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写作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是中年级习作教学的阶段性目标。小学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必须开放思想,淡化作文意识,重视持久的观察,用好本土资源,开发丰富多彩的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打开生活之门,让作文与生活亲密接触,为学生的作文练习开创一个丰富多彩的天地,能使作文教学变得新鲜、有趣,让学生想写、乐写。  相似文献   

2.
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写作能力反应老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对语文综合知识的掌握程度。搞好作文教学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发掘、感悟生活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那么怎样才能搞好小学作文教学呢?笔者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以下相关经验。一、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留心生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积累作文素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重在积累。这个积累,所指的不仅是词语的积累、阅读文章的积累、写作知识的积累,还包括在生活中所经历的一些很小的事情的感悟积累。现实教学实践中,每当提及指导作文,很多老师往往只关注作文怎样写,而忽视了学生普遍为难的最基本的问题——写什么。解决问题的关键是,给学生一个正确的意识引导,语文来  相似文献   

3.
正作文教学要取得一定成效,让学生变被动学写为主动乐写,语文教师必须不惜为学生助力,给学生必要的指导,为学生排忧解难,让他们找到写作的方向,感受到写作的乐趣。一、导做为了在作文之前,使学生感受生活,教师可以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带领学生参与生活,但都必须是以练习作文为直接目的。这种"做"必须提出明确的作文要求,让学生在活动前有所准备,活动中有所留心,活动后落实到作文。  相似文献   

4.
现今许多从事乡镇中学语文教学的教师,感叹学生普遍存在着作文质量平平,对写作没有浓厚的兴趣的现象。怎样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很值得探讨。一、联系生活,注重观察,以身边的事物激发作文的兴趣乡镇中学的生活环境普遍都在农村,因此可供孩子们观察的题材是广泛的。教师要教会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鲁迅先生说过:“留心各种事物,多看看,不能看到一点就写。”可见,  相似文献   

5.
“义教”小语大纲指出:“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教师要引导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课内和课外阅读,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丰富学生的作文内容。”由此可见,小学作文教学须以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为重要目的,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和作文教学规律,重视丰富生活,指导观察,扩展阅读,以开内容之源,拓思维之流,疏语言之渠,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善说。  相似文献   

6.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读”和“写”犹如一对孪生兄弟密不可分。于此,以致有些语文教师认为:作文课就是讲范文,出题目,提要求,布置学生作文,其结果是作文雷同,内容干瘪,毫无生活气息,从而导致作文教学少慢差。窃以为,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不是囿于孤立的课堂教学,它必须贯穿在整个语文教学和学生对生活的体察之中。  相似文献   

7.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面对学生作文中无话可说,无文可写的普遍现象,教师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灵活仿写,并要巧妙创设情景、注重评价,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学生的表达欲望,把学生轻松地引进作文之"门"。  相似文献   

8.
低年级作文教学是整个小学作文教学的基础。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要进行有条不紊的习作训练,即从一年级的听说练习到三年级的小作文练习、仿写训练等,以帮助学生夯实写作基础。那么,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启蒙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呢?一、观察生活,积累作文素材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文章必须从真实的生活中产生出来,有了充实的生活,才有好的文章。"生活是习作素材的源泉。教师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开掘和充实生活,让学生有所见、有所闻、有所思,让他们"有所为而作"。教师要致力于培养学生感受生活,留心观察生活细节的能  相似文献   

9.
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我们的训练方法陈旧单调,训练内容枯燥乏味,评价标准呆板僵硬,大大抑制了学生的写作欲望,使他们失去了作文的兴趣和写好作文的信心。语文教师只有找到一种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作文训练方法,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写作空间和氛围,才能激发学生的作文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吴艳 《江西教育》2012,(Z6):106
小学写作教学本质上就是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写什么的问题,指作文的内容,使学生有话可说;二是怎么写的问题,指作文的表达形式,使学生有话会说。生活原本可以成为写作的好材料,学生因没留心体验而成为过眼烟云,没有认真思考而弃之不顾。  相似文献   

11.
<正>在小学作文教学阶段,教师首先要带着小学生去留心生活,发现生活,帮助学生积累素材,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作文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使学生觉得写作是一种快乐呢?我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一、充分利用多媒体运用多媒体教学作文,可以把现实生活中的情、景、事、物搬进课堂,创设良好的写作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让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下写作。例如:学生在写写景作文时抓不住特点,写不出意境。人们往往把这归结于学生对周围  相似文献   

12.
毛双 《小学生》2010,(9):35-35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在教学中,我感觉到大部分学生以为作文太难写,对作文失去信心,不乐于写作文,我觉得造成这种局面与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作文呢?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习作,师生都感到有些难。很多学生觉得写作难,害怕写作,甚至是厌烦写作。而教师觉得写作教授难,批改学生作文也难。其实作文并非难事,关键是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留心生活,融入生活,体察生活,提高写作灵感。下午第一节是室外活动课,下了课,李老师兴冲冲地对  相似文献   

14.
作文是观察事物、分析事物、反映事物三者的统一,即生活、思维、表达三者的统一。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纲要求:“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作文时,要让学生有内容可写,就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认真分析周围的事物。因此,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相似文献   

15.
一、留心观察生活中的自然现象。积累写景素材 春花秋月冬雪、繁星苍穹、风雨雷电等都是很好的写作素材,可是当教师布置学生写此类作文时,很多学生都束手无策。学生在生活中都看到过这些自然现象,为什么就写不出来呢?这是因为他们平时没有留心观察,没有细细去体会。  相似文献   

16.
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和理解范文后,引导学生联想与范文所讲内容类似的事情,运用学到的认识事物的方法,去认识生活中相似的事物,借鉴其表达方法,写出自己要写的事情。  相似文献   

17.
<正>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但语文教学抓住作文这个"老大"就不难。小学生作文"假"、"大"、"空"、"抄"、"套"的现象比比皆是,如何改变这种现状?一线教师首先要转变自己的观念,将"爱写、乐写"确立为习作教学的基本标准。其实,作文的目的是什么?归根结底,就是用笔说话,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反之,为了作文而作文,学生就会进入一种被逼无奈的境地。一、留心生活玩中写  相似文献   

18.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教师教学作文的设计和学生作文的质量,发现“作文难,难作文”是作文教学的困惑。分析其意思,大致不外乎两点:一是老师感到作文课难上,作文质量难于提高。二是学生感到作文难写,无法走出写什么,为什么要写、怎样写(即“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情”)的困境。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①教师研究教学大纲的功夫不到位,缺乏指导学生作文的方向性。②教师研究教材单元作文训练项目的功夫不深,缺乏指导学生作文的针对性。③教师研究学生认识、接受事物规律的功  相似文献   

19.
小学低学段写话教学是作文教学的启蒙阶段,是中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基础。教学中我们应扎实有效地进行。课堂上给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表演来写话。同时引导学生多留心观察周围的生活,把所看所听所想用文字写出来,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  相似文献   

20.
文章必须从生活中来,要不断留心身边的事情。读决定写,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积累优美的语言,才能写出好的作文来。小学作文教学教师要鼓励学生从身边的事情写起,从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写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