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被遗忘权”衍生出来的“被记忆权”概念,聚焦于网络用户围绕信息保存、迁移和继承的权利。这一阐发将记忆权利限定在个体的信息或数据权利主张上,也让其带有几分被动意味。本文从记忆权利的内涵(主动与被动)、权利主体(个体与群体)、时空语境(数字与前/非数字)和义务主体(平台与公共机构和国家)等四个角度审视“被记忆权”概念,试图将之拓展为复数乃至复调式的记忆权利观念,由此激发其丰富的实证潜力和多元的规范及伦理意涵。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从记忆与遗忘的辩证关系出发,聚焦中国社交平台上的“数字死亡”,即个体用户的平台账号被关闭的现象。本文的经验材料包含131份网上发布的数字生命叙事和39份深度访谈,这些遭遇强制性删除后的个人书写和言说不仅将数字时代的记忆政治公之于众,也将其公共化。研究发现,封号作为事件侵入了个体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死亡般的沉痛和创伤,个体数字记忆被全面删除,(一部分)自我也被湮灭和剥离。诉诸书写是抵抗遗忘的方式,抗议平台加诸的越轨标签,被封号者的身份和主体性也在书写中得以重构和确认。从结果上看,通过删除制造遗忘的平台治理反而在社会实践中激发了积极的记忆铭刻,而删除给技术化的记忆结构所带来的长远影响则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3.
几千年来,人们对于记忆的追寻在数字时代似乎达到了顶峰,“完整记忆”的出现是人类记忆史上的里程碑。过去,遗忘是默认的常态,而记忆是例外;如今,记忆成为常态,遗忘却成为例外。数字时代塑造“完整记忆”的同时,人类似乎也逐渐失去了对记忆的控制,人们开始意识到无法忘记的“完整记忆”并非“完美记忆”。因此,在大数据时代,人们试图通过删除那些不合适、不(再)相关的信息来恢复记忆与遗忘的失衡。然而,将“被遗忘权”作为一种平衡数字时代记忆与遗忘需求的策略仍然存在诸多争议,争论体现了数字记忆时代下记忆需求与遗忘需求矛盾的困境,其中牵涉历史书写与对“完整记忆”的需求、社会分享中“被记住”的欲望与在社交中“被遗忘”的期待、身份建构中对记忆与遗忘的矛盾需求、“被遗忘权”与社会运作等问题。因此,在一个永远无法忘记的网络世界里,如何权衡人们记忆需求与遗忘需求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是数字记忆时代留给人类社会的难题,这似乎也迫使人们在当今这个相互关联的世界里,重塑记忆与遗忘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关注数字时代下“被遗忘权”的思想争锋,在思潮中展现数字时代下记忆与遗忘的需求困局,探索记忆与遗忘的伦理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本...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及数字存储技术的革新,使得信息能够永久存储于网络空间之中。这可能会对信息相关人的权益造成侵害,也会使其成为被跟踪和分析的对象。网络空间遗忘权的提出,旨在通过对相关信息的删除、更新或阻止,来保护个人数据信息的完整与真实。  相似文献   

5.
当前的数字技术环境下,媒介技术化平台承载着文本内容的编码解码任务,也在媒介内容生产实践中被认同并延续嵌入,流程化的媒介实践进程赋予媒介记忆在形式感知、内涵赋予、意义再造方面的多元化形塑。数字生态领域的多元感知性嵌入着更多的文化记忆基因,以文化符码、意义生存和价值共识的方式感知数字媒介技术的恩惠。技术本性的内化和文本情感性的回归形成媒介技术与媒介记忆关联的深层感知,被刻画在信息交流的轨迹中,形成完整且不可或缺的记忆逻辑关联现象。媒介记忆是人类一切记忆的桥梁和纽带,在媒介技术观视角展望媒介记忆被书写,逻辑性关联其文本内容符号化意义感知,建构出新型的逻辑演绎关系和生存体验。  相似文献   

6.
云不只是辅助性的存储介质,还是可以“复活”电子媒介的基础设施。云也不只是后勤型基础设施,它具有居间属性,能够接收和传输信息,因而本身是一种传播媒介。这种位于后台的新型媒介通过网络连接与位于前台的电子媒介结合为相互依存的“媒介共生体”,共同实现复杂的传播功能。在云的加持下,电子媒介自动记录大脑和传统媒介难以记录的生活点滴,形成更为完整的数智型传记。对于个体而言,这有助于追溯过往、建构记忆、纾解情感和开展自我反思;对于社会而言,云的普及意味着芸芸众生的经历和整体的社会生活都将被记录留存,成为永久的、具象化的“数字第三持存”,这或能为文化的传承和历史的延续提供帮助。在将来,人类甚至可能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和云存储,创造出具有真实记忆且不会死亡的“数字人”,进而消弭生死界限。云可能会引发一些问题,如泄露隐私,使“遗忘”成为奢望,也可能削弱人的主体性。如能保持智慧创造与积极反思,人与云这样的新媒介有望实现“共创生”。  相似文献   

7.
欧洲法院通过司法判例确立“被遗忘权”,规定个人可以要求谷歌这样的搜索引擎运营商删除涉及其个人信息的网络链接。作为保护公民隐私权的“利器”,“被遗忘权”也成为网络信息自由传播的桎梏,关闭了公民透视社会的窗户,加剧了公民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在“被遗忘权”设定的法律框架内,必须保留网络数据备份周期、给新闻报道留有“余地”以及规范其司法适用条件,实现公民隐私权与知情权在现代信息社会的平衡。  相似文献   

8.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档案所固有的社会记忆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并推动了社会记忆的数字化进程,从而不可避免地与被遗忘权产生冲突。起源和发展于欧陆地区的被遗忘权,旨在擦除过时、失真的个人信息,用以回应数字化记忆带来的遗忘难题,但鉴于被遗忘权对档案事业的潜在影响,该项权利的推展受到了欧洲档案界的冷遇。从中国实际出发,我国引入被遗忘权具有现实可能性,而调和档案事业与被遗忘权之间的张力,需要运用利益衡量的方法,并根据衡量结果将档案事业区分为保管和利用两个层次,档案保管应超然于被遗忘权的行使,档案利用可以有限制地适用被遗忘权,从而就档案信息所关联的社会历史进行智慧记忆和遗忘。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平台的纪念账号不仅作为逝者个人数字遗产的重要载体,生者在纪念账号下的哀悼行为也已成为一种独特的媒介记忆实践,延续着生者与逝者之间的情感。本文通过爬虫获取B站平台的纪念账号数据,对文本进行语义网络分析、主题分析和情感分析。B站纪念账号的媒介记忆建构基础来源于逝者生前的媒介记忆内容,建构过程始于个体书写哀思、与逝者建立数字对话和表达情感,由此形成集体哀悼空间,用户在其中的社交互动最终将情感从负面悲伤情绪延展至正面鼓励祝福。纪念账号在实现媒介记忆功能的同时,通过延展性情感空间书写了多向度的记忆图式与情感框架,使生者在多维的媒介场景中共话死亡议题,本研究揭示了数字时代普通公众在死亡、哀悼和记忆等实践中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
记忆研究是一个不具备特定范式、无中心的跨学科研究领域.个人记忆、集体记忆与文化记忆之间相互过渡交织,而媒介记忆作为媒介和记忆交叉的概念,被视为记录、建构和互动的记忆实践过程.对过去纪念得越多,思考和研究反而越少.鉴于此,文章对媒介记忆下视角个人与集体的追忆、失忆进行反思与批判:其一,记忆成为常态,失忆成为例外,但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出现之间的冲突、融合,使弗洛伊德提出的虚假记忆综合症由生理延伸到媒介记忆领域,个体面临失去主体性的风险,而数字技术加剧了媒介记忆真实性与持久性的危机.其二,全球化背景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南方与北方的区隔进一步构建和强化集体边界,话语权力的不对等加剧了中心与边缘的分立,造成媒介记忆的伪全球化现实.  相似文献   

11.
郑文明 《新闻界》2014,(3):55-59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遗忘变成了例外,而记忆却成了常态",由此导致了"数字遗忘权"的产生,数字遗忘权是数据主体享有的要求数据控制者删除关涉自己的个人信息,以防止其进一步传播的权利,"数字遗忘权"的提出对于完善中国的个人信息保护立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在利用用户个人数据实现精准服务的同时,也面临着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问题,个人数据隐私保护已成为重要议题。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数据被遗忘权对图书馆用户个人数据的影响和挑战,以提供借鉴和建议,帮助图书馆构建更加透明、安全、符合隐私保护要求的个人数据处理机制。为了完善图书馆用户数据隐私管理模式,研究设计了面向图书馆资源服务平台用户的个人数据注销机制。通过该机制,用户可以要求图书馆数字平台删除个人访问、检索、阅读、下载数据,主要目的在于彻底删除用户隐私数据,从根本上避免数据泄露或滥用,进而保障图书馆服务用户的隐私信息,提升用户对图书馆信息资源与服务的使用意愿。  相似文献   

13.
李怡歌 《新闻传播》2023,(18):29-31
数字时代的记忆正在被媒介重构,社交媒体正改变我们哀悼和纪念所爱之人的方式。当私域的纪念仪式转为集体哀悼,借以媒介为载体的纪念空间传达悲伤时,即生成了一个可想象的数字化生存空间。随之而来的是,数字记忆取代生理遗忘,成为常态化表现。本研究以普通人的纪念账号为对象,关注哀悼者在纪念空间的数字痕迹,旨在探析在线纪念背后的记忆实践及媒介在纪念空间中扮演的功能和角色,试图探索媒介在个人关怀领域的新方向和功能延伸。  相似文献   

14.
《新闻界》2022,(2)
在互联网传播技术持续迅猛发展同时,不少一度坐拥亿万用户的网络媒介产品也正悄然走向落幕,基于对一个关停多年的博客平台"前用户"群体追忆自身"写博"经历的叙事研究发现,相较那些舞台中央的少数精英博客,时常被忽视的广大"草根"博主并未如预期般推动博客曾被无限寄望的传播潜能,众多用户更多是在一种偏向私密化的青春心事纪录中形成整套有着可辨识度的写作模式和风格。随着博客渐渐退出日常生活,往昔的写博岁月在用户记忆叙事里同时被刻画成一个自我的和媒介的黄金时代,个人博客也被赋予了此后功能更强的媒介所不具有的象征自我抗争的功能隐喻。时过境迁,介入一代用户生命历程的博客逐渐显现出对于个体媒介观念的特别塑造,由此也从一种独特视角揭示出衰落的媒介产品如何在其用户身上绵续影响。  相似文献   

15.
冯馨可 《今传媒》2024,(3):122-125
数字媒介改变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是人类记忆传承中必需的空间载体与海量容器,还在重大历史事件记忆的拼接和传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们可以在互联网媒介空间中上传个人“自传式记忆”,与其他网民交流互动,建立线上展馆和纪念馆来构建集体记忆,并随时存储或查看自己和他人的记忆。数字媒体技术塑造了人们关于各类大型事件多模态式、拼图式的记忆内容。然而,技术作为一把双刃剑也使人们的记忆变得坚韧而又脆弱。本文对数字时代下人们关于重大事件的集体记忆行为进行了分析,旨在探索媒介技术的转变带来的全新集体记忆书写方式以及集体记忆内容的重塑。  相似文献   

16.
张潇  张杰 《东南传播》2023,(10):115-118
采用社会网络分析的研究视角,通过对“汶川大地震”相关文本和用户节点进行网络建构,发现灾难事件的媒介记忆主要呈现出以主流媒体为中心,各领域意见领袖为桥梁,个体用户为边缘的实践网络;以国家话语为中心,多元化观点共现的内容网络。其中,主流媒体通过双重路径主导灾难叙事,网络圈层起到“官方”与“民间”话语之间的中介作用,个体用户则进行着个体的数字化记忆实践,最终影响着集体记忆的形成、激活和刻写效果。  相似文献   

17.
吕正兵 《编辑之友》2023,(6):64-70+77
在工业革命时期的商品社会,技术、资本、媒介发生第一融合,“分娩”出以印刷劳动、工业启蒙为特征的媒介劳动观。至信息革命时期,倡导“完全自由”的西方经济政策释放出技术创新的巨大动力,媒介资本以差异化的赋权模式迂回地主导个体的信息传播,信息劳动力二次形塑媒介劳动观。进入数字革命时代,智能化的数字劳动成为用户普遍的感性实践方式,泛在的虚拟交流与非物质性生产是劳动的“一体两面”,新媒介技术体系与私有资本催生了永动机式的新型媒介劳动观。  相似文献   

18.
在深度媒介化的场景之下,对数字记忆的考察不应该限定在"媒介记忆"的延长线上,也不能固守"媒介如何再现过去"的问题意识。本文从集体记忆的两种文化出发,沿着"记忆的微光"和"中介化记忆"这两条线索,从记忆研究的社会-文化传统中挖掘关乎"个体"的理论资源。在此基础上,本文引入社会实践的视角,主张"把个人带回来",以此推动对数字媒介支撑的社会技术实践与记忆实践的深入探究,激发记忆研究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19.
邵鹏 《当代传播》2012,(4):26-28
人类曾过度强调个体的脑力记忆,其实两人间的结构性交互记忆、群体间的合作性记忆以及借助科技的渠道性、媒体性记忆似乎注定要为记忆带来革命性变化。个体记忆、群体记忆和媒介记忆共同构成的交互记忆系统,不仅影响人际传播、组织传播,也影响大众媒介传播。于是,了解、掌握交互记忆系统背景下媒介记忆的独特性以及媒介记忆与个人记忆交互关系所产生的利弊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档案”一词已成为所有可想象的存储和记忆形式的普遍隐喻。然而,从媒介考古学的视角出发,德国学者沃尔夫冈·恩斯特认为,档案并非专门用于记忆,而是用于数据存储的纯技术实践:我们添加到档案中的任何故事都来自外部。档案没有叙事性的记忆,只有计数形式的记忆。恩斯特认为,在数字文化中,档案实现由档案空间到档案时间的演化,关键在于数据持续传输过程中的动态性。由此,档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隐喻”,蕴含无限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