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报告对2023年中国网络内容治理的三个主要领域中七个相关主题进行了梳理和研究,涉及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既有信息秩序的挑战与因应,以平台为中心的网络暴力、自媒体账号治理,以及新技术环境下的个人信息保护与数据治理。在过去一年中,中国的网络内容治理呈现出趋深向实、敏捷审慎、“软法”柔治和“国家在场”的基本特征。未来网络内容治理的规范化、包容性、边界安全感以及权责对称性等问题依然构成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2.
报告分析2021年我国网络内容治理中8类代表性问题,认为目前我国的网络内容治理进入超级治理阶段,国家主体的决策行动能力起到关键作用,公众和社会被征召配合治理网络,治理的客体颗粒度不断细化,而对特定群体的定向保护、治理缓冲期的预置等也体现出我国目前网络内容治理所正在进行的"以数据要素为抓手调整信息内容秩序,通过治理信息内...  相似文献   

3.
2022年无论是中国国内网络治理还是国际网络治理,都处于高涨的历史阶段。2020年掀起的中国平台治理风暴,在2022年下半年处于收官阶段。拜登政府在国际网络治理的战略布局已经就绪,国际网络治理将进入风高浪急的新阶段。2022年无疑是中国网络治理研究的大年,新闻传播学、法学、公共管理学、政治学等多学科力量汇集,聚焦了网络综合治理、平台治理、算法治理、数据治理、反垄断等诸多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4.
"网络内容治理"的概念含义日益丰富、参与主体不断多元、治理环节趋向复杂,内容治理已成为当前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的关键部分,既是网络治理的具体抓手,更是党和政府新闻舆论工作的核心所在.随着互联网嵌入社会的程度的提高,中国网络内容治理的法律制度、参与主体、技术手段和治理理念难以适应内容治理的实际需求.因此,内容治理亟需确定系统...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环境下,不同主体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互联网内容治理不再是单一公共部门的责任,而需要构建主体协同机制,推动不同主体协同参与共同解决当前的治理困境。本文对互联网内容治理中主体协同机制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基于我国的现实情况和国外经验,探究作用机理和优化路径。结果表明,构建主体协同机制有助于促进资源流动、调和不同主体关系以及解决责任认定的难题。面对当前我国互联网内容治理中存在的协同失衡问题,可以从理念、制度、组织、技术等角度,优化网络内容治理主体协同机制。  相似文献   

6.
李鲤  吴贵 《中国编辑》2022,(10):9-14
在媒体深度融合的背景下,主流媒体平台作为参与网络内容治理的积极行动者,有助于推动以“以人为本的参与式治理、全面连接的数据治理、智能驱动的智慧治理”为特征的网络内容治理新格局的形成。目前来看,我国主流媒体平台或通过内容供给侧改革引领主流价值,或搭载数据技术盘活用户资源,或深耕本地打造聚合生态,推动个体与公共、个人与政府、媒体与社会的多维关联,探索嵌入网络内容治理的实践进路。未来,主流媒体平台尚需进一步有效对接平台逻辑与媒介逻辑,在话语语态、传播结构和技术应用方面全面提升,以此引领风清气正的网络内容生态环境的整体建设。  相似文献   

7.
知识网络组织间合作伙伴关系兼具网络与关系之特征,因此对于其治理必须综合考虑网络与关系方面的因素。它所要治理的对象主要是:机会主义行为与知识共享困境。关系治理、网络治理和知识治理之三维治理方案能起到有效防范机会主义行为和最优化知识共享之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对信息共享平台构建原则予以分析,总结出其应具备信息整合与融合、信息管理与检索、信息沟通和信息分析等功能基础上,对网络内容信息治理共享平台进行框架设计,并从制度、技术、人才角度提出相应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网络著作权的公共治理已形成网络平台承担自律管理责任与著作权权利主体积极参与的基本模式.然而,在实际运作中,网络平台自律管理不足等原因,限制了网络著作权公共治理效能的提升.因此,在坚持协调网络平台和著作权权利主体形成合力的基础上,从增强网络平台的自律管理责任和构建网络著作权自治管理制度等层面进行创新,能有效提升网络著作权公共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10.
高金萍 《网络传播》2007,(10):40-41
“整合天下信息,让人人能获取,使人人能受益”,这是互联网搜索王牌Google提出的口号。现实生活中人们确实感受到搜索技术的无比威力,却不知道搜索技术的关键在于信息整合;面对海量的搜索结果,人们往往感叹搜索技术难尽人意,却不知道技术难以达到的目标,人力却可以游刃有余。  相似文献   

11.
网络内容治理呼唤多元主体的协同共治,为主流媒体的作用发挥提供了参与空间。当前网络内容治理以“监管部门—商业平台—网民用户”的纵向结构为主,社会力量相对有限,多元主体的共治效能尚未充分发挥。本文通过对南都大数据研究院的研究发现,主流媒体作为网络内容治理主体之一有其独特的行动路径:以开展舆论监督的新闻生产路径揭示问题、以提供决策参考的智库运作路径贡献方案、以整合多方观点的公共服务路径凝聚共识。主流媒体在网络内容治理中的重要价值在于“连接”,可促进多元主体之间的原则性接触,从而产生协同治理的共同动机与联合行动,实现治理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网络媒体迅猛发展,各种虚假新闻被网络媒体大量传播,误导了受众,损害了网络媒体的公信力。因此,规范网络新闻市场、维护网络新闻真实性成为网络媒体发展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虚假新闻的表现着手,分析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并结合实际提出治理网络虚假新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传统出版与网络出版:优势互补,携手共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10亿人的网络改变传统产业的生态比尔·盖茨在2000年时预言:“大家高估了这两年网络的影响力,却低估了网络十年后的影响力”。现在,预言成真!各种数字显示,网络革命真的来了,来得又猛又急。Yahoo!、eBay、Amazon、Google2005年10月的市值总和已达到2620亿美元,比它们在网络泡沫破灭前1780亿美元的顶点,还高出900亿美元。其中,Google的成长更是惊人,1998年还在车库创业的小公司,2005年市值已突破1000亿美元与英特尔并排,成为硅谷市值超过1000亿美元的三家公司之一[1]。根据艾瑞公司(iResearch)的调研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网络经济市场…  相似文献   

14.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更需要高效、安全、便捷的获取数据。现有网络体系结构自身存在缺陷,国内、外专家针对这些缺陷提出了许多改进方法,其中之一是内容中心网络CCN最为引起专家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开展档案数据治理研究与实践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和信息资源数据化双重背景下的发展需求,从学理层面分析档案数据治理研究的现状与发展,对于档案数据治理实践和档案学理论构建都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对我国现有的档案数据治理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内容分析,梳理并阐释了现有研究对于档案数据治理概念范畴、内容结构和功能定位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提出档案数据治理研究的理论坐标应当是对档案信息治理理论的转型,对档案数据管理理论体系的深化,以及对档案管理理论的外部拓展。  相似文献   

16.
伴随社会主义法治文明的发展以及网络时代下媒介传播的变化,社会问题的被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司法领域的监督。其中的监督不乏非理性的成分,已有大量的文章关注了网络舆论对司法的负面影响。面对这样的影响,本文从相反的角度阐述了在司法实践中,面对网络舆论的特性,我国司法部门应该采取何种理念、应用何种策略与行动来打造、净化与维护一个健康、和谐的网络舆论环境,减少以及消除网络舆论的负面影响,使网络舆论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在信息社会,要使社会治理的参与主体多元化,便离不开互联网,离不开社交媒体.近两年,依托移动互联网发展起来的网络问答平台红极一时,这些平台在推动社会治理方面具有治理效率优化、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项目定制化等显著优势.而要使得相关平台更好地发展,则应完善政府、平台、网民之间的良性互动.这既需要平台自身规制,也需要在常态化制度化的框架下运行.  相似文献   

18.
在视频传播主导的互联网空间,网络短视频井喷式增长。数字智能信息技术进一步加速短视频内容、形态和传播方式创新,其多元生产主体、算法推送的精准触达以及多维扩散的社会影响,不仅重构移动互联网传播格局,也给网络内容生态治理带来诸多挑战。网络短视频内容治理要适应新技术、新业态的发展趋势,增强法治适配性,创新技术监测应用,健全社会监督体系强化自净功能,探索优化网络内容生态的综合治理路径。  相似文献   

19.
算法通过平台载体与信息环境的深度融合“下沉”为一种社会的运行范式,为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提供了技术的可供性。从营造清朗网络空间的背景出发,作为网络平台内容运行机制的算法,展示出其社会责任属性和责任构建的必要性。结合内容生产的过程性维度,算法责任在生成、应用和结果三个层面上形成自身的合法性。但是,目前算法责任的履行依然存在主观与客观、公共与私有、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矛盾和冲突,基于内容生态的算法治理方向,复杂治理范式和公共哲学的视角成为平台算法责任构建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20.
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是网络视听行业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加快成熟定型的一年,网络视听法制化深入拓展,网络生态治理成效显著,网络传播秩序更加规范,网络空间日见清朗,全链条全周期全要素的行业监管与服务更加有力,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