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的改革重锤已经砸遍了企业:众多工人为增效而下岗;中国的改革重槌已经砸完了中央机关,现在正敲打着省、市、县,有1/3的干部下岗。今年,这只重锤又砸向“闲人”最多的事业单位。  相似文献   

2.
新闻榜     
《中国新闻周刊》2004,(13):12-12
施罗德、希拉克:法德轮番安抚俄罗斯 德国总理施罗德4月2日闪电访问俄罗斯,4月3日,施罗德刚离开,法国总统希拉克就到了莫斯科。 德、法两国首脑接连访俄并非巧合,而是这个敏感时期对俄的一种安抚姿态。施罗德访俄当天,北约举行了盛大仪式欢迎保加利亚等7国的入盟。北约的东扩把俄罗斯逼到了墙角,由于7个新加盟国都是“亲美派”,也让一心想打造大欧盟的德法不满。法德首脑的访俄显示了他们仍希望联合俄罗斯的立场。  相似文献   

3.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袭击我驻南联盟使馆,中国新闻工作者邵云环、许杏虎、朱颖惨遭杀害。消息传来,举世震惊。 美国政客指使美国大兵滥杀无辜,其霸权主义的嘴脸暴露无遗,他们的逻辑是:谁反对使用武力,就用武力对付谁。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场美国导演的践踏人权的丑剧中,他们的文武之道倒是运用得十分默契,特别是美式的新闻自由,与美制导弹交替发挥作用,大有用硬、软两把刀子封杀尽天下的势头,这种霸道气实在让人气愤难平! 由少数寡头把持的美国新闻界,通过这次的充分表演.把自己钉在了“帮凶”的耻辱柱  相似文献   

4.
新疆积极探索由政府主导建立担保公司并将实行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动态管理 坊间有一个形象的比喻,说“中小企业是被四把刀子和一根绳子捆住了”,“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猛涨、用工成本激增、外贸困境”是“四把刀子”,贷款难则是“一根绳子”。  相似文献   

5.
日前,轰动全国的“怒砸空调事件”终于告一段落。因通过虚假宣传诋毁双菱空调声誉、侵犯他人名誉权,“怒砸空调”的陈恩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罚金人民币3万元。参与该事件的金月根、金家祥、钱广如等人也各被判处罚金3万元。  相似文献   

6.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刚参加工作.一天,领导安排我到一家水泥厂拍新闻.经过厂区时,我看到十来个搬运工正装货.那时候搬运队没有机械,全靠人力把一袋袋水泥背上货车.他们踩在一头搭地面一头搭车斗的几根杉木条上面,走得很自然.我注意到,他们每次都可以背上两三袋水泥.每袋水泥50公斤左右,也就是说,他们每次都要背起150公斤的水泥,我对他们有这么大的力气产生了兴趣,一下子感觉他们身上有新闻价值.我对他们说,你们力气真大!扛起摄像机就拍他们背水泥上车.  相似文献   

7.
今年二月初,菲律宾总统选举前夕,西方记者云集菲律宾。三十多个国家,临时派往菲律宾的记者、编辑以及与采访有关的工程技术人员一下膨胀到千余人,足足有一个团的“兵力”。当地报纸把这种现象称为外国记者“入侵”菲律宾。马科斯在里根政府的压力下,决定提前十六个月,于今年2月7日举行总统选举。这个决定在去年11月一宣布,美国新闻界就掀起了一股新闻“淘金热”。一位美国记者俏皮地说,美国新闻界时刻听从里根总统的召唤,他把脖子伸向哪个国家,美国记者  相似文献   

8.
新闻编辑室,是美国报纸和电视台的核心区域。每一天,无数的新闻线索流向这里,又在这里被检选、整理、挖掘、加工,成为一篇篇新闻稿向受众传去。
  2012年开播的美剧《新闻编辑室》描写的就是发生在一家电视网新闻编辑室里的故事。虽然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但这个由CBS播出的电视剧来源于活生生的新闻实践,其片头便出现了爱德华·默罗、沃尔特·克朗凯特、切特·亨特利等美国著名记者、主持人的画面。当然,电视剧免不了要强调戏剧性,而这种戏剧性恰恰展现了美国新闻业的种种原则、理念、策略之间的冲突。美国式的“新闻专业主义”也由此得到展现,它是控制美国新闻编辑室的“潜网”,理解它有助于理解美国新闻业,并可透过参照系来思考中国的新闻原则与实践。  相似文献   

9.
“反馈”是现代控制论的核心概念。新闻正是通过传播有效信息,对社会起到某种调节、控制作用。在这一过程中,新闻传媒向社会公众传去一定量的信息。此为输入信息;社会公众接受信息后,发生一定反应,产生一定效果,此为输出信息。把输出信息(群众反应)从受众这一头,传回新闻传媒这一头。进而影响下一步的新闻传播.这就是反馈和反馈过程。包括新闻传媒在内的所有通讯控制系统.若要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都不能缺少回  相似文献   

10.
新闻榜     
普京:帝国梦复苏 这位素以作风强硬著称的俄罗斯总统,是近斯国际政治风云中绝对的主角。在俄罗斯涅瓦河畔举行的圣彼得堡市建城300周年的庆典活动上,有包括美国总统布什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内40多位国家元首以及一些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和国际商界名流前往祝贺;而在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俄罗斯和印度海军联合举行长达15天、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军事  相似文献   

11.
图片新闻     
北京纪念著名记者斯诺诞辰100周年7月19日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诞辰100周年纪念日,来自美国、日本、新加坡、俄罗斯、中国等国家的近百名学者齐聚北京大学,召开  相似文献   

12.
南北战争结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美国历史上发展最迅猛的时期之一,也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重要的社会转型期,也是美国新闻事业从传统到现代的重要转型期。随着工业革命和政治民主化的进展,美国最先涌现出面向大众的报纸,它开启了新式报业的帷幕,奠定了现代报业的基础。报刊是社会进步的产物,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3.
美国媒体在轰炸南联盟期间及“五八”事件前后的报道集中体现了其新闻伪自由的实质,这让人们认清了大众传播在当今世界发挥着怎样的作用,不仅对提高受众的媒介理性大有牌益,而且对中国提高在国际传播中的影响力也有很大促进作用。为此,进一步剖析新闻伪自由的内在原因非常重要。有价值的与无价值的受害者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频繁、最赤裸裸地强调与应用国家主义原则的国家。作为目前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毫无顾忌地言必称美国利益,任何与所谓美国利益违背的行为、原则都会遭到美国的坚决d钳,哪怕这种行为、原则得到世界上多数国家赞同…  相似文献   

14.
要使新闻工作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就必须禁止“有偿新闻”。问题要解决得好,在观念和思路上就还需要进一步明晰。为此,笔者谈几点看法: 一、“有偿新闻”的概念、内涵、外延及定义 “有偿新闻”这一概念是中国特产,且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除了产地是中国且以汉语言文字为表现形式外,还在于它表现了中国式的幽默与讽刺的否定。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关于禁止“有偿新闻”的通知》在“有偿新闻”四个字前后加了引号,表达的实际上是文字本身所表现的与语义相反的含义,性质是否定的。也就是说“有偿新闻”乃是“非新闻”,是排除于新闻之外的,或者说不被承认为新闻的东西。所以,绝不能把“有偿新闻”作为新闻的一种来理解。 正因为如此,要把握“有偿新闻”这一概念,就必须弄清它的内涵,也就是它所包含的实质内容。就笔者的观察,可以概括为三类: 一是收费新闻。它有实实在在的新闻价值,只是因为新闻机构或工作人员,在采编的同时,向新闻源收了费,玷污了新闻。 二是新闻式广告。其内容含有一定新闻价值,但从新闻的角度来看份量不够。要变成新闻,就需要记者、编辑“扶一把”,通过某种“好处”或“好处费”搭桥,这类仅有一点新闻味的东西,属伪劣产品。 三是纯粹假冒新闻。其形式是新闻,内在  相似文献   

15.
他曾与美国七任总统侃侃而谈,也曾与江泽民谈笑风生,在他60年的记者生涯中,创建了美国传媒的众多神话,他就是美国传媒界的常青树迈克·华莱士。40生来,迈克·华莱士先后19次获得艾美奖,并在2003年获得艾美奖终身成就奖。曾有媒体评论道,正是华莱士和《60分钟》节目把电视访谈节目变成了“握紧拳头的艺术形式”,由此华莱士的退休标志着美国新闻界一个时代的结束。  相似文献   

16.
编者按]本文作者是美国阿拉斯加大学大众传播系的副教授。他对社会主义苏联及解体后俄罗斯新闻业的看法虽有偏颇之处,但他所提供的资料对于我们了解转型期俄罗斯新闻教育模式的变化及特点是有裨益的。从中我们还可以看到美国希图以自己的教育模式为蓝本,对俄罗斯进行改...  相似文献   

17.
在向来标榜新闻自由的美国,1999年度的普利策新闻奖颁给了《纽约时报》记者杰夫格什,其获奖作品是一组反对美国向中国出售技术的系列报道。他在报道中认为,向中国出口高新技术危害了美国的国家安全。在美国,从平时的新闻传播到新闻奖奖项的颁发无不渗透了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这对正在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活动的我国新闻传播界,不啻是一个警示:面对即将加入WTO,面对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图谋,面对社会主  相似文献   

18.
“2002年是中国外交空前活跃和丰收的一年。中国与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大国及欧盟的关系处在二三年来最好的时候,中国与周边、与第三世界国家的传统关系,也在这一年得到了加强,中国的多边外交在这一年更显成熟。”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郭震远研究员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郭震远认为,中国外交正处于1989年6月以来最好的时候。  相似文献   

19.
新华社6月4日播发的《竞争出名牌货少价钱高——瓜子市场反映出的价格规律》稿,有趣味,有深度,有一种吸引人的新鲜感。这毕竟只是一篇谈瓜子的报道。但是小小瓜子,怎么个谈法,却大大值得讲究。这篇报道让人感到深刻、有魅力,正是报道中写到的:价格规律。这个经济学上的大问题,得从两面来看。一头,你花毛把钱在柜台上买一包“胡大”瓜子,本身就在涉及它;另一头,中国的改革也正在与它正面触及,凡是进入市场的商品,概不能免。记者在报道中很轻易地把这两根线拈在手中,随手调遣,把个很枯燥、很不容易让人接受的经济学课题写在瓜子上,做出了大文章,给人以启发。  相似文献   

20.
谈到新闻的语言美,首先让我想到的是经典新闻名篇<难忘的英格丽·褒曼>. 她不施脂粉出现在银幕上,美国化妆品马上滞销;她在影片中演修女,进入修道院的女子顿时增加;一个影迷从瑞典把一头羊一路赶到罗马作为礼物送给她,多少信只写"伦敦英格丽·褒曼",便送到了她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