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开放能力是社会与情感能力的五大维度之一,在OECD的研究框架下包含包容度、好奇心和创造性这3项能力。本报告基于苏州市10岁组和15岁组学生参与OECD社会与情感能力测评的数据,运用描述统计、差异检验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呈现苏州学生的开放能力表现。研究发现:开放能力在年龄、性别、学校位置(城乡)和学校类别(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上存在显著差异;开放能力受背景、学生、教师、学校和家庭层面相关因素的影响较为显著;开放能力对各种生活结果变量有显著影响。因此,培养学生开放能力需要科学而精准的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2.
任务能力是社会与情感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OECD的研究框架下包含自控力、责任感和毅力3项能力。基于苏州市10岁组和15岁组学生参与OECD社会与情感能力测评的数据,本研究采用描述统计、差异检验和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对苏州市学生的任务能力表现予以呈现。研究发现,自控力、责任感和毅力与其他能力具有显著相关,部分得分在年龄、性别、城乡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普高与职高间存在差异;任务能力受背景、学生、教师、学校和家庭层面相关因素的影响较为显著;对健康、幸福感、满意度、考试焦虑、亲近家人和亲近他人等生活结果变量有显著影响。基于以上发现,我们对学校教育者、政策制定者以及教育研究者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北京市一所幼儿园中大班133名幼儿为研究对象,运用测量法和观察法,探索中大班幼儿社会观点采择能力与同伴交往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大班幼儿的社会观点采择能力与同伴交往能力在总体和各维度上均存在正相关,且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对同伴交往能力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二者总体上不存在年级与性别差异;二者关系的表现类型大致有双低型、低高型、高低型、双高型四种.据此,研究者提出了相关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4.
协作能力是社会与情感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OECD的研究框架下包含共情、信任和合作3项能力。本研究基于苏州市10岁组和15岁组学生参与OECD社会与情感能力测评的数据,采用描述统计、差异检验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对苏州学生的协作能力表现予以呈现。研究发现:协作能力在年龄、性别、城乡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有14个变量对协作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包括家庭拥有物、家庭藏书量、安全感、朋友关系、好习惯朋友、室内活动时间、室外活动时间、师生关系、学校归属感、学校合作氛围、校外活动、理解型母亲、理解型父亲、家长高期望;另有2个变量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包括上网时间、亲子问题;协作能力对亲近家人、亲近他人、健康和主观幸福感4个生活结果变量具有正向影响。因此,培养学生协作能力需要科学而精准的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5.
幼儿同伴交往能力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内容,是幼儿最重要的社会交往能力之一。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上海市15所幼儿园小、中、大班共199名幼儿,探索影响3-6岁儿童同伴交往能力的家庭、教师、同伴等方面的因素,并建立影响因素的协方差结构模型。结果表明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内部结构分为主动性、亲社会性、语言与非语言能力、社交障碍等四个维度,影响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主要抚养人、教师和同伴,其中同伴是家长、教师作用于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各维度的重要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6.
学生生活质量是衡量学校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教育质量的重要构成要素。对乌鲁木齐市2 409名学生生活质量研究发现:(1)学生生活质量处于中等水平。不同学段在生活质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女生在师生关系、同伴关系、亲子关系、作业态度维度上显著高于男生;在负性情绪、运动能力两个维度上显著低于男生。独生子女在亲子关系、学习能力与态度、自我概念、生活便利性、运动能力维度上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单亲家庭的学生在同伴关系、亲子关系、学习能力与态度、自我概念、生活便利性、运动能力、自我满意度维度上显著低于非单亲家庭的学生。(2)学段、家庭成员关系、学业成绩、性别、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ES)与生活质量有密切关系。为此,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学校、家庭等方面为相关部门制定改善学生生活质量的策略,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情绪调节是社会与情感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OECD的研究框架下包含抗压力、乐观和情绪控制3项能力。基于苏州市10岁组和15岁组学生参与OECD社会与情感能力测评的数据,采用描述统计、差异检验和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对苏州学生的情绪调节表现予以呈现,研究发现抗压力、乐观和情绪控制与其他能力具有显著相关,其得分表现在年龄、性别、城乡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普高与职高间的差异不显著;情绪调节受背景、学生、教师、学校和家庭层面相关因素的影响较为显著;对健康、幸福感、满意度、考试焦虑、亲近家人和亲近他人等生活结果变量有显著影响。因此相关主体要充分重视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的培养,明确自身角色,选择正确的路径与策略促进学生情绪调节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学校氛围对西部农村留守儿童校园欺凌的影响,本研究以我国西部农村地区的3569名留守儿童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考察社会情感能力在学校氛围与学生校园欺凌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学校氛围与留守儿童的校园欺凌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留守儿童的社会情感能力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留守儿童的社会情感能力在学校氛围与学生校园欺凌之间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为此,学校管理者应从改善学校中的物理环境、学习环境、同伴关系以及外部环境四个方面着手,营造支持性的学校氛围,以此提高留守儿童的社会情感能力,降低他们遭受校园欺凌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作为对教育起重要影响的三个方面:家庭、社会、学校应从小注意对幼儿进行交往能力培养。为了让幼儿感受集体生活中与同伴交往的乐趣,教师可以定期让幼儿带上心爱的玩具或喜欢吃的食物到幼儿园与同伴一起分享。活动中教师通过仔细观察幼儿的表现,鼓励幼儿与同伴交往。  相似文献   

10.
研究对沈阳市五所普通幼儿园344名小班幼儿问题行为与其同伴交往能力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探究。采用张元修订的《幼儿同伴交往能力量表》和Conners儿童行为教师评定量表,研究结果表明:(1)小班幼儿问题行为中多动因子和多动指数因子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且都是男孩得分高于女孩;独生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幼儿问题行为无显著差异;(2)幼儿同伴交往能力中语言和非语言交往能力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即女孩得分显著高于男孩,而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同伴交往能力发展差异不显著;(3)幼儿问题行为中的四个因子均与其同伴交往能力中的语言和非语言交往能力、社交障碍及总分呈显著性负相关,其中注意力不集中—被动对幼儿同伴交往能力有极其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1.
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对当前大学毕业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具备"国际能力"。依据课题组开发的国际能力测评量表,对北京地区8所院校的大学生进行了抽样测评。研究发现:(1)大学生国际能力表现平平,国际能力的三个维度的平均水平有明显差异;(2)大学生国际能力在学生个人特征和家庭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对学生国际能力有显著影响;(3)在控制了个体特质和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变量后,国际能力受到学生的国际化活动参与度变量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习性学的核心理念中包括:儿童依恋、同伴的相互作用和社会智力。本文通过对习性学核心理念的概括以及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现状和原因分析,提出习性学对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培养有以下几点指导策略:第一,家庭——建立早期安全型依恋关系;第二,幼儿园——提供同伴相互作用的有效指导;第三,社会——营造发展幼儿社会智力的大环境。  相似文献   

13.
以南阳市育红幼儿园的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测评的方法,为幼儿开设体育游戏课程,在体育游戏中,加强幼儿与同伴之间的交往,使其了解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克服其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等不利于社会交往的行为,发展其行为的调节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培养其社会性情感,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4.
社会情感技能作为当代年轻人应对复杂世界、谋求可持续发展的必备能力,已成为国际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以"大五人格模型"为基础开发了社会情感技能测评框架与工具,并在2019年首次开展了社会情感技能的国际测评。该测评框架将社会情感技能划分为工作表现、情绪调节、与他人交往、协作、开放性思维以及复合技能6个维度,同时,还设置背景问卷,以探究家庭、学校、社区等环境因素对个体社会情感技能发展的影响。借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测评经验,我国在独立开展社会情感技能测评时要注重测评结果的政策导向功能与改进功能,创新测评工具,促进测评手段和方式的多元发展。  相似文献   

15.
同伴交往能力是流动儿童城市社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对从南通市8所幼儿园选取的587名幼儿的调查显示,流动儿童同伴交往能力发展滞后于本地儿童,但两者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龄段流动儿童同伴交往能力呈V字形发展态势;流动儿童比本地儿童更具亲社会性,但社交障碍更多,其语言能力也相对滞后;流动男孩在社交主动性、亲社会性上的发展优于女孩,而流动女孩在语言与非语言能力上发展更好,且其社交障碍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  相似文献   

16.
幼儿同伴关系及交往能力培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人际关系。同伴关系是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伴在儿童社会化和身心全面发展过程中起着成人无法替代的作用。良好的同伴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精神环境,有利于他们形成自尊、自信、活泼开朗的性格,有利于促进其社会化及心智的发展,而同伴交往困难将影响幼儿以后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目标。促进幼儿同伴交往,培养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符合当前社会改革的迫切需要,有…  相似文献   

17.
社会情感能力是影响个人成功和幸福的关键因素。对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进行测评有助于分析其能力现状,针对问题进行辅导干预,并基于证据分析育人质量、改进育人实践。然而,社会情感能力的测评存在一定难度,虚拟表现性评价为社会情感能力测评提供了抓手。研究通过探讨虚拟表现性评价的内涵、理论基础及优势,讨论运用虚拟表现性评价测评学生社会情感能力何以可能;通过分析虚拟表现性评价的设计思路及实践案例,讨论运用虚拟表现性评价测评学生社会情感能力何以可行。虚拟表现性评价为学生带来个性化的、接近真实情境的交互式学习体验,其建立在“以证据为中心的设计”思路基础上,在基于评分规则测评学生社会情感能力表现的同时,也为参与测评的学生本人提供指导性反馈或干预,由此实现虚拟教育世界与后续现实世界协同育人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沟通交往能力是培智学校学生有效融入社会和共享美好生活的重要保障。培养培智学校学生沟通交往能力可从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从学校教育、家庭生活、社会实践等多个层面进行基于活动本位教学法的实践探索,形成全人关切与全程关注的沟通交往能力支持体系,有力保障和促进培智学校学生成为会学习、能交流、会自理、能自立的社会公民。  相似文献   

19.
同伴交往是同伴之间通过接触产生相互影响的过程,它对幼儿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幼儿期如果拥有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幼儿以后更好地适应社会.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城市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加上高层楼房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客观上造成了孩子们缺少与同伴交往的机会.为改变这一现状,我园开展<幼儿交往实践活动研究>的课题研究,探讨如何通过合作学习、同级自选游戏活动、全园幼儿交往活动等实践,提高幼儿交往的主动性,帮助幼儿学习交往的技能与策略.全园活动在这一研究中起着主导作用.我们通过创设开放性的游戏活动环境和机会,让不同年龄的幼儿自主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与同伴共同活动、相互学习、相互交往,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20.
杨莉 《教育与经济》2021,37(4):38-47
本文基于2013—2014年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利用OLS与分位数回归方法、控制学校固定效应,分析了班级同伴成绩高低及离散程度对初中生成绩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不同分位点处学生均显著受益于班级同伴成绩的提升,且中间能力水平学生的受益程度最大;班级同伴成绩离散程度能显著提高优等生的成绩,但对差生成绩具有不显著的负向影响;与女生相比,不同分位点处男生受班级同伴成绩的影响更为一致;相较于弱势家庭,优势家庭学生从班级同伴效应中获益更多,受损更少.因此,学生与家长应该综合考虑学生学业基础及家庭社会经济背景,避免跟风择校;学校在进行混合编班的同时,还需采取一些有利于补偿差生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