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教育是促进劳动力流动、变人口包袱为国家财富的重要途径。从力的三要素作为切入点分别探析教育水平对劳动力工作流动的作用力大小、教育在劳动力流动中的作用力方向、教育对劳动力市场的作用力点,来阐述教育在劳动力流动中的作用力。提出启示和建议来消除劳动力流动中的教育障碍,化解我国劳动力流动中的矛盾,以期实现教育与劳动力流动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2.
教育市场存在区域性市场分割,劳动力市场存在第一劳动力市场与第二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强烈分割,这种分割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由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得出,教育市场与劳动力市场处于循环流动的模式之中,为使二者顺利完成对接,根据系统论原理及"理想类型"基本思想构建二者的对接系统模型,基于对其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的解读,揭示出学校、学生和用人单位三个主体间的流动过程及变动规律.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教育是促进劳动力流动、变人口包袱为国家财富的重要途径。从力的三要素作为切入点分别探析教育水平对劳动力工作流动的作用力大小、教育在劳动力流动中的作用力方向、教育对劳动力市场的作用力点,来阐述教育在劳动力流动中的作用力。提出启示和建议来消除劳动力流动中的教育障碍,化解我国劳动力流动中的矛盾,以期实现教育与劳动力流动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4.
我们今天所谈论的是世界汽车市场、计算机市场和资本市场,我们明天的热门话题就将是世界劳务市场了.一个多世纪以来,利用廉价劳动力已使制造业发达起来.但是,现在人口资本一旦成为生产中的一种固定因素,那么日益增加的劳动力流动,必将同汽车、计算机电路和公司资金等跨国境流动一样容易.正因如此,决策者们在谈及世界产品市场、技术市场时,必然要加进一个国际劳动力市场.90年代,国际劳动力的流动性更大了,雇主们将增加跨国界去招收他们所需要的技术工人,那些流动的劳动力,将在不断扩大的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界沟中继续流动.世界上大都分技术工作和非技术工作资源,都在发展中国家,而许多高工薪的工作也都在发达的工业国家,这种劳动力的供需之间的搭配错位在90年代就意味着:1.触发更大规模的人工流动,其中包括移民、临时工、退休人员、观光客.而最多的流动则是那些年轻力壮的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涌入发达国家.2.这使一些工业国不得不重新考虑他们保护  相似文献   

5.
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是典型的二元劳动力市场,进城农民工只能进入待遇和机会较差的城镇次要劳动力市场,无法进入待遇和机会较好的城镇主要劳动力市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除了制度性因素外,还有教育.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已经成为农民工融入城镇劳动力市场的最重要的非制度障碍.  相似文献   

6.
流动人员的成人教育问题刍议江西欧阳建平社会王义市场经济的运行,不仅是财力、物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过程,也是人力资源的再次有效调整和投入过程。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培育包括劳动力市场在向的市场体系,而劳动力市场的启动,是以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为前提,这势...  相似文献   

7.
在劳动力市场分割这一研究领域,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劳动力市场分割所带来的不平等问题方面,忽略了劳动力市场分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修正了的Solow模型为分析框架,利用广东和上海的数据进行的研究发现:劳动力市场地区分割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阻碍作用。在中国,区域劳动力流动的变化是影响经济增长水平变化的因素之一:地区劳动力流动越活跃,经济增长的水平越高;流动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越高,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越大。  相似文献   

8.
代际收入流动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议题,而教育与代际收入流动的关系是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经济学与社会学家基于不同的学科视角对教育与代际收入关系展开了丰富的理论探讨,但目前学界缺乏对教育影响代际收入关系内在机制的梳理.文章将代际收入流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探讨教育影响作用的理论机制.在家庭教育投资决策阶段,家庭效用函数理论关注现实经济和信贷约束的作用,而自我实现理论更关注不平等的阶层非经济特征;在学校教育过程阶段,人力资本理论强调学校教育的精英主义和绩效原则,而社会化理论则认为学校教育是代际不平等再生产和合理化的工具;在教育的劳动力市场回报阶段,地位获得理论等仅强调劳动力供给特征的收入效应,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等则仅关注劳动力需求特征的收入效应,而工业化理论等调和了劳动力供给和需求双方特征对于个人收入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经济学视角的研究普遍认为教育对改善代际收入不平等具有积极作用,而社会学视角的研究则多认为教育无法改变现有的社会阶层分化并呼吁直接的社会改革.基于理论视角的系统梳理对于教育与代际收入流动关系的实证研究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
教育机会市场与劳动力市场是联结教育过程的起点和终点,高校是联结这两个市场的场所。为确保教育过程的良性运作,教育机会市场要与劳动力市场保持一种相对均衡的状态。政府要加大教育资源的投入以确保教育机会市场的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2005年在全国12个省市进行的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就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条件下教育与代际流动的关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定量实证研究。论文首先运用国际上通用的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验证方法探讨中国职业和行业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现状;其次,通过代际继承性指数和代际流动性指数等指标分析中国城镇居民职业、行业和收入代际流动的状况及其所呈现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特征;第三,运用通径分析技术、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等,探讨教育在促进代际流动及改  相似文献   

11.
以新世纪中美教育交流代表性项目“十万强计划”为例,分析美国教育国际化策略在新时期的动向与特点.新世纪美国教育国际化策略逐步由“限制开放的保守政治策略”转向“双边互动策略”,强化与亚洲尤其是中国的战略伙伴关系,推动美国教育人员走出去,向世界学习.这一时期美国教育国际化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更多的主体卷入日渐形成的全球劳动力及教育流动市场中,“国家意志”与“政府推手”在国际化项目实践中发展为更加隐蔽的策略.面对新时局,我国应更加积极主动布局,以更加开放和自信的姿态加入全球教育的竞争与合作交流潮流之中,塑造、提升软实力与文化吸引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关注经济全球化与教育回报率地区差异的关系,为我国劳动力跨地区流动提供了一个新解释.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本文发现经济全球化对教育回报率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以进出口总额与GDP之比计算,若一个地区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提高1个标准差,当地的教育回报率可提高1个百分点,从约7%增至8%.这意味着参与经济全球化活动对教育回报率的促进效应是非常可观的.本文使用了多种衡量指标和不同的模型设定,经济全球化与教育回报率正相关这一基本结果都相当稳健;研究结论有助于增进学界对经济发展模式与要素积累互动关系的理解,也为解释我国劳动力流动方向的结构性差异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13.
教育中的市场机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认为,教育中存在着教育机会市场和学历别劳动市场。在教育机会市场里,教育机会的需求方为想接受一定阶段教育的人口数量。供给方则不仅有国立学校,也有私立学校。教育机会的供求双方相互作用及构造化的结果形成市场运行机制。在学历别劳动市场里,劳动力的需求方为各用人单位,供给方指不同学历的劳动力。劳动力的供求双方相互作用及构造化的结果形成市场运行机制。两个市场相互联接,处于均衡和不均衡的不断运动之中。  相似文献   

14.
经典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模型假定劳动者面临的是同质的、自由流动的、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但现实生活中劳动力市场存在严重的二元分割制度,这就使高等教育投资决策模型与经典模型有很大的差异。模型差异的背后是"利益的差异",其来源于一级劳动力市场在收益、工作条件、社会保障、稳定性等方面的巨大优势,这种优势是人们争相进入一级劳动力市场的诱因。但如何才能进入一级劳动力市场?除了人脉关系之外,对普通家庭来说,教育作为"能力信号",教育水平的提高是突破二元结构门槛的重要途径。这也是我国家庭对子女的高等教育投资热情极高的原因。而进入一级劳动力市场所要求的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又会使家庭和个人对教育进行持续投资,这一行为结果有利于国民文化素质的提升,但也有可能导致教育投资的过度。所以,要使我国家庭或个人对教育投资回归理性与适度,消除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的二元分割制度是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5.
我国研究生教育实行的是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双证”制度.长期以来,学历证书在社会上和劳动力市场上比学位证书重要,毕业生找工作、入职后起薪、职位的升迁、干部的选拔、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等,都要依据学历证书.这与以学位证书为依据的很多国家形成了鲜明反差.  相似文献   

16.
吴克明 《教育科学》2007,23(1):10-14
从劳动力流动制度的角度看,我国90年代以来教育收益率逐年上升的原因在于,一方面我国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增强了受更多教育者的工作努力程度,进而教育的生产效应得到释放,另一方面我国劳动力市场逐渐从分割走向统一,增强了劳动力的流动性,使教育的配置效应得以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7.
经典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模型假定劳动者面临的是同质的、自由流动的、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但现实生活中:劳动力市场存在严重的二元分割的结构制度,这就使高等教育投资决策模型与经典模型有很大的差异。模型差异的背后是“利益的差异”,其来源于一级劳动力市场在收益、工作条件、社会保障、稳定性等方面的巨大优势,这种优势是人们争相进入一级劳动力市场的诱因。但如何才能进入一级劳动力市场?在中国除了人脉关系之外,对普通的家庭来说,教育作为“能力信号”,教育水平的提高是突破二元结构门槛的很重要的途径。这也是我国家庭对子女的高等教育投资热情极高的原因。而进入一级劳动力市场所要求的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又会使家庭和个人对教育进行持续投资,这一行为结果有利于国民文化素质的提升;但也有可能导致教育投资的过度。所以,要使我国家庭或个人对教育投资回归理性与适度,消除劳动力市场上存在分割的二元制度是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8.
从理论上讲经济结构的剧烈变迁会使结构性失业问题更加严峻,表现为劳动力素质无法跟上技术进步与结构升级的需要,出现高层次的的劳动力供给不足,而低素质的劳动力过剩.而我们运用某样本城市劳动力市场第一手资料作实证分析,却发现相反的情况:表现为劳动力市场对教育程度较低的劳动者需求大于供给,而高学历的劳动者供过于求.我们认为造成这一特殊性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近几年高等教育的过度扩招和外资拉动的产业结构升级,使中国产业结构虚高度化所致.  相似文献   

19.
劳动力流动与教育收益率:理论与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劳动力流动的角度分析了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收益率逐年上升的现象。首先从生产效应和配置效应的角度分析了劳动力流动对教育收益率的影响机制,然后提出了一种剥离教育收益率的计量方法,并利用抽样调查数据,计量分析了劳动力流动对教育收益率的影响程度,发现劳动力流动提高了教育收益率23%。所以,提高教育收益率的有效途径在于进一步深化劳动力流动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20.
劳动力自由流动是建立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的内在要求。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前提条件是劳动力供应者是具备理性行为的自由人,应具备一定的经济保障能力。从需求角度看,用人单位需建立劳动力自由流动、自由招聘和自由解聘的内在机制,这一要靠企业经济行为的独立化,二要靠企业良好的经营成效。而劳动力流动所需的市场条件,一是健全的市场服务体系,二是市场健康、有序运行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