之争的困扰。在一个以学科为基本的学术或知识组织、管理单位的制度环境下,高等教育学尴尬的学科地位极不利于其在学科竞争中的发展。因此,加强学科建设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者的重要责任和使命。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对于其次一级的学科和高等教育管理学、大学心理学、比较高等教育学来说又是一个综合学科。因而高等教育学既为教育学提供归纳的基础,又对次一级的学科起着归纳和导向的作用。高等教育学,从对教育学研究领域的划分来看,其研究对象应该就是高等教育,但涉及到对高等教育进行界说时,就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这必然影响到高等教育学学科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因此,探讨高等教育的界说,由此而确定高等教育学研究对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发达国家,义务教育年限一般延长到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学学科面临“危机”成为近些年热议的学术话题。然而,从建制和理智层面来分析,高等教育学建制“危机”其实并不存在。个别高校对学位点和研究机构的调整是一种正常的改革行为,并未有充分证据说明在全国范围内该学科的建制出现全局性崩溃;理智“危机”也并不存在,持“危机说”者实则是对高等教育学抱有非合理的“自然科学化”固念。从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经验来看,自然科学化并非解决人文社会学科所谓理智“危机”的“灵丹妙药”,人文社会学科与自然科学有所区别的知识结构和发展特点是其正常属性而非理智“危机”。故而,与其说高等教育学学科面临“危机”是一种事实判断,毋宁说是一种警示象征和推动学科再发展的话语策略。面向未来发展,高等教育学应着力于回归知识本义、聚焦中微观研究、推进技术学建设、发展特殊性理论以及构建完整学科力量,谋求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既是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基石,又是高等教育实践发展的需求,还是高等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彰显。我们应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全面把握高等教育学学科特点的基础上建设高等教育学学科体系,即通过知识论的追问以理清高等教育学学科体系脉络、回归学科起点以推进高等教育学元研究的开展、立足系统整体以处理好高等教育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建设高等教育学学术体系,即一方面要夯实基础,促进作为“学”的高等教育学学术体系建设,另一方面要躬行实践,促进作为“术”的高等教育学学术体系建设;在合理表述与中国特色相结合的基础上建设高等教育学话语体系,即完善话语内涵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学话语体系、扩充话语外延以建设具有共同关怀的高等教育学话语体系、立足时代主题以解决时代问题为主构建高等教育学话语共同体。  相似文献   

7.
使用引证分析法,基于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2013—2017年)的数据分析发现: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整体发展较平稳,保持着很强的学术论文生产能力和较大的学术影响力,但高等教育学术影响力主要集中于学科内部,对其他学科的影响相对较小。尽管出现了一批学术影响力较高的基金项目、研究者、研究机构和省份,且"卓越少数"的学术影响力表现突出,但由于多种原因,我国高等教育学术影响力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萎缩。建议高等教育学术共同体重视对高等教育学术影响力的研究,强化高等教育学术传承,提升高等教育知识创新能力,打造高等教育学术品牌。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学学科从创立到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高等教育学学科相比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学科而言,是年轻的后起学科。试采用SWOT法对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的优势、弱点、机会和挑战做出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促进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以16种高等教育学核心期刊为分析对象,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教育研究机构与高等教育研究主题之间的二模关系网络,从网络视角剖析不同教育研究机构在高等教育研究中 的地位与作用。围绕不同的研究主题,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形成了7个较大的学术共同体组织,这些共同体的形成与机构的类型存在一定关系。通过上述定量研究,清晰地揭示出高等教育组织与组织、组织与主题间的相互关系,学术共同体的划分可以展示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研究力量分布,为高等教育学科制定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 ,关于高等教育学研究的问题正成为人们关心的热点。这一问题之所以会“热”起来 ,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 ,即一方面表明了高等教育学发展蕴藏的生机 ,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高等教育学研究确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危机。下面笔者对有关问题谈一点粗浅的认识。一、关于高等教育学研究的方向问题在诸多有关高等教育学研究问题的探讨中有一种代表性的观点 ,即认为高等教育学研究正在走偏向 ,就是仅重视高等教育实际问题的研究 ,忽视高等教育学科理论的研究。并认为对高等教育实际问题的研究 (以下称“高等教育研究”)于完善高等教育学科理论无补 ,…  相似文献   

11.
研究型大学智库以其思想和观点对决策者产生重要影响, 在当今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研究基于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发布的活跃智库名录,遴选出72 所“985 工程”高校智库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影响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研究型大学智库的智库产出、成立年限与影响力呈正相关,而智库规模与影响力没有关系。据此提出拓宽科研成果转化渠道、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科学学与高等教育学的制度化均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两者在研究对象方面存在较多的交集与重合之处,这两个领域均关注研究型大学以及这一组织中的知识生产活动。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高等教育研究者在研究大学教师问题时开始意识到科学学的研究者是其潜在的同行。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大学生发展、大学组织与治理等主流研究方向之外,托尼·比彻、伯顿·克拉克等学者倡导一种知识视角的高等教育研究,并在此过程中大量借鉴科学学的研究成果。在过去几十年的学术发展史中,高等教育学与科学学这两个学术领域已经通过相互征引、相互吸纳、科研合作、学术互聘等形式开始了比较密切的互动,对高等教育研究的理论发展带来了有益的影响,催生了学科文化、学术资本主义、知识生产的模式II等原创理论。未来的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者应超越传统的高等教育研究思路,更多地关注科学学方面的研究,发展“知识视角”的高等教育研究,这一视角的研究议题包括大学体系中知识的分化与变迁机制、科研训练与学术人才的培养、大学教师的知识生产行为、高校中知识的组织与管理等等。  相似文献   

13.
美国高等教育学硕士生教育虽鲜少受社会与学界关注,但其输送的大批研究后备人才和行政管理人才,为美国高等教育发展与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美国高等教育学硕士生教育肇始于大学管理事务专业化的迫切需求,百余年间经历早期扩展、快速发展和走向繁荣三大阶段,在世界范围内表现出学位点最多、师生规模最大、研究方向最齐全、课程门类最多、影响最大等特点。借鉴美国经验,我国高等教育学硕士生教育应遵循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的要求分类制定培养目标、高度重视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完善、设置规范的学位授予标准,为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及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有效助力。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学常常被人讥为缺乏学术根基的空中楼阁,究其原因就在于这门学科有知识而没理论.孙绵涛教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科学论证了大学本质在于学术自由性与受控性的对立统一,为高等教育学的理论发展铺垫了坚实的基石,同时也为中国当前的高等教育改革确立了基本方向.这种大学本质观体现了高等教育的时代需求,有助于中国高等教育走出改革中的彷徨与困惑.  相似文献   

15.
“双一流”建设的一个主要衡量指标是学科发展国际影响力。目前,国际上比较有影响力的大学/学科排名的指标体系中,都将学术研究赋予了相当高的权重。如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News)指标中学术声誉的权重为25%、文献计量权重为65%;《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指标中研究的权重为30%,引文影响力的权重为30%;国际高等教育咨询机构(QS)指标中学术声誉的权重为40%,生均被引率的权重为20%;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CWCU)指标中研究成果的权重为40%。[1]从这些大学评价指标来看,学术影响力是评价学科/大学发展的非常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大学教育思想研究:30年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研究》2008,29(11):1-8
由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举办的大学教育思想研讨会,从1986年开始至今,已经连续召开了12届会议。22年来,大学教育思想研讨会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背景下,紧密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现实和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通过自由的学术探讨和学术争鸣,在高等教育思想和理念层面取得了重要的理论成果,充分发挥了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论指导作用,对我国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研究大学本质观,是因为我有较早地从事高等教育研究的学术背景,弄清楚大学本质观,是建构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和从事大学改革及整个高等教育改革的逻辑起点,以及我个人的学术人格和学术使命所使然;我对大学本质观的研究,是在系统梳理和分析前人对大学本质的观点,认真而审慎地考察大学发展史的基础上进行的,并对研究的发现进行了深入的学理分析.我研究的结论是,大学的本质是自由与受控性的对立统一.这个结论的理论意义在于为建构整个高等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奠定了新的科学的逻辑基础;实践意义在于对当前我国及世界各国大学的改革与发展有着普遍的解释力和指导力.  相似文献   

18.
《教师》2012,(8):F0002-F0002
本书是作者近半个世纪以来发表的高等教育论文的精选集,其由“高等教育学科及其分支学科建设”“高等教育学基本原理”“教学理论与教学改革”“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序言及其他”等五个部分组成,涉及高等教育学科建设问题、高等教育学的基本原理问题以及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各类新老问题,向读者展现了一幅中国高等教育学萌芽、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画卷,从而使人们对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历史概貌有所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19.
多学科研究与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学科是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要范畴 ,但高等教育学本身却不是一门成熟的学科。在这种情况下 ,高等教育研究面临着学科建设的重任。在整个社会科学界大声疾呼“开放社会科学”、“重建社会科学”的今天 ,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取向至关重要。展望未来 ,将高等教育学建设成为一个真正的多学科研究领域 ,将是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走向成熟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20.
<正>智库研究是智库自身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自觉。要建设成为专业化智库首先要当好智库研究的"排头兵",进行探索智库发展规律、培养智库高端人才、培育智库广泛影响力的智库研究活动。厘清智库研究中的五种关系当前,在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过程中,我国智库研究还存在模糊地带,需要进一步厘清以下五种关系。厘清学术型研究与智库型研究的关系。有种观点认为没必要进行学术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