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成功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可能地交给学生,因此,在新理念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师应重视和加强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课堂“动”起来,让学生“活”起来,使学生会读、善究、巧思、活用,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改革倡导了教学的生成性,这给传统的数学课堂带来了新的气象。新课改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就是要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发展个性、开发潜能、实现生命价值的舞台。因此,数学课堂应当精彩洋溢,智慧飞扬。  相似文献   

3.
如果不分年龄阶段,笼统地来谈论现实中的课堂,我们可以把课堂比喻成“钢琴”。钢琴上有黑色和白色的琴键,但白色的琴键多于黑色的琴键。任何课堂都有自己黑色和白色的“琴键”。就课堂教学内容而言,白色的琴键可以象征主流的、  相似文献   

4.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活动的本质是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忽视学生数学思维训练必然会导致数学课堂效率低下。尽管大多数学生都具备能进行有效数学思维的禀赋,但是现实中并非所有的学生都能利用这种禀赋,不少学生数学学习效率不高通常与他们思维习惯不好以及数学思维品质不高有关。  相似文献   

5.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教材中分数部分的重要性质,如何使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性质有深刻的理解,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一直是教师们关注的问题.让学生经历数学活动过程,在反思中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是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对音乐课的总体要求是: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会蕴涵于音乐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的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要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实现这一要求,笔者以为音乐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贯穿“乐”、“情”、“创”、“训”的四字教学。  相似文献   

7.
作为承载课程文化的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原本是一个被师生所共同拥有的生活世界,体现着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关注课堂的开放、关注课堂的生成已成为生活化课堂教学的亮点。要获得生活化课堂的有效追求,需要我们尊重学生的“情感”,关注教学的“细节”,注重学生的“融入”,追求教育的“无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生活化课堂无序与有序的统一,真正达成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  相似文献   

8.
冯俊 《小学教学研究》2005,(12):23-24,26
当前许多“版本”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不知不觉地走进了越来越“理想化”和“细化”的误区。教学评价应努力尝试从“真实”、“扎实”、“大气”、“灵气”等四个方面来重构新课程下小学数学好课的标准。  相似文献   

9.
尹旭华 《中学文科》2009,(18):119-119
课程改革的施行,远程教育的发展,深深地影响着课堂教学。教育教学要重新认识课堂及其教师、学生、教材等诸组成要素,树立新的课堂观、新的教师观、新的学生观和新的教材观。  相似文献   

10.
技术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更多关注教学知识与能力,而忽视教师的精神成长。为确保教师质量的改善,教师教育课程必须进行新的转向。普通教育类课程应该发生“文化”转向,以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教育专业类课程应转向“伦理”关注,以帮助教师成为具有人文伦理品性的教育者,学科专业类课程应关注“智慧”品性,以促进教师成为有教育机智的教育者。  相似文献   

11.
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何有效地利用学具展开教学活动,使思维、操作、表达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发展呢?下面的教学片断能带给我们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2.
以“真“作为抓手,让学生在课堂上敢于说真话,真实地袒露自己的思想,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是使学生在自然、真实的状态中明白真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了让学生把解决问题的一些具体经验提升为数学思考,不断增强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和自觉性,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苏教版教材从第二学段开始每一册都编排有一个“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相对集中地介绍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5.
数学教学要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必须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实行“练、讲、悟、导”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活动”中学习学生是认识活动的主体,活动是主体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方式。教师要把学习数学的时间和空间都还给学生,让学生拥有主动权,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愉快的活动中获取知识。教学中,我巧妙地把自己置于幕后,把学生推到台前,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例如:在讲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比较时,学生4人一组,每组有一对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还有一个大一些与一个小一些的圆柱和一盆带红颜色的水。每一组同学都拿起圆锥和那3个圆柱,比一比高和底面的圆直径的大小。然后,学生把圆锥装满水倒在自己选择的圆柱里,只许倒3次,看看有怎样的情况。通过实验,学生自己得出的结论是:当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时,圆锥倒3次刚好倒满圆柱。这堂课,我自始至终引导学生自己在活动中发现规律,探索知识,同学们都感到很愉快、很自豪。我想:只有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学生的学习不是简单地接受知识,应在体验、领悟和创造中学习。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解决问题至关重要是方法。教师要找准新旧知识之间的连接点,以知识的魅力激发学生,满足他们好胜、好奇、好表现的心理,让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都有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一篇篇古典诗歌闪耀着情感的、智慧的、审美的光辉,对滋润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调动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积极性,在“熟读精思”的基础上,教师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使教师教得很活,学生学得有味。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古典诗歌的教学方法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胡月 《中学文科》2009,(7):35-36
我们从简单游戏中提炼出了智慧,在低调做人中领略到了大度,在宁静处世中感受到了达观。简单是一种智慧一则测试故事挺有意思:一架飞机,机上载着3位大家。都是对人类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一个是物理学鼻祖,一个是生物学大家,一个是医学权威。忽然飞机出现故障。为避免机毁人亡,必须减轻重量,从3个人之中扔一个下去。  相似文献   

19.
校门口多了一个卖小鸭雏儿的小商贩。鸭雏儿通身被涂上极富个性的色彩,一元钱一只。 不久,班级里便闹起了“小鸭灾”。一时间,课堂内“呷呷”声此起彼伏。在其他课任教师的一片抱怨声中,我再三再四申明要爱护小动物,要学会善待生命,要遵守课堂纪律之类的教导,但均未奏效。一些小鸭子被没收到办公室,烦得老师们无法办公。  相似文献   

20.
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培养的。建构主义学习观提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学生根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和思考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通过“猜——试——想——议——做”的方式.努力营造创新氛围,鼓励学生大胆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