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钟新 《传媒》2004,(7):54-55
2004年5月,在纪念"五四"运动85周年之际,中央电视台和中国教育电视台各自举办了一场晚会,分别命名为"青春"和"青春万岁",它们以不同的形式张扬青春之美丽,而那些在具体形式上的不同又与电视台的功能和晚会的定位有关.两台晚会都有可圈可点之处.  相似文献   

2.
青春读物并不是单纯的文学、文化读本,还承担着形塑青少年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要任务,何种的青春观是青春读物能否发挥、在多大程度上发挥其应有作用的根本性要素。当前青春读物在价值取向上着眼于个人、局部、当下的"亚青春观"现象较为明显,而且市场化、商业化原则对之有挪用、放大的趋势。要通过健全的管理监督手段与良好的宣传奖掖制度,强化主流青春读物的活力与吸引力,在有效吸取"亚青春观"的合理内核的基础上探索一条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青春观的培养之路。  相似文献   

3.
由芒果TV出品,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和湖南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联合摄制的主旋律纪录片《我的青春在丝路》突破了传统主旋律纪录片沉闷、宏大的窠臼,通过29名"小"人物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挥汗青春的动人故事,从"青春"的母题出发讨论将青年的命运与中国梦紧密相连,引导青年价值观的形成。此外,该纪录片从文化风俗以及对话关系两方面体现出对异文化的尊重,并且在视听语言方面充分体现着青春活力以及民族特色,营造出朝气蓬勃的氛围,使主旋律纪录片《我的青春在丝路》成功进行了跨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4.
唐贵宏 《传媒》2018,(15):47-48
2018年5月,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2018)》,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8》.两份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纪录片发展欣欣向荣,尤其主旋律电视纪录片开创了一番新天地.其中,以"青春系"为代表的一大批新兴主旋律纪录片开始走进观众视野,其创作理念和表现手法也与众不同.2018年3月,作为献礼2018全国两会的特别节目,芒果TV联合湖南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推出了自制纪录片《我的青春在丝路》.该片共有5集,每集都聚焦响应国家"一带一路"的号召,在沿途挥洒汗水、追梦筑梦的年轻人,他们的青春不是在优越的温室中享受最惬意的绽放,而是在陌生的异国他乡中挥洒汗水、不负韶华.该片的主创团队用独特的视角、优质的内容,向广大观众呈现了主旋律纪录片的创新之路,也为"青春系"主旋律纪录片的发展提供了有力借鉴.  相似文献   

5.
吴薇 《兰台世界》2013,(S4):16-17
青春如云霞,光彩熠熠;青春似白杨,生机勃勃。青年是李大钊先生眼中的"人生之春、人生之华",是毛泽东主席口中"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青年是最富有朝气、最富有创造性、最富有生命力的群体。青年人有理想有抱负,梦想着能在广袤世界大有作为,有梦想才会有目标,有希冀才会有奋斗,身为80后的我就是奋斗列队中的一员。梦想起航2003年大学毕业的我,怀揣着对未来事业的美好遐想,澎湃着青春热血。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我的青春在丝路》为个案,分析了我国主旋律纪录片年轻化表达的现实背景、具体表现及对国产主旋律纪录片创作的启示。《我的青春在丝路》的年轻化表达主要表现在主题的呈现:将"奋斗青春"主题有机融入到"建设祖国"大主题;题材的选择:奋斗青春的"个人故事"折射"中国梦"大情怀;人物形象的塑造:立体丰满的"奋斗青年形象"比传统的"高大全形象"更打动人。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我的青春在丝路》为个案,分析了我国主旋律纪录片年轻化表达的现实背景、具体表现及对国产主旋律纪录片创作的启示。《我的青春在丝路》的年轻化表达主要表现在主题的呈现:将"奋斗青春"主题有机融入到"建设祖国"大主题;题材的选择:奋斗青春的"个人故事"折射"中国梦"大情怀;人物形象的塑造:立体丰满的"奋斗青年形象"比传统的"高大全形象"更打动人。  相似文献   

8.
当代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也译作媒体融合)新趋势是伴随着新媒介与传统媒介从"冲突对抗"到"共存共荣"的转变中发展起来的.进入21世纪,媒介融合以不可阻挡之势遍及全球.  相似文献   

9.
《兰台世界》2013,(Z4):16-17
<正>青春如云霞,光彩熠熠;青春似白杨,生机勃勃。青年是李大钊先生眼中的"人生之春、人生之华",是毛泽东主席口中"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青年是最富有朝气、最富有创造性、最富有生命力的群体。青年人有理想有抱负,梦想着能在广袤世界大有作为,有梦想才会有目标,有希冀才会有奋斗,身为80后的我就是奋斗列队中的一员。梦想起航2003年大学毕业的我,怀揣着对未来事业的美好遐想,澎湃着青春热血,洋溢着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古老的中华民族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青春风貌,这一青春风貌与作家的创作激情联系在一起,使得"20世纪50—70年代"文学中出现了特有的青春心态。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历史渊源,本文就把这一文学现象放在历史的语境中作以梳理,指出"50—70年代"文学中的青春心态与"少年中国"运动、"五四"新文学、"左翼"文学的精神渊源。  相似文献   

11.
<正>青春,盛开在时间里,怒放在生命中。青春在握的青年,天马行空、自信飞扬,领社会风气之先,是民族的希望,两岸的未来。梦,在他们的怀中绽放,单纯、热烈、绮丽,且一往无前。青年之梦,就是民族的未来之梦,所谓"会当击水三千里"!以青春,会青春。以梦想,圆梦想。青春就是共同的语言,梦想就是打开心灵的密码。以青春为名,聚合两岸青年,共逐青春梦想。海峡卫视,见证青春,创造未来。  相似文献   

12.
李旭 《传媒》2016,(19):63-64
近两年,青春电影异常火爆,各种题材的电影都能任意选择“和青春有关的故事”进行叙事.特别是将演艺圈人士的青春奋斗梦想和娱乐圈勾连起来,成为这类电影的不二选择.2015年暑期上映的电影《煎饼侠》和《我是路人甲》就选择了以娱乐圈为背景,讲述个体或者群体如何实现他们的电影梦的故事.这两部电影都是小人物的励志电影,带有喜剧成分,观众代入感较强.这类电影多是通过IP变奏曲、真人秀文化,嵌入电影叙事的草根视角和明星表演的方式来讲述的.  相似文献   

13.
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路易·艾黎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鞠躬尽瘁,作出了杰出贡献.他以90高龄谢世,人们至今仍缅怀着他的丰功伟绩. 难忘的一面之交 1985年春夏之交,我在全国对外友协大院见到了路易·艾黎.他握着我的手笑说:"欢迎,欢迎!"我说:"工合,路易!"他马上回答:"工合,小同志!你怎么知道这句新西兰亲朋间的亲切问候语的?"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电影中呈现的青年的分析,本文认为"青春"和"青年"的概念是浸透着各种文化政治的且被各种社会政治力量解读的话语。以《青春之歌》和《世界》为主要分析文本,笔者梳理了社会主义革命青年向新时期青年的电影呈现的变化。笔者认为电影文本中所呈现的"青春"已经超越了"年轻人"的生活经验和实践而成为现代中国文化政治的最主要的一个隐喻。而这种文化政治,同样建构了我们对各个历史时期的主导的"现代性"的认知。最后,本文将指出"青年"作为一个抽象的且理想化的符号对中国文化政治和中国现代性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产青春剧尤其是以大学生活为主的影视剧,总体上呈现出一种"爱情至死"的悬浮之风:事业线整体萎缩,生态失衡;价值观局部偏颇,三观失正。回顾历史,新中国的叙事艺术作品中确实存在着从事业压倒爱情到爱情辗压事业的宏观变化;但环顾周边,国内外的优秀作品都证明了无论是偏重爱情还是偏重事业都能获得广泛的接受。对于当前的国产青春剧来说,亟待克服悬浮之风,扎根新时代,为国家写史、为民族塑像、为人民立传。  相似文献   

16.
青春读物以面向中学生、大学生等青少年受众为主,包括青春文学、青春杂志、青春绘本、青春动漫、青春影像书等系列文化制品.它并不是单纯的文学、文化读本,还承担着形塑青少年价值观与人生观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洪忠党 《图书馆学刊》2009,31(2):112-112
我已是年过半百之人了,回首逝去的38年工作时光,大都是在图书馆里度过的,我的青春和热血都与沈阳的公共图书馆事业和广大读者朋友们紧密相连,回忆起来,往事悠悠,心潮激荡……  相似文献   

18.
2008年9月中旬到12月中旬,我应德国罗伯特·博世基金会之邀前往德国参加了首届"中德媒体使者"交流活动.在三个月的时间里,我一直"泡"在德国媒体圈中,不仅努力尝试着以一名普通媒体人的身份去了解德国同行,更努力尝试以一名中国记者的身份,告诉德国同行们一个真实的中国.  相似文献   

19.
刘翔 《档案与史学》2011,(10):51-53
夏日的夜晚,我独自静静地坐在书桌前,摩挲着三件自己青春年代的珍贵人生档案:一张粉红色的上山下乡通知书、一张略显发黄的奖状、一张上海市1977年高校招生文化考试准考证.此时此刻,当我以中年人的眼光和心态,重新审视这些私人档案时,不禁百感交  相似文献   

20.
王舒 《编辑学刊》2008,(2):29-32
在百度上搜索"青春励志",相关网页竞达60余万.其中虽不乏内容重复、名不副实的内容,却传递出一种强烈的市场信号--种以"青春励志"为号召的新文化现象成了时尚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