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歌是最契合儿童身心发展特征的一种文学样式。每个儿童天生都是诗人。童心即诗心,童心即诗歌。儿童对世界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有着异乎寻常的感知力、发现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呼应当代中国校园风起云涌、如火如荼的诗歌教育热潮,启发儿童的智力与想象力,培养儿童的审美情趣与审美感悟力,塑造儿童的人格品德,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作文新天地》编辑部决定自即日起,面向全球华人儿童举办“当代新童诗三百首”征文大赛。  相似文献   

2.
“扬童心,葆童真,激童趣——构建适合儿童天性的小学教育”是1998年以来我校教育科研的主攻方向,是推进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综合性、整体性的教育改革研究。本研究中“童心”指以儿童的自然天性与天赋资源为基础的人格结构;“童趣”即智趣,是建立在儿童求知欲和探索欲基础上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童真”即纯真善良,是符合儿童天性的亲社会态度倾向。“三童”教育旨在以“童心”为基点,架构儿童的自然天性与儿童发展之间的桥梁,尊重儿童文化,力求让校园生活展示儿童完整的生命形态,实现学科适应儿童,教学富有童趣,生活展示童真,校园张扬童心。让儿童动手动脑,爱学爱玩,同伴同乐,师生共长,享受健康安全、愉快积极、爱探索有创意的校园生活,回归童年生活的快乐,使受教育者体验发展的愉悦,使教育真正步入和谐的审美境界,并由此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的和谐发展,促进家庭、学校、社会的联合协同。  相似文献   

3.
童诗是指以儿童为主体接受对象,适合于儿童听赏、吟诵、阅读的诗歌。童诗是具有诗意性的,它通过形象、意象表达儿童的想象空间和情感,是具象性和感性的一种特殊诗歌。剖析童诗中的"诗意"构成要素,主要是以下四个方面:一.独特的童心童趣;二.奇妙的意象组合;三.丰富的想象力;四.富有情感的儿童化语言。  相似文献   

4.
自然意象是雪莱诗歌中的重要元素。本文主要分析了雪莱诗歌中自然意象与现代科学、生态意识的觉醒和审美之问的关系。雪莱在诗歌中将自然描写与科学知识有机融合起来,努力缝合科学与人文之间的裂痕。在自然意象的刻画中,他力图打破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表现出了生态意识的觉醒。在自然审美方面,雪莱推崇想象力,追求“崇高美”。雪莱诗歌中的自然意象对当代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儿童诗歌的读者对象主要为儿童,它是为儿童创作,适合儿童朗读的诗歌.这一点既决定了其用词和文风必须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美特点,也决定了儿童诗歌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充分考虑到读者群体的特殊性.该文将从读者主体性角度出发,探索儿童诗歌翻译过程中译者如何实现对原文意境美、动态美和音乐美的最佳保留,如何最大化地满足儿童的审美习惯和心理需求,如何在最大限度上照顾儿童的情感体验,呵护儿童的细腻童心.  相似文献   

6.
黄耘 《广西教育》2009,(25):24-25
童心是儿童拥有的本纯之心,拥有童心就意味着拥有了纯真、好奇、想象力、探索心……对于童心的可贵之处,德国儿童文学之父凯斯特纳就曾说:“只有拥有童心的人才是完整的人。”因为拥有童心的人拥有了人最本质的品性,也拥有了人最诗性的眼光。从教育领域而言,儿童的发展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发现、了解并理解儿童发展的特点,就掌握了教育引领儿童自然成长的密码,  相似文献   

7.
童年·童诗     
顾文艳 《人民教育》2013,(11):38-40
儿童是最富有想象力的群体,在他们的认知体系中,大千世界的一草一木都是有生命、有感情的。风儿会说话,小鸟会唱歌,雨点会跳舞,星星眨眼睛……儿童是天生的诗人。透过儿童的眼睛,万事万物都有喜怒哀乐;经过童心的诠释,我们生存的世界充满了美好、纯真和爱的力量。在文学创作中,以儿童为主体接受对象,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美特点,适合于儿童听赏、吟诵、阅读的诗歌称为儿童诗。著名儿童文学家金波说:"儿童诗首先是美的诗。它发掘出人的心灵中丰富的普遍存在的美,去陶冶儿童稚嫩的心灵,是儿童感情上的营养品。"儿童诗通过文学的、艺术的途径,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儿童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进而形成稳固的道德品质,并在提升其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力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美好入诗,教育无痕。让我们一起走入充满童真童趣的童诗世界。  相似文献   

8.
儿童诗是一种两栖文体,它兼具儿童文学和诗歌的性质,以儿童化的语言姿态、儿童化的立场和视角、诗歌的艺术形式,表达儿童的情态与心声,使儿童性和艺术性成为儿童诗鲜明的特征,儿童诗教学是小学语文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提出如下目标:"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该目标从"语言、情感、想象"三方面对低年级学生如何学习诗歌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如何在教学中用诗歌语言给予儿童诗性的启蒙,用儿童化的语言情态烛照并启露童心,如何通过儿童诗的教学让儿童沉浸在文学的审美愉悦中?笔者认为在童诗教学中讲童趣、重诗意是关键。  相似文献   

9.
杨万里诗作中的自然景物诗、儿童诗,风趣幽默,清新活泼。这类诗歌凸显出物我统一思维、儿童视角、游戏精神三大特点,体现了杨万里童心的回归,提升了其诗歌的艺术境界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形成了独特的美学体系,优美的诗歌作品,往往蕴涵着丰富深邃的意境和情感。精炼优美的语言,生动多彩的形象,都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因此,上好诗歌教学课,对培养初中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提高语文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诗歌教学要围绕"三美"展开,即音乐美、意境美、情感美,让学生充分感受诗歌的审美层次和审美韵味。  相似文献   

11.
阅读教学中的随文练笔,很多时候存在好高骛远、天马行空、索然无味等现状,忽视了对儿童审美的培养、能力的训练,儿童缺乏习得和体验。遵循课标指向,思考其现状与价值,在实践中提炼了五项有效策略:(1)追寻信息点,唤醒儿童的诗语天性;(2)呵护好奇心,挖掘儿童的诗语潜能;(3)发展思考力,彰显儿童的诗语智慧;(4)激发想象力,放飞儿童的诗语灵性;(5)关注活动点,张扬儿童的诗语个性。童心抒"诗",文韵生"香",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语言文字运用的土壤中开出绚烂的花朵。  相似文献   

12.
我国大教育家孔子日: “入其国,其教也可知,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之教也.”在时代发展的今天,大力开展诗歌教学自然也有着同样的价值和意义.儿童是天生的诗人,诗歌教学能开启孩子的心智,激活孩子的想象,丰富孩子的认知,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9岁前的儿童想象力最丰富,是发展想象力的关键期.在低年级开展诗歌教学,正好顺应了孩子心理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13.
丰子恺(1898-1975)对儿童独特的见解体现在他的书籍、绘画等作品中,他提倡成人应该设身处地为儿童着想,守护儿童的"童心世界"。丰子恺的"童心"教育思想对现代幼儿教育还有着重大的启示,本文在简要阐述其"童心"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对幼儿园教育提出热爱儿童,延展童心;对家庭教育提出了解儿童,发现童心;对社会教育提出呵护儿童,回归童心。  相似文献   

14.
儿童诗洋溢着盎然的童趣,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美的特点,不仅能愉悦儿童身心,还能丰富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新课程理念的角度出发,我们不能忽视儿童诗歌教学,应努力挖掘它的深层价值,使儿童诗歌教学的意义焕发生机。  相似文献   

15.
无论是从深度还是广度来看,当代生态诗歌都是迄今为止最具科学意识的诗歌,是科学与诗融合的典范,创造了科学与诗对话的新空间.这与当代生态诗歌产生的历史条件、科学语境及其生态关怀和创作宗旨直接关联.科学作用于生态诗歌的一个最显著的结果便是审美取向发生了变化,即从传统的审美走向审丑,将传统自然诗所忽视、遮蔽、排斥甚至是"打压"的丑之自然作为其抒写和赞美的对象,实现了对传统自然诗的美学超越.  相似文献   

16.
<正>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创造,就没有丰富的审美欣赏。黑格尔曾说:"最重要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爱因斯坦明确表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人类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力将是现代及未来高素质人才必备的能力。培养儿童的想象力,是小学美术课的功能与职责。儿童具有成人不及的想象潜质,但应试教育与传统教法大大抑制儿童想象力发展。实  相似文献   

17.
当代儿童审美教育是"读图时代"背景下的审美教育。"读图时代"是对当代视觉文化环境的一种形象化的描述。丰富的图像和影像制品,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大量崭新的视觉景观,传播了海量信息,也为儿童创造了极其丰富的视觉环境,拓展了儿童的审美视野和审美对象,客观上起到了帮助儿童获得视觉经验的作用。形象、趣味与文化,是图像赋予儿童的主要审美教育价值。向图像学习,向流行的图像学习,是当代视觉文化环境给我们提供的一个契机,同时也是危机。当代儿童审美教育的实质就是要在传统与流行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增加儿童审美教育模式的弹性。  相似文献   

18.
"爱的教育"是南师大附小积一百多年历史沉淀所创造的教育哲学.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今天,我们把"创新与特色"这个时代命题建基于"爱的教育",同时以"课程"设计与操作为核心依托,努力建构为了儿童"一生"的课程. 我们找出了南师大附小课程规划、推进与实施的两个主题词:"爱"和"儿童",这是对学校"爱的教育"和斯霞老师"童心母爱"思想的坚守与发展,实现了课程"命脉"、历史"根脉"和文化"血脉"的一脉相承与无缝对接.据此,我们确立了学校课程的核心理念,即"基于童心,行于爱心",并做出了自己的诠释."基于童心",就是面向儿童、走向儿童、发展儿童;"行于爱心",就是回归自然、唤醒自觉、放飞自由、引导自律.  相似文献   

19.
王培丽 《考试周刊》2014,(41):60-60
由于当下儿童作文个性化、想象力、真性情的失落,儿童作文已经失去了儿童的面目。本文对如何着"童心",蕴"童趣",为初入写作殿堂的孩子开启一扇快乐、真切、智慧的写作之门做了探究。  相似文献   

20.
吕文忠 《教师》2016,(4):89
中学语文对诗歌教学的要求是:"能够阅读、鉴赏诗歌、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发展个性,丰富精神世界。让学生学会阅读和鉴赏诗歌,理所当然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掌握其鉴赏的步骤和方法又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