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教育》2008,(8):F0003-F0003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社会发展中形成的、具有影响、可以继承、有益于后代的优秀道德遗产。弘扬中华美德,对弘扬和培育良族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学校是教育的根据地,是对青少年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主渠道,是对学生进行中华美德教育的主阵地,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相似文献   

2.
《教育》2008,(11):F0003-F0003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社会发展中形成的、具有影响、可以继承、有益于后代的优秀道德遗产。弘扬中华美德,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学校是教育的根据地,是对青少年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丰渠道,是对学生进行中华美德教育的主阵地,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相似文献   

3.
《教育》2009,(1):F0003-F0003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社会发展中形成的、具有影响、可以继承、有益于后代的优秀道德遗产。弘扬中华美德,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学校是教育的根据地,是对青少年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主渠道,是对学生进行中华美德教育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4.
《教育》2008,(6):F0002-F0002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社会发展中形成的、具有影响、可以继承、有益于后代的优秀道德遗产。弘扬中华美德,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学校是教育的根据地,是对青少年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主渠道,是对学生进行中华美德教育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5.
《教育》2009,(7):F0003-F0003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社会发展中形成的、具有影响、可以继承、有益于后代的优秀道德遗产。弘扬中华美德,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构现实意义。学校是教育的根据地,是对青少年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主渠道,是对学生进行中华美德教育的主阵地,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对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教育》2009,(9):64-64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社会发展中形成的、具有影响、可以继承、有益于后代的优秀道德遗产。弘扬中华美德,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学校是教育的根据地,是对青少年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主渠道,是对学生进行中华美德教育的主阵地,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对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教育》2009,(2):F0003-F0003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社会发展中形成的、具有影响、可以继承、有益于后代的优秀道德遗产。弘扬中华美德,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学校是教育的根据地,是对青少年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主渠道,是对学生进行中华美德教育的主阵地,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对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教育》2009,(3):F0003-F0003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社会发展中形成的、具有影响、可以继承、有益于后代的优秀道德遗产。弘扬中华美德,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学校是教育的根据地,是对青少年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主渠道,是对学生进行中华美德教育的主阵地,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对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教育》2009,(10):F0003-F0003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社会发展中形成的、具有影响、可以继承、有益于后代的优秀道德遗产。弘扬中华美德,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学校是教育的根据地,是对青少年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主渠道,是对学生进行中华美德教育的主阵地,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对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教育》2009,(5):F0003-F0003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社会发展中形成的、具有影响、可以继承、有益于后代酌优秀道德遗产。弘扬中华美德,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学校是教育的根据地,是对青少年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主渠道,是对学生进行中华美德教育的主阵地,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对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癸卯学制是我国第一个模仿西方的系统学制,它的指导思想是张之洞的中体西用论。张之洞徒袭西方近代教育制度之皮毛,力图将中国近代教育的普及和发展设防于纲常之屏障中,他那“永不悖经义”的教育思想,实质上是阻碍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最后一道防线。  相似文献   

12.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教学由于过分强调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往往忽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及其传统美德的教育,造成了跨文化交际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要改善这一状况,就一定要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这样既有利于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有利于全面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也有利于优秀的民族文化的弘扬.  相似文献   

13.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年的文明发展而流传下来的优良传统。在学校中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对于继承、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加强中学生道德修养,实行全面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意义。通过在中学中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寻求传统美德教育新模式,为中小学德育探索新途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前中国教育社会学研究中过度依赖西方理论,将中国教育社会学研究中的实践问题,以西方国家的教育现实为参照,进行同质化处理的偏差,具体分析我国教育社会学研究漠视本土化的几种表现;提出中国教育社会学本土化的理论依据及其路径选择,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尝试解决教育社会学研究的中国方向及其特色问题。[关键词]教育社会学;本土化;有限论;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15.
无论是西方建构主义还是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思想,都不适应我国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我们既要借鉴西方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又要正确理解、运用孔子的教育思想,创建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中国特色建构主义的源头活水,对于我们探索中国特色建构主义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德教方法论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中国德育创新的进程中 ,我们除了要注重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传统美德之外 ,还应注重从方法论的角度深入开掘中国传统德教思想的丰富资源。从方法论的视角切入 ,全面透析中国传统德教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有助于我们更为准确地把握中国传统德教理论的整体特征及其理论与实践价值 ,更为准确地撷取中国传统德教理论的精华成份 ,也有助于我们基于既有的思想材料提供的理论的与实践的经验 ,更加多维地、透彻地思考我们当下的德育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17.
以《周易》到《说文解字》中的“龙”为研究对象,从汉字文化学的角度,考察龙在中国先民文化中的形象流变,从中发现龙历经了一个从单一走向复合、从实物走向神化的历史演变过程,蕴含着丰富的伦理道德和人文精神,迥异于西方的Dragon,最终凝筑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图腾和精神象征。  相似文献   

18.
清末民初是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发展的转型期,在这一转型期内,新旧德育观进行了一场没有硝烟的生死博弈。“中西汇合”理念下的本土化阐释与“中体西用”指导下的制度化建构,直接影响了西方近代德育思想在中国传播的深度和广度,而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德育正是在这种较量过程中得以生成与发展的。  相似文献   

19.
冯契的德性理论既是对中国近代价值观革命的一种总结,又可理解为是对现代西方哲学相关讨论的某种回应,而且为当代中国伦理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起点。  相似文献   

20.
连中国 《中国德育》2007,2(1):60-63
北京四中以植根于传统文化的中华传统美德为德育核心,传统文化、传统美德、四中人的精神是紧密关联、三位一体的。北京四中以传统文化、传统美德为依托,构建了立体多维的德育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