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著名文学艺术大师海明威是描写人物对话的能手,Hills Like White Elephants即是一部以成功的对话描写为基础的文学作品。小说中的人物语言鲜明地展现出人物的形象、个性和情感,因此对话的翻译显得尤为重要。文中在分析Hills Like White Elephants小说对话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翟象俊译本和张祥麟译本的对比和分析,探讨小说对话翻译的技巧。  相似文献   

2.
格赖斯的"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推导理论为理解人类交际过程中违背交际准则的对话提供了强大的分析工具。小说对话中作者通常故意违背交际准则以达到传递会话含义的目的。在翻译小说对话时,使用"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推导理论,使译文与原文在语用效果上等值。《红楼梦》两译本中对人物对话的处理为总结小说对话翻译策略提供了原材料。  相似文献   

3.
小说中的对话是小说刻画人物性格和传达作者写作风格的重要手段,是小说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把握好小说对话的翻译,是重现作者写作风格的的重要步骤.本文主要从表达方式、句式变化、词义选择等方面对《傲慢与偏见》两个中文译本中人物对话部分的对比分析,讨论如何还原小说人物特征,再现作者写作风格.  相似文献   

4.
Grice提出的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理论为我们理解人类言语交际行为提供了分析工具。小说人物对话虽经作家深思熟虑但毕竟源于现实生活,也就必然存在违反合作原则的情况。以Grice的会话含义理论为指导分析张谷若先生的《德伯家的苔丝》译本,探讨译者如何准确传递对话中的隐含意义,再现小说的艺术魅力,帮助读者理解小说语言艺术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5.
对话性是海明威小说的重要特征。作者通过人物间的对话简括事件过程 ,推动情节发展 ,表现人物的思想情感 ;同时 ,对话使其作品产生很强的画面感和动态感。海明威小说的对话性与其他作家相比 ,具有电文式、不介入状态、持续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运用对话描写艺术生动刻画了小说中人物的性格特征。本文基于对话理论,通过分析王科一先生汉译本中的语言对话,展现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三个原则(准确传达原文意旨、遵从译语语言习惯和切合语境)的把握。  相似文献   

7.
语用失误是指在进行话语交际的过程中。由于文化差异等因素而造成的信息误导和信息交际障碍等。对话翻译可以看作是译者作为中介的一种间接的交际活动。又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在进行对话翻译时。由于语境差异而产生信息误译和信息交际障碍也能形成语用失误。通过对《聊斋志异》两个译本中人物对话的对比,从语言语用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角度进行分析。可进一步揭示语用失误在小说对话翻译过程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一直以来,学术界虽然对《白鲸》中小说人物所特有的深厚内涵与复杂的象征义进行了深入研究,但遗憾的是,其在人物塑造上的特点却始终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而本文则正是通过以E.M.福斯特提出的著名人物分析方法为参照体系对这部作品在人物塑造上的整体特点展开分析。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为更全面地理解和分析《白鲸》中小说人物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9.
对话性是海明威小说的重要特征,作通过人物间的对话简拓事件过程,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的思想特感,同时,对话使其作品产生很强的画面感和动态感,海明威小说的对话性与其他作家相比,具有电式,不介入状态,持续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百万英镑》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一篇中篇小说。该小说幽默滑稽,其中不乏很多经典对话。而作为语用学核心内容的会话含义理论,在分析人物会话和言语交际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Grice的会话含义理论对该小说中的人物对话进行细致的分析,有助于加深对小说中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活动的理解,更好地了解小说中的言语幽默,从另一个崭新的视角解读这篇不朽之作。  相似文献   

11.
戏剧语言特别是人物对话具有动作性、口语化、潜台词、个性化等特征,而小说创作对人物对话的要求则较为宽泛。本文将就海明威小说《杀人者》人物对话的戏剧性特征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写作的中心任务,而小说中的人物语言是作者向读者展示人物形象与个性特征的重要途径。生动的人物语言对于性格塑造很重要,可以使作品中的人物丰满而鲜活。其中对话所揭示出的人物情绪、性格、背景等信息对于小说人物形象的生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简·奥斯丁《傲慢与偏见》中的人物对话赏析来阐述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3.
作为小说中最深的内嵌话语,对话往往被认为具备使叙事更为逼真、自然,能较好地刻画人物(个体或群体)形象,增强文体或艺术效果等功能。此时,作者已隐退,而将话语权交给了小说中的人物。通过对《都柏林人》中的对话分析表明,对话不仅仅体现了小说中参与对话的人物之间的关系,而且是作者与读者之间及社会各成员之间(多重声音)的交流,具有互动的和态度的人际意义。这就从另外一个角度,即人际意义的角度探讨了常用于构成小说对话的直接和自由直接这两种引语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文学的媒介,正是通过语言,文学才能表达其内容、思想和写作的技巧。言语行为理论与等效翻译原则分别是语用学与翻译理论中的重要理论,贯穿于翻译过程的始终。本文拟从《三国演义》罗译本入手,主要运用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与语用等效观对小说中的人物对话进行分析,了解其在翻译实践中的运用,旨在为具体情境语境下人物对话翻译提供系统实用的理论指导和可行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5.
Flipped是美国作家文德琳·范·德拉安南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讲述的是青春期男孩女孩有趣的成长故事,后被翻拍成著名同名电影。本文将从Grice的合作原则以及Leech的礼貌原则的角度出发,对小说Flipped中的人物对话进行分析,以此来理解小说人物对话背后所表达的会话含义和言外之意,这有助于我们对小说中的人物性格以及所表达的思想内涵有更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周宁 《考试周刊》2014,(42):20-21
本文结合《还乡》三译本中的对话实例,从文学文体学角度谈了小说对话的艺术效果。文学文体学的理论为研究小说对话翻译提供了有益思路,从词汇、句法、修辞等层面研究小说对话翻译,进行译本赏析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小说人物对话教学摭谈○凌永年(上海第二师范)从小说教学的实践来看,人物对话的分析往往不如肖像描写、动作行为描写、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等塑造小说人物的方法那样受到重视,反映到学生身上,就是在阅读小说时不注意人物对话的表达作用甚至不能真正看懂一些人物对话,...  相似文献   

18.
《白狗秋千架》是刚进入文坛不久的莫言的标志性小说之一,它不经意中表现了莫言小说甚至世界文学的四大经典主题:离乡/还乡、宿命/抗争、桃源/荒原、爱情/婚姻;同时巧妙运用了人物之间对话的复调、人物内心对话的复调、文本之间对话的复调、叙事视角的复调,从而使该小说的内涵十分丰富,得到一些作家和评论家的极力揄扬。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古代小说系列中,《红楼梦》人物语言的成就最高。据统计,《红楼梦》中人物对话的字数几乎占了全书篇幅的一半。《三国演义》是叙事多而对话少,到《金瓶梅》开始,人物对话就扩大了。到《红楼梦》又进一步,有些章节几乎全是对话,作者只略加勾画连缀,即成一回。①如第32回“诉肺腑”中的几组人物对话,长篇累牍,婉转周至,但丝毫不觉絮聒。人类主要通过对话进行交际。优秀的小说文本往往借助模拟具有独特个性色彩和包含丰富心理内涵的人物对话而获得强烈的表达效果。西方小说理论家戴维·洛奇说过:“小说注重展示,纯粹的展示是直接引用人物…  相似文献   

20.
鉴赏小说的人物语言是中学语文教学中小说教学的重点之一.通过<群英会蒋干中计>的对话艺术分析可以看出,采用恰当的课堂教学策略,让学生体味精妙的对话艺术,可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提升对生活的认识,提高其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