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本文主要阐述了世界各国宪法中对财产权确认、保障等法规的形成与发展,并就我国宪法对财产权的界定及其保障模式进行了分析性论述。  相似文献   

2.
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切实保障宪法的实施尤为重要。然而在我国,由于宪法监督制度的不健全,宪法至今仍得不到有效实施。本文就我国现行宪法监督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创建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宪法监督制度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论人权的宪法保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权保障必须以宪法为依托,因为人权保障不仅是宪法的重要内容,更是宪法的逻辑源点和价值目标,对人权的确认和保障是宪法价值的集中体现。人权保障的宪法意义就在于适度控制国家权力以保障人权,这是宪法权威的最好体现。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宪法诉讼制度不仅是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现实要求,更是广大人民实现权利自救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文章界定了宪法地位和自由两概念之后,从宪法的制定、宪法文本、宪法制度及宪法运行等方面分析论证了宪法地位和自由的内在关系,指出宪法不仅要确认公民的自由和权利,而且还要切实地维护和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权利和自由保障得愈充分,宪法在人民心中的地位就愈高。  相似文献   

5.
宪法确认的公民基本权利主要依赖于法律的具体化而得以保障.但当规范性文件与宪法抵触时及当宪法权利没有被具体化而公权力作出的具体行为侵害公民基本权利时,就需要通过宪法救济制度来保障公民的宪法权利.我国现有的宪法救济制度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6.
保障人权是宪法的终极价值。宪法对人权的保障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宏观保障,控制国家权力;二是微观保障,规定基本权利的内容。历史地看,宏观上,人权观念的变化促使了宪法观念从限制国家权力到作为共同体的根本价值的变化。微观上,人权促使了基本权利的增长。这两方面的变化体现了人权保障的新跨越。我国宪法和现代宪法观念有暗合之处,但不能等同。这是对我国人权保障条款的认识的平台。  相似文献   

7.
宪法与人权关系密切。宪法作为人权的保障书,其主要职能是为了保障人权。我国现行宪法是对已有人权的确认,但同时在人权的规定上仍存在不少有待完善之处。因此,要通过实施宪法,确认人权范围、确立违宪审查制度来实现宪法的人权的保障功能。  相似文献   

8.
发生在株洲的选民罢免人大代表事件既具有偶然性,又具有必然性。事件的处理结果反映出我国宪法权力实现的法律保障机制功能不足。保障公民的宪法权利,必须着力培养权力行使者的现代法律意识,必须完善宪法权利的法律保障机制,即:完善宪法权利在普通法律体系中的保障,设立违宪审查机构,扩大宪法救济范围。  相似文献   

9.
浅谈人权入宪后的人权保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上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中增加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使我国的人权保障有了宪法依据,但仅仅有宪法保障是不够的,只有通过推进宪法司法化、构建完备的人权法律体系、设立人权监督和协调机构、加大人权宣传教育力度才能使人权得到切实、充分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宪法诉讼制度是近代宪政理念及其制度建构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且宪法诉讼自其产生伊始就在整个宪法监督体系中发挥了不可取代的作用。概言之,该制度的确立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必要性:一、矫正民主的需要:二、人权保障的需要;三、推动宪法实施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不当与失范:刑事诉讼的宪法维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诉讼法作为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大宪章”具有与宪法一样的控制国家权力和保障个体权利的性质。为了切实保障被告人的正当权利,现代各法治国家均从宪法高度对被告人的权利予以确认。我国宪法有关刑事诉讼的法律条款既不合理,又十分匮乏,急需改善。  相似文献   

12.
西部开发是一项推进式的发展举措,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有法治作为保障,其中宪法的作用首当其冲,然而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宪法对西部开发的支持体现在三个方面:宪政基础引导和保障西部开发顺利进行;宪法的共和精神给西部开发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保障;西部开发所带来的利益格局的调整必须得到宪法的明确支持。  相似文献   

13.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它的贯彻执行对于一个国家维护统一、保持政权稳固、保障人民的权利与自由、发展民主政治、完善法治以及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就现行宪法四次修改的历程及其特点进行论述,充分展现我国“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  相似文献   

14.
我国1982年宪法已经就宪法监督制度做了规定,但时至今日,宪法监督的理论和实践仍存在不足。违宪事件时有发生,存在极大的危害性。加之目前已有的宪法监督体制不能有效保障宪法实施。因此,完善违宪审查制度的必要性便凸现出来。  相似文献   

15.
<正>教育部组织编写的《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以宪法权威为主题,由"维护宪法权威""保障宪法实施"两课组成,说明了维宪法权威、保障宪法实施、增强宪法意识三个核心问题。下面,就怎样教好第一单元,发表一些不成熟的见解。一、立足宪法权威主题,培育国家认同素养本单元教学要培育的核心素养主要是国家认同。所谓国家认同,是指具有国家意识,自觉维护民族团  相似文献   

16.
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修宪,将“保障人权”概念写入宪法,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与历史意义。就人权保障与舆论监督的关系而言,舆论监督既是人权的基本内容,又是人权获得保障的方式。舆论监督需要人权作基础,人权保障需要舆论作监督,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离。舆论监督是人权运用的形式,人权保障是舆论监督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宪法是限制国家权力,保障人民权利的,这就要求我们深刻反省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不足,并以此为基础加以重构和完善,将宪法切实运用到司法实践中去,使其真正成为“人民权利的保障书”。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行宪法监督制度存在明显的缺陷,尤其是没有专门的宪法监督机构,违宪审查较为薄弱,违宪制裁措施不够严厉。中国应立足国情,设立专门的宪法监督机构,即独立的宪法专门委员会,有效地审查和纠正违宪行为,以完善我国的宪法运行机制,充分发挥作为根本法的宪法的作用。此外,还要加大法制宣传的力度,提高全民族的宪政意识和宪法观念,发挥国家机关在保障宪法实施中的作用,完善宪法诉讼制度,加大对违宪行为的制裁惩处力度,从而保证宪法的贯彻实施,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高度概括性、原则性和组织性。宪法中所规定的公民权利和国家权力需要宪法性法律来保障和实现。作为宪法性法律的人民法院组织法是宪法最直接的延伸,集中反映了宪法关于审判权的规定,但其规定太过原则化与其宪法性法律地位不相适应,没有起到细化宪法规范和保障宪法实施的作用。为了能保障宪法中有关审判权的实施,甚至保障整个宪法的实施,人民法院组织法应从两方面加强:完善对宪法原则规定的细化规则,使宪法具有可操作性,这是从宪法实施的基础着手,同时应建立相应的激励措施,从结果预防上保障宪法中审判权的实施。  相似文献   

20.
十届人大二次会议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载入宪法,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它是贯彻十六大精神的要求和体现,以宪法形式确认了党执政地位的合宪性和合法性,为宪法将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从而为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宪法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