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育人体系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构成。目前,高校资助工作育人体系建构过程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遵守契约精神缺乏法律保障、履行契约精神缺乏制度监督、贯彻契约精神缺乏过程管理、养成契约精神缺乏育人设计等问题。要从法律保障、制度支持和科学路径三个维度进一步建构高校资助工作育人体系:以法制建设为基础、法治教育为先导,为契约精神养成提供法律保障;以监管制度为辅助、价值观教育为核心,为契约精神养成提供制度支持;以过程管理为渠道、人文教育为依托,为契约精神养成提供科学路径;以育人设计为重点、感恩教育为抓手,为契约精神养成提供教育落脚点。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的劳动形式和劳动内容都发生了巨大转变。新时代赋予了劳动教育新的时代内涵,高校作为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应符合新时代发展的新特点,坚持以新时代劳动教育观为指导,推进劳动教育方式的改革,努力构建全方位的劳动教育体系,推动学生全面发展。高校青年作为时代新人,肩负着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要自觉在提升理论知识水平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劳动素养,以劳动实践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托起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3.
立德树人视角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作为教育改革的基本任务,不仅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新时代高校加强思政教育与人才培养工作融合的新举措.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是从根本上回应"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根本问题,可推动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也能弥补传统思政课程采用大班教学、集体授课的不足.采用将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通过充分利用线上与线下教学的相互融合,可以让高校思政课程改变以往的被动局面。通过不断优化思政课程的开展方式,改善高校的思政课程教学效果,让更多的优质教学内容被学生所吸收,将学生放置在教学的主体地位,通过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为目标,将线上线下教学进行紧密的衔接,进行多元化考核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思政课程的内容,打造新时代高效精准思政课堂。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高校重视大学生劳动教育,实现在劳动教育的时代大潮中实现自我的价值回归与育人初心的回归。高校要主动适应新时代的挑战,主动融入新时代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变革,多措并举,构建新时代高校劳动育人的工作体系与保障,促进劳动教育在高校立德树人教育工作中生根发芽。  相似文献   

6.
意识形态作为一种观念的上层建筑,是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意识形态工作则是这一思想体系由抽象到现实的实践转化过程。探索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实践路径就是要通过党员意识形态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和挖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共鸣点来塑造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推动人民群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必要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7.
文化育人是高校辅导员的基本职能,但在高校资助工作中纵观其文化育人现状,却存在着注重经济扶持,忽视精神帮助、无偿帮助过多、育人功能减弱等问题。对此,本文分别从利用思政教育,辅助文化育人、贯彻人本理念,加强服务育人、组织校园活动,创造良好环境、注重心理教育,深化心理育人等维度,深入探索了辅导员在资助工作中的文化育人实践,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8.
列举了高校思政工作教学理念落后、西方文化入侵、教育手段落后、师生之间缺少沟通的问题,分析出影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因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受到限制、互联网信息鱼龙混杂、教师缺少互联网思维。提出了构建互联网教育环境、拓展思想政治教学内容、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三方面的高校思政工作中互联网思维的渗透路径。  相似文献   

9.
由于实践教学内容、师资队伍、经费、基地建设、保障机制等因素的制约,全面深入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难度较大。西藏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既存在普遍性问题,还受到区域特色资源开发利用、课程设计与开发、教学实践课程安排等特殊因素影响。结合国家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水平的要求,针对西藏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提出西藏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的六项原则和七项路径措施,提高西藏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立德树人水平。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政课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思政课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并对高校思政课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同时也指明了发展方向。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面对当前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开展好思政课是当前教师所要解决的首要课题。基于此,本文将分析高校思政课所遇难点,并提出相应策略,以提高高校思政课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面临着机遇,又充满着挑战。网络信息参差不齐,高校学生很容易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侵害与侵蚀。在网络信息碎片化时代下,占领网络道德阵地,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因此,本文着重分析网络信息碎片化的特征,以此论述网络信息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学生发展需要,并提出网络信息碎片化时代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于当代大学生价值判断、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和交往方式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而这种观念上的深层次转变,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认清工作环境的变化,根据新媒体的特点,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路径进行创新,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13.
网络技术的发展让我们步入了信息时代,智能手机的发展让我们更加依赖新媒体,当代大学生大多为90后、00后,他们的行为模式、思想观念、行为习惯都打上了新媒体深深的烙印。本文以新媒体视域下辅导员如何结合新媒体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分析新媒体对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益处及挑战,从辅导员自身、思政教育平台和思政教育客体三个方面探索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将面临新的挑战。高校需要改变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把网络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一种混合模式。这不仅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及时性的一个必然的结果,同时还是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的基础。本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这种新的时代下所需面对的新的挑战进行了讨论,通过以下三方面来实现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这种新时代为背景下所出现的新生态构建路径进行了探讨,即将网络载体丰富、令话语体系创新、营造健康校园网络环境等。  相似文献   

15.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顺应大数据、新媒体的时代需求,利用大数据特有的分析和预测功能,借助于多元化的新媒体平台,如:手机媒体、微信公众平台等,探索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路径和方法,提升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促进高校学生的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微时代的基本特点出发进行探究,较为系统地分析了微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基于此,从创新微手段、借助"微媒介"、运用"微体系"三个方面出发,通过研究找出微时代视野下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路径,重新思考和审视了微时代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统,希望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大学,从本质上讲就是一个共同体,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和生活的场所。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发生在大学这个教育场域中针对大学生健康成长而开展的一项创新性教育活动。从大学共同体的维度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抓住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空间特征,使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体现大学特性,从而夯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实基础,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思政课作为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内容,其建设和发展应与党和国家的需求紧密结合。立足新时代,思政课必须以"四个服务"的意识把握教学的着力点,以"六个要"的品格提升教师的核心素养与内在品质,以"八个统一"的目标要求推进教学的改革创新,以"两个大局"的胸怀谋划教学的经纬度。  相似文献   

19.
高校的根本任务和历史使命是立德树人。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要明确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各自的育人任务,明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落脚点,厘清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辩证统一关系,确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实践路径,做到同向同行,以发挥育人优势,形成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