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宗方小太郎是近代早期来华的日本间谍报人中的典型代表,他凭借甲午战争中的"功绩"成为日本当局对华问题的重要高参,在中国活动近40年,撰写大量报告,为日本制定对华政策提供重要依据;他最早意识到新闻宣传在扩大日本在华利益中的重要作用,创办、主持或协助创办了多份报刊,并出任外务省在华官方通信社"东方社"首任社长,成为近代早期日...  相似文献   

2.
刘俊冉 《青年记者》2022,(13):106-108
报人群体在近代新闻传播史上抒写的佳话可圈可点,而其为近代中国广告业付出的诸多贡献也值得我们为之一抒。无论出版广告书籍讲授广告课程,还是正视差距引进海外广告管理理念,无论是筹办广告竞赛开广告事业新纪元还是成立联合广告公司以广告托拉斯姿态引领近代中国广告业发展,报人群体为近代中国广告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民族报业在民国初期开始朝着职业化的方向发展,涌现出一大批新闻人才,他们怀揣着新闻理想,践行着新闻精神,黄天鹏就是其中一位。本文以黄天鹏的新闻实践经历和著作为依据,分析其为公共利益奋斗、追求新闻自由、勇敢无畏的责任感和以新闻为主的专业主义精神,希望当今的新闻人能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4.
军国主义在现代日本似乎是一个挥之不去的病灶。松本三之介先生的这本Ⅸ国权与民权的变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人们理解这一日本病的精神根源。明治时代为日本的现代制度和精神确定了基调。根据作者的论述,明治精神可以说是国家主义、平民主义和自由主义的三位一体。其中居于支配性地  相似文献   

5.
伍昱 《新闻世界》2011,(10):142-144
历史上赋予王韬的评价有很多,然而真正熟悉王韬的则在新闻界。一百多年前动荡的社会局面下,在经历人生跌宕起伏,看遍世间百态后的王韬,从一位传统文人迈向报人的行业无疑是成功的,其新闻作品和理论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黄冠 《新闻世界》2010,(7):146-147
本文试从历史的角度,通过对中国近代报刊产生后的一批著名报人代表的生平进行考察,探讨中国早期传媒人成功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新闻界》2018,(5):22-29
中国公共关系自诞生之始即遭受着污名化的困扰。本文从传播学和知识考古学的角度,探究了中国公共关系污名化产生的根源所在,指出社会性别建构是公关污名化的思想根源,社会责任放弃是公关污名化的行为根源,公共关系污名化的形成机制是通过"贴标签、形成成见、社会隔离、地位丧失、结构性歧视、自我放弃"六大污名要素不断互动迭代,致使公共关系概念形成位移和偏移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蒋冬英 《兰台世界》2016,(20):96-98
通过新马华文文学及书刊,了解到一位尚少人知的新马华文学的拓荒者、杰出作家、潮籍华侨报人曾圣提的一些研究资料线索。本文试图把他丰富的办报经验和独到的见解,以及对南洋社会文化活动影响作一个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9.
鄢丽娜 《新闻窗》2011,(6):114-114
中国近代的许多报人都有种浓浓的名士风格,他们或出身于名门,或饱读诗书,在社会上享有盛誉,对社会的影响力巨大。如徐小小这样家境好,父亲、兄弟们都做大官的记者自然不必说了,即便是像王韬那样屡试不第的落寞秀才也一样。不论他们的出身、现状如何,他们都落拓不羁,敢于与权贵叫板。同时他们也把这种名士风格带到了办报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0.
苏轼虽一生坎坷多难,但他一直保持着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其旷达情怀堪为世人典范。文章先从苏轼的生平写起,介绍其旷达的表现方式:哲理地思考人生和放达地寄意山水,再写苏轼旷达的思想根源是其以儒为主、兼容佛老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11.
薛炜 《兰台世界》2014,(1):109-110
苏轼虽一生坎坷多难,但他一直保持着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其旷达情怀堪为世人典范.文章先从苏轼的生平写起,介绍其旷达的表现方式:哲理地思考人生和放达地寄意山水,再写苏轼旷达的思想根源是其以儒为主、兼容佛老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报人的非正常死亡分为三类,并以代表人物的死亡方式为案例,将报人之死作为一种历史事件放入历史语境中,分析报人非正常死亡的主客观因素,并提出规避这些非正常死亡的策略,最后总结报人作为行动者和知识分子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晚清时期被称为中国报纸的政论时代.是因为那个时代迫切需要政论来开启民众的智慧。当时所办的报刊以及读者所关注的对象主要是报刊的政论文章:报刊影响力的大小也取决于所登政论的好坏。因此。维新派有影响的报人都是声名远播的政论家,如王韬、梁启超和汪康年就是杰出的代表。政论时代必然会产生政论写作的理论,研究和总结维新报人言论写作思想,不仅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当时代表报人言论写作的特色,而且可以为当代言论写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民国时期我国新闻界涌现出很多才华横溢、风格各异的名记者和报人,比如梁启超、章太炎、黄远生、林白水、邵飘萍、张季鸾、王芸生等,他们生活在一个新旧交替、风云际会的年代,博学多才,有着迥然不同的胸襟和气度,或狷或狂,或儒或雅,有着"真名士自风流"的风骨。他们秉笔直书,抨击丑恶,常有惊世骇俗的作为,面对强权暴力往往傲骨铮铮,不惜用生命来捍卫真理。有的甚至还献出自己的生命,用鲜血写下了中国新闻史上荡气回肠的一章。  相似文献   

15.
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是他的终生追求,多年来,他一直走在探索与发现,开拓与创新,弘扬与传承的文化之路上,默默地践行着这一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6.
王力 《历史档案》2012,(3):100-106
日本的近代转型是政府强有力的干预和推动的结果,海外情报制度也是如此,以农商务省为核心的官方情报网络在国家情报体系中一直占据最为重要的地位。农商务省不仅是日本对华经济调查的主力军,也是日本国内工商企业获取中国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近代日本曾经对中国开展过大量的调查,但是相关研究长期受到忽视。  相似文献   

17.
中国近代报人命运多舛。前有黄远生、邵飘萍、林白水,后有刘煜生、史量才、杜重远.一个个为坚持报人之独立性而献身,唯张季鸾功成业就,寿终正寝,葬礼之豪华隆重,为民国报史上第一人。何也?是因他能把报人之独立性与生存性有机结合起来而已。  相似文献   

18.
仁礼,一直都是专家学者所研讨的话题热.基于孔子伦理“仁礼”与践履“中庸入礼”两者问题,本文限于仅论孔子之仁,未延及孟子、曾子、子思等有关仁的思想,作为仁学的传承者,他们有关仁的精辟思想可以进一步拓展仁的境界.  相似文献   

19.
仁礼,一直都是专家学者所研讨的话题热。基于孔子伦理"仁礼"与践履"中庸入礼"两者问题,本文限于仅论孔子之仁,未延及孟子、曾子、子思等有关仁的思想,作为仁学的传承者,他们有关仁的精辟思想可以进一步拓展仁的境界。  相似文献   

20.
根据袁军等学者在重庆、天津、太原等地的问卷调查,时下政府机关与公务人员成为舆论监督的主要对象。"对于新闻舆论监督的必要性问题,61.7%的受访者认为‘很有必要’,认为‘比较有必要’的占36.7%,两项合计达98.4%。”以2009年官场十大雷人雷语为代表的一批官员语录,被指为官员媒介素养的缺失,成了与改革开放不和谐的音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