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刘莉 《垂钓》2014,(8):22-24
“打窝子”没那么简单 如今,野钓水域的鱼越来越少,窝子就显得愈发重要。窝子的说道不少——形状、形式多种多样,窝料也五花八门,这些暂且不说,咱就说说窝料的形状。 我有一哥儿们,外号“咕咚”,和我一起钓了很多年鱼,他打窝子堪称一绝,铅球大的一团窝料,肯定能“咕咚”一声砸到浮标的位置,因此江湖人称“咕咚”。他每次打一团,量足成分多,诱鱼快速,效果可持续一天。  相似文献   

2.
《钓鱼》2007,(9)
“要想钓得多,必须先打窝”,钓鱼要打窝,打窝就是选择水域某一处作为钓点,撒下诱饵来诱聚鱼群,只有把鱼都“邀请”到钓点,集中到窝里,才能钓到鱼,钓多鱼,这已成为广大垂钓者的共识。打窝在野钓中的作用更为明显。窝子又分熟窝子和生窝子。熟窝子也称老窝子,就是钓鱼人经常在此撒诱  相似文献   

3.
钓鱼与打窝     
贺建成 《钓鱼》2007,(3S):26-28
虽然钓鱼与打窝唇齿相依,密不可分,但仍有轻重、主次之分。 窝子打中了,鱼好钓,甚至想怎么钓就可以怎么钓。窝子没打中,鱼难钓,甚至根本钓不到鱼。钓鱼高手和钓鱼冠军之所以能力压群雄,取胜之道与用饵打窝有很大关系。因为诱鱼是钓鱼的基础,只有诱来鱼,才能钓好鱼,除此之外,没有别的选择。因此,如何打窝,如何打好窝(也叫布窝),成为钓鱼过程中的一道“主菜”。  相似文献   

4.
邹思全 《钓鱼》2009,(2):42-43
五 元旦这天,天气阴,又是个阴暖天,雪也化得差不多了。八点多钟和侄子、老张(侄子电话告知他,我俩昨天钓了不少鱼,不到六点就来到我家了)来到钓点。 我还是钓昨天的窝子,侄子钓近窝,老张在我右边3m处开新窝。侄子的近窝时间不长就有鲫鱼中钩,我钓的窝子在九点多钟才有鱼咬钩,拉黑标,提竿中条千克左右的鲤鱼,半小时后又钓上鲤鱼。  相似文献   

5.
野水钓鱼,20世纪80年代我一般采用打2~3个窝定点钓,钓完~窝就补窝,然后再钓第二窝的钓法。由于鱼的密度相对较大,补窝后鱼不一会就又进窝了,当时按此钓法一般能取得较好的成绩。后来,鱼逐步变稀变小,我就改用多点轮钓法,即每次打5~6个窝子,每个窝子钓3—5条鱼就换窝钓,对鱼获好的窝子就补窝继续钓。鱼获不佳的窝子则弃之。这样又钓了儿年,效果还不错。到了90年代中期,这种钓法又失灵了,一个窝子钓起几尾鱼后若再补窝,这窝中的鱼儿一般就没有新窝中的多,有的甚至根本就没鱼了。  相似文献   

6.
一、四大特点1.诱鱼快。玉米叶和部分玉米秆味香甜、微酸,草鱼很爱吃,用有绿叶的玉米秆打窝,能快速引诱草鱼进窝觅食。2001年9月20日傍晚,我在水面有1000多亩的水库岸边凹处,抱去两捆才收了玉米的秆打了一个窝,21日下午4时30分就钓上来1尾6.5千克的大草鱼。2.聚鱼多。一是玉米叶好吃,一旦有草鱼发现了窝子,其他草鱼也会络绎不绝地赶来赴宴。其二,无论  相似文献   

7.
钓鱼人都知道“善钓者必先诱”的道理。特别是在水广稀的野钓中,是否“善诱”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直接影响着鱼获的多与少。“善诱”,我认为应该包括三个环节,即选窝、打窝和养窝,关于选窝和打窝,前人之述备焉,在此本人不再赘述。至于养窝,是指对已定的窝点进行精心的呵护,使之长时间保持并增强对鱼儿的诱惑力。据笔者观察,对选窝和打窝钓鱼人都很重视,也很讲究,而对养窝却不重视或不够重视。经常看到一些钓者费了很大的劲选定了一个很不错的窝子,却没有钓上几条鱼便无鱼问津;  相似文献   

8.
姜丹 《垂钓》2012,(3):17-17
打窝子是钓友们再熟悉不过的一个程序了。可是钓大鱼的窝子和普通窝子截然不同。普通窝子讲究少喂勤投,少喂的目的是把鱼引来又让它吃不饱,勤投可以保证窝子的持续性。为了保证发窝快,窝料里一般含有一定量的可雾化物质,以便尽快集鱼,还要有少许的小颗粒残留,以延续窝子的可使用时间。而钓大鱼的窝子则不然,它的特点是:窝子重、聚鱼慢、留鱼效果持久。  相似文献   

9.
《钓鱼》2007,(3)
无论是休闲钓还是竞技钓,常常可见到窝子中有鱼星,但不见鱼儿咬钩的现象。窝子里食多且味道也不错,但鱼儿就是不咬钩或很少咬钩。钓鱼人千方百计地调换饵料,增添诱鱼剂或不断地改进钓组、用漂、用钩,均不奏效,究竞是什  相似文献   

10.
王华良 《钓鱼》2010,(21):48-49
五、巧朴窝 补窝就是在钓鱼过程中继续向窝子里补打窝料,目的是继续引鱼和留鱼。补窝过程看似简单,其实非常讲究。补窝补好了,将会使你接下来的钓鱼活动事半功倍,补窝补砸了你就有可能弄巧成拙,使你本来钓得很好的窝子半途而废。  相似文献   

11.
姜丹 《垂钓》2020,(4):10-14
很多渔友打窝实质上要么是在喂鱼,要么纯粹是图个心理安慰。当大家都在纠结如何调标、如何搭配鱼饵、饵料要达到什么状态之类的问题时,谁仔细研究过打窝的技巧?拿一支鱼竿蹲在水边未必会钓鱼,同理,把诱饵扔进水里也未必都能做成窝子。打窝的目的不仅仅是要把鱼诱来,还要让被诱来的鱼尽快发现钓饵,并且把进窝的鱼钓上来,而且还要保持下去,让鱼不停地进窝,不间断地被钓上来,这才是打窝的真正目的。但大多数钓友都未能实现。  相似文献   

12.
张小雷 《钓鱼》2011,(15):47-47
要想钓鱼有收获,就得正确掌握诱钓:一是根据鱼种用诱饵喂窝(打窝),把分散的鱼儿聚集到窝子中来;一是根据鱼种使用相应的钓饵,让鱼儿心甘情愿吞钩上钓。只要抓住了这两条,就能钓到鱼、多钓鱼、钓大鱼。  相似文献   

13.
外出钓鱼最大的烦心事,莫过于打好窝子后,小杂鱼来闹窝、捣蛋。其实很多情况下,并不是您的窝子里只有小杂鱼,没有其它鱼,而是这些其它鱼一般都在底层且胆小,小杂鱼往往都在中上层,且抢食动作快。窝子里如果全是鲹鲦,应该算是不幸中的幸事,往往在窝子里捣蛋的是身长约一寸左右的小杂鱼,这些小杂鱼在窝子里捣乱,会使您不耐其烦,随之钓鱼的好心情也荡然无存。  相似文献   

14.
赵乾海 《钓鱼》2012,(24):46-47
一个钓鱼爱好者总想能多钓鱼,充分享受钓鱼的乐趣。那么,精擅于撒窝便是其诀窍之一。曾有钓谚云:"要想钓得多,必须先打窝。""钓鱼不喂窝,多半空鱼篓。"一般来讲,除了某些活动性很大的鱼外,其他比较安静的鱼,下竿前都需要先施用诱饵喂窝子,诱鱼进窝点,然后再作垂钓。那些不打窝子钓"白水"者,大都少有较好的收获。实践证明,施钓前撒好窝,如果能掌握好以下五项基本原则,多有事半功倍之效。一、因鱼而异原则撒窝的方式,可谓五花八门,但必须先根据所钓  相似文献   

15.
陈保振 《中国钓鱼》2004,(12):20-21
钓友都知道.静水(水库、池塘)野钓需要打窝子.才能把鱼诱到窝内,提高钓获量。所以.如何正确地打窝子,在野钓中显得十分重要。夏、秋季节,水温高,鱼儿四处游动觅食,只要根据当时的水情、鱼情.在水底平整的地方打窝,一般都能诱到鱼,成为一个成功的窝子。但是,在冬季和早春,水温低,鱼儿待在一个地方很少游动,  相似文献   

16.
王悦忠 《钓鱼》2004,(3):50-50
手竿近岸钓,钓鱼人一般都喜用多种诱饵打窝子,诱鱼进窝、咬钩,这是钓友们常用的做法。  相似文献   

17.
郑巍 《钓鱼》2003,(18)
刚接触悬坠钓组的时候,我认为它的最大特点是两钩搓饵,鱼不咬钩,钓饵到时间化了就是打窝。有鱼咬钩,提竿一个钩勾住了鱼,另一颗饵抖散了也是打窝,这样边钓边诱,鱼是钓不绝的。可是一到夏天情况就变了,本来钓得还可以,9点以后随着气温的升高,鱼越来越少,窝子里鱼星依旧,但两饵到底后鱼的吃口变得非常微弱,漂尖上只有半目动作,即使改成拉饵也不会有大的改观。但有两个现象值得注意:一是鱼漂站直,两饵重量刚刚对鱼漂产生作用时会出现停顿;二是漂尖下行到调目与钓目之间,鱼漂有一个明显的下挫动作。如果这两个动作抓不住,鱼漂继续下行,信号就没…  相似文献   

18.
《钓鱼》2007,(17)
野钓时如能找好"窝子",就能多钓鱼。但要是找对之后却对"窝"的喂、投、换、挪、补几方面没做好,优势也就不"优"了。如何把握好这五种关系,笔者的认识和做法是:一、喂窝分情况、不可太随意喂窝的目的,是诱鱼聚集,以便钓之。然而,要是不分时间,  相似文献   

19.
姜丙利 《垂钓》2011,(11):26-27
绝大多数钓友喜欢钓老窝子,认为老窝子经常有人钓,饵料多,好聚鱼。其实,这是钓滑鲫的一大忌。因为,鲫鱼一旦被钓滑了,越是老窝里的鲫鱼越难钓——它们受到过多次伤害、惊吓,时间一长就形成了条件反射(这是鱼滑的根本原因),不敢再轻易进窝觅食。这就会出现打了窝子但无鱼的现象,窝子外却鱼星直冒。  相似文献   

20.
糠饼打窝法     
在江南地区种植水稻的地方,很多钓友喜欢用糠饼打窝。糠饼是加工大米过程中产生的糠屑碎米经压制而成,散发浓郁的谷物清香,诱鱼效果好。糠饼打窝具有简便、诱鱼持久的特点,只需在糠饼中间打一个小洞穿上环形细铁丝。然后用钩挂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