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郭艳菊 《传媒》2021,(12):32-34
在融媒体建设的大环境下,地市级媒体面临着"一城多媒"的融合困境,需要在观念、体制、资源等方面下大力气,才能实现媒体融合、资源整合的初心.而这其中,最关键的是人的因素.本文以三亚传媒影视集团为例,尝试从人才角度破解地市级媒体融合困境.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为实现传统纸媒转型升级目标,需要加强传统纸媒与融媒体之间融合发展,加快融媒体建设步伐.而且随着传统媒体传播格局发生变化,使以往传统纸媒难以满足融媒体时代各项工作转型需求,这就需要通过发展技术和人才,加大传统纸媒融媒体建设力度,从而推动传统纸媒成功转型与全面发展.现阶段,融媒体建设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  相似文献   

3.
人才是兴国之源,创业之本.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人才问题也是新闻队伍兴衰强弱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众所周知,"以人为本"的人才理念在现阶段都得到空前的重视和推崇,人才在竞争环境中战略地位与对事业发展的战略意义空前凸显,成为各媒体竞争力的重要环节,也成为各媒体综合力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笔者就媒体人力资源的建设和管理问题,谈几点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交给广大新闻工作者的一份试卷,更是广大青年记者需要努力完成的一门必修课.这项活动的重大意义,是要让青年新闻工作者,尤其是目前活跃在各种媒体一线的广大青年记者牢记:"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是新闻宣传工作的性质宗旨所需要,是新闻事业发展的前途命运所需要,同时也是青年记者健康成长所需要.  相似文献   

5.
王艳红  张高峰 《传媒》2021,(23):42-44
当前,面对急剧变革的新闻舆论格局,媒体机构的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着中层干部创新性不够、新员工拼搏劲头不强、骨干员工面临职业天花板等一系列新挑战、新问题,要通过全面引入KPI考核,股份制运营项目、全员实行收入等级制、中层干部必须按阶段实行全方位"改·造"等,赋能"人才价值链",为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培养和储备综合素质人才.本文以河南商报社为例,通过对传媒机构"人才价值链"的现状、存在问题、意义的分析,深入探索"人才价值链"赋能升级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媒体的社会责任意识是衡量一家媒体的权威性、信誉度和社会影响力的标尺,是媒体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赢得受众,形成和提高公信力,从而获得经济效益的最宝贵的资源。作为一份都市类青年报,青年时报面向浙江广大青年,承担着教育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的重任。如何将"三项学习教育活动"落到实处,切实担当起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青年时报从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和认真做好主题报道等方面着手,加强舆论导向的把关能力,以提升报纸的公信力、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以人才建设“领跑”全媒体报业转型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全媒体时代对报业人才建设提出的新要求随着数字信息技术和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在产业链各方的推动下,原有的媒体和行业边界不断被打破.不管是被动还是主动,报业适应、融入"全媒体"时代成为一种必然选择.而要实现融入,纸媒内部传统的组织结构、生产结构以及管理运行方式首先需要实现自我转型,相应地也对报业人才建设和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  相似文献   

8.
加快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党中央做出的战略部署,也是当前宣传思想文化领域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改革需要找准方向、解决难题、打开局面,这些都离不开优秀人才队伍的努力.因此,在媒体融合进程中必须认真解决好人才问题,建设一支信得过、用得上、坚强可靠的媒体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9.
融媒体时代需要"能力"型人才,更需要"潜力"型人才."潜力"型人才一般具备旺盛的好奇心,敏锐的洞察力,积极互动、提升自我,不惧挫折、积极上进这四项特质,人力资源管理最重要的是找到、任用高潜力人才,并发挥他们的潜力.另外,当人才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发生冲突时,维护企业文化应该排在首位.  相似文献   

10.
地方电视媒体在上世纪80年代初“四级办电视“的高潮中问世时,就因多种原因造成人才先天不足;20多年后的今天,青年从业人员加盟电视行业,适岗能力不强的问题便相继暴露出来。如何尽快提升地方电视台青年从业人员的适岗能力,使他们尽快从学历上的人才成长为电视媒体的实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1.
《新闻与写作》2015,(3):8-10
随着国内媒体在推进融合发展方面的步伐加快,对一流的新媒体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强烈,特别是对融合发展的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迫切的需求。通过介绍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录用新媒体人才的情况,指出在新媒体建设、推进融合发展进程中,应加紧培养和引进具有"互联网基因"的人才,并对培养"互联网思维"人才的三个方向做了阐释,以及对高校如何培养媒体融合需要的新媒体人才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2.
人才是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因此,加快人才发展是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的重大战略选择,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媒体融合发展,谋划传统媒体在媒体生态变革中得以长远发展的首要任务,也为新形势下记者队伍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确立了目标。  相似文献   

13.
融媒体时代,人们接受信息的主要途径已经从传统媒体的报刊、广播、电视,转移到以手机、平板电脑为主的移动媒体平台.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对曾经享受传播渠道垄断利润的传统媒体形成的冲击是颠覆性的.从2013年至今,传统纸媒无论是报纸的发行量还是利润收入都在断崖式下滑.以党媒为主体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全面融合,实现传播渠道的重塑,既是党的新闻宣传工作重新占领舆论主阵地的需要,也是传统媒体自身经营的需要.这既关乎党的新闻宣传事业的存亡,也关乎传统媒体自身的存亡.传统媒体只有通过新老媒体融合,完成脱胎换骨般的重生,才能重新夺得市场和"两个效益".尽快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从"你是你、我是我"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进而变成"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着力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 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因此,如何尽快形成一支统一、善战、决胜的新闻采编、整合、发布、运营人才队伍,是媒体融合进程中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媒体融合不断发展,我国出版产业生态、商业模式、产品形态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出版全产业链正在被重构.出版业的发展关键在人才,面对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出版业需要具有超媒体叙事的思维模式,同时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出版人才,并且要在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下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种新型的出版人才培养模式不同于传统出版人才培养模式,高校需根据媒体融合对出版人才的需求,针对当前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主要问题,从人才培养理念、学科专业和课程体系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探索出版人才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对A县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实地调研,总结目前我国县级融媒体建设的基本情况,分析该中心存在人才建设有"位"缺"才"、组织机构有"壳"缺"魂"、机制体制有"章"缺"序"、内容建设有"货"缺"彩"等问题,提出通过加强人才建设、升级融合理念、完善机制体制、抓好内容生产等建议实现少数民族贫困县县级融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提高,达到"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为实现传统纸媒转型升级目标,需要加强传统纸媒与融媒体之间融合发展,加快融媒体建设步伐。而且随着传统媒体传播格局发生变化,使以往传统纸媒难以满足融媒体时代各项工作转型需求,这就需要通过发展技术和人才,加大传统纸媒融媒体建设力度,从而推动传统纸媒成功转型与全面发展。现阶段,融媒体建设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这对传统纸媒融媒体建设工作产生制约。因此,合理分析传统纸媒融媒体建设现状、问题,以及分析传统纸媒融媒体建设策略是至关重要的,从而实现各项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之间的整合与重组。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代中国,英文媒体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而逐步走进大学生的生活,大学生作为时代的先锋,无论是出于信息的需要还是英语学习的需要,都必然更多更广地利用它.由于受众的广泛性,英文媒体的利弊问题也因此屡被提及.这就需要对英文媒体进行"需"与"辩"的探讨,力争找出适用于大学英语媒介素养教育的普遍原则.  相似文献   

18.
孙佳 《出版广角》2021,(5):72-74
县级融媒体矩阵建设是区域经济、政治、文化逻辑的集中体现.近年来,在党和国家的战略规划和政策引导下,县级融媒体矩阵建设成果丰硕,但仍存在不足.新时代,县级融媒体应在机制体制、人才建设、区域平衡等方面下功夫,最大限度地释放县级融媒体矩阵的创造力和影响力,实现"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顶层设计目标,促进区域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位一体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9.
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既是新时代赋予新闻舆论工作的使命,也是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需要。新时代新征程上,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关键在于做好人才工作。地市级主流媒体的人才工作短板是影响全媒体传播体系功能发挥的重要因素,本文以贵州毕节日报社为分析样本,通过资料分析、访谈交流和工作体验,深入分析当前毕节日报社在人才引、育、用、留工作中的难点和痛点,并结合实际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地市级主流媒体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提供一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20.
网络媒体的飞速发展呼唤人才,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却无法适应网络媒体需要."招不到人才"与"找不到工作"的严酷事实令媒体和高校出现"双重尴尬".为此,本文从网络新闻传播教学的现实问题出发,经过广泛调研、理性思考和大胆探索,提出了以实务、实践为核心追求,具有改革和创新意义的"132教学模式",力图为破解人才培养的"双重尴尬"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